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84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包括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电磁铁、与电磁铁相对设置的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两侧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分布于活动组件的两侧,且弹簧组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与活动组件的侧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适用于单个活动组件的使用场景,极大降低对外输出的振动感,提高使用舒适度。提高使用舒适度。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线性马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线性马达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具有启动速度快、低功耗、低噪音、产品可靠性优异等优点,适合消费电子轻薄、高续航等行业应用。当线性马达的线圈通入电流后,电磁铁产生磁场,进而与永磁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活动头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输出端工作。
[0003]专利号202021321382.5一种线性马达和往复式电动剃须刀,包括支撑座、电磁铁、至少一组活动组件以及金属弹簧片,金属弹簧片设置在活动组件的两侧位置,该专利中,当活动组件为偶数个时(比如两个),可通过将两组活动组件中的永磁体磁极相反布置,使两个活动组件在往复式移动过程中向方相反,对外产生的振动感可以相互抵消,使得手持部分感受到的振动感很低,不会引起不适;但是有些场景只有一个活动组件,比如理发剪,这时单个活动组件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感则直接作用在手持部分,无法抵消掉,手持部分因太强的振动感会对使用者产生很大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适用于单个活动组件的使用场景,极大降低对外输出的振动感,提高使用舒适度。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包括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电磁铁、与电磁铁相对设置的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两侧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有两个独立的活动部,两个独立的活动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有活动组件和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分布于活动组件的两侧。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簧组件包括与支撑座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分以及连接于固定部分上的弹片一、弹片二,弹片一与固定部分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且中心形成便于活动组件往复式移动的通孔,弹片一的下端与固定部分固定连接,弹片一的上端与减震组件的侧端固定连接;弹片二的下端与固定部分固定连接,弹片二的上端与活动组件的侧端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弹片一内侧的配重块,配重块为开口朝向活动组件设置的U型状结构,两个配重块相对套设在活动组件的轴向两侧位置,两个配重块之间具有连接板。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头,活动头为开口朝下设置的C型状结构,活动头内嵌设有导磁体,活动头内并靠近电磁铁的位置具有永磁体,永磁体与电磁铁相对设置。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活动头的左右两侧平直延伸有限位部,弹片二远离支撑座的端部嵌设在限位部与活动头形成的限位槽内,弹片二靠近活动头的一端外侧具
有压合板,压合板与活动头相互嵌合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活动头的侧端具有容压合板以及弹片二的端部嵌设的槽体。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压合板以及弹片二靠近活动头的端部具有向着槽体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凸出部。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二的下端伸入支撑座内并通过水平依次贯穿固定部分、弹片二至支撑座的铆钉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孔的宽度大于弹片二的宽度,且通孔的内壁与弹片二的外壁之间依次具有间隙,且通孔与活动头之间保持容活动头水平往复式移动的间隙。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磁铁包括铁芯与线圈,铁芯包括铁芯主体部以及置于铁芯主体部上的三片铁芯柱体部,铁芯主体部嵌设在支撑座内并与支撑座注塑固定,三片铁芯柱体部由铁芯主体部向着活动头的方向轴向延伸,线圈套设在中间的铁芯柱体部上,线圈的底部与铁芯主体部之间具有绝缘支垫。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在支撑座的侧端安装弹簧组件,在弹簧组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连接减震组件,当电磁铁产生磁场与活动组件的永磁体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驱使活动组件左右往复运动,而与弹簧组件连接的减震组件受到活动组件的一定振动频率而反向运动,对外振动相互抵消,适用于单个活动组件的使用场景,极大降低对外输出的振动感,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弹簧组件与配重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弹片一与固定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中支撑座与电磁铁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电磁铁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中标号:
[0025]1‑
支撑座、2

电磁铁、3

弹簧组件、4

活动组件、5

减震组件;
[0026]21

铁芯、22

线圈、23

绝缘支垫;211

铁芯主体部、212

铁芯柱体部;
[0027]31

固定部分、32

弹片一、33

弹片二、34

通孔;
[0028]41

活动头、42

导磁体、43

永磁体、44

限位部、45

限位槽、46

压合板、47

槽体、48

凸出部;
[0029]51

配重块、52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
ꢀ“
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
[0033]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座1、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电磁铁2、与电磁铁2相对设置的活动组件4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电磁铁(2)、与电磁铁(2)相对设置的活动组件(4)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两侧的弹簧组件(3),所述弹簧组件(3)远离支撑座(1)的一端有两个独立的活动部,所述两个独立的活动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有活动组件(4)和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分布于活动组件(4)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3)包括与支撑座(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分(31)以及连接于固定部分(31)上的弹片一(32)、弹片二(33),所述弹片一(32)与固定部分(31)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且中心形成便于活动组件(4)往复式移动的通孔(34),所述弹片一(32)的下端与固定部分(31)固定连接,弹片一(32)的上端与减震组件(5)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片二(33)的下端与固定部分(31)固定连接,弹片二(33)的上端与活动组件(4)的侧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设置在两个弹片一(32)内侧的配重块(51),所述配重块(51)为开口朝向活动组件(4)设置的U型状结构,两个配重块(51)相对套设在活动组件(4)的轴向两侧位置,两个配重块(51)之间具有连接板(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4)包括活动头(41),所述活动头(41)为开口朝下设置的C型状结构,所述活动头(41)内嵌设有导磁体(42),所述活动头(41)内并靠近电磁铁(2)的位置具有永磁体(43),所述永磁体(43)与电磁铁(2)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动力输出的线性马达的吸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婷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向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