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341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防飞溅机构包括导料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实现物理或化学工艺过程的离心装置或离心机
,尤其涉及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镍带经常作为导体材料使用,是指电芯正负极与电池保护板连接,镍带生产后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后产生镍渣,镍渣是红土镍矿在冶炼镍铁合金或提炼金属镍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将镍渣在细磨至微粉后,可添加至水泥熟料中做水泥混合材,因此镍带表面处理后需要收集装置对镍渣进行收集,针对于收集装置的技术启示;对于收集装置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由于镍渣颗粒较小,当大量镍渣堆积于收集装置下端的出料口时,收集装置的出料口下端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收集装置需要人工对出料口进行疏通,使得收集装置的出料口无法进行快速疏通,进而使得收集装置无法对镍渣形成持续性收集出料;目前,现有技术中的
CN202211019991.9
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公开了收集装置,该专利技术甩桶组件内转动设置有清洁桶件;清洁桶件固定设置在双轴控制电机上端的转轴上

本专利技术通过啮合齿轮与限位齿环啮合传动设置,使得刮壁组件随甩桶组件转动时,带动辊柱刷进行自转,自转的辊柱刷对甩料桶内壁附着的镍渣进行清扫,通过倾斜设置的刮板对清扫的镍渣下推,加速镍颗粒排出桶体效率;本专利技术主要能够解决收集装置的出料口无法进行快速疏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包括底座,该底座的内侧设有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滤网

马达和集料箱,马达处于滤网的下端,集料箱处于底座内部的下端,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料斗

[0005]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的下端与滤网呈垂直对应,料斗的下端贯穿至底座的内部,料斗的内部设有防飞溅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贯穿于底座的内部,滤网与集料箱呈垂直对应,滤网的内部贯穿有多个孔洞,孔洞孔径为
0.1

0.3cm
,马达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回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料箱呈凹状,底座下端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飞溅机构包括导料板

转轴

侧挡板

主挡板

弹片和凸条,导料板安装于料斗上端的两侧,转轴铰接于导料板的下端,侧挡板摆动于转轴的下端,主挡板处于料斗内部的中间,弹片弹性连接于主挡板的上端,凸条处于弹片的下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呈倾斜
25

45
°
,主挡板处于导料板间隔处的下方,导料板下
端均摆动有转轴和侧挡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与主挡板呈水平摆动贴合,侧挡板呈垂直排布,侧挡板与主挡板的两侧间隔4‑
5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挡板呈半圆球状,主挡板侧面呈且主挡板的内部呈中空状,主挡板远离侧挡板的两侧与料斗内壁安装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凸条处于主挡板的内部,弹片厚度为
0.1

0.3cm
,弹片为具有回弹性能材质,如厚度较小铁片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飞溅机构还包括圆筒

轨道

圆球和滑块,圆筒安装于主挡板内部的上端,轨道安装于圆筒的内壁,圆球转动于轨道的内侧,滑块滑动于圆球的一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凸条滑动嵌套于圆筒的上端,圆筒呈竖向排布,凸条的下端与圆球的上端间隔
1cm
以下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和圆球均呈倾斜
15

45
°
,轨道呈圆环状,轨道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呈圆环状,滑块于凹槽内部滑动,轨道与凸条呈垂直对应,圆球通过滑块于轨道的内侧呈倾斜摆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圆球的下端转动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下端的外侧转动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的一侧摆动有搅拌杆

[0017]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臂延伸至圆筒的下方,且延伸臂处于料斗内部下端的出料口处

[001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球体和搅拌杆配套设置,搅拌杆通过旋转球体呈倾斜摆动,摆动角度为
15

35
°

[0019]有益效果:
1.
主挡板处于导料板间隔处的下方,料斗两侧的导料板与主挡板能够对料斗的进口处形成导料,使得镍渣通过导料板掉落至主挡板的上端,随后通过主挡板的两侧掉落至料斗内部的下端,当镍渣通过主挡板两侧向下掉落时,镍渣冲击至侧挡板的一侧,侧挡板能够通过转轴朝远离主挡板的一侧摆动,镍渣掉落至主挡板的上端时,弹片由于镍渣的重量能够于主挡板的上端呈向下弯曲变形,此时弹片朝主挡板的内部凹陷变形,使得凸条能够朝主挡板的内部滑动,而主挡板上端镍渣朝主挡板的两侧滑动时,弹片能够朝上回位,凸条能够向上滑动;
2.
当镍渣粉尘由下至上反向冲击至主挡板的两侧时,侧挡板通过转轴朝主挡板的一侧摆动,此时侧挡板对主挡板的两侧形成封闭,使得镍渣粉尘无法飞溅至主挡板的上端;
3.
当凸条的下端与圆球的上端间隔
1cm
时,圆球一侧的滑块处于轨道低处,凸条向下挤压至圆球上端时,圆球能够呈倾斜摆动,由于滑块于凹槽内部滑动,因此滑块于凹槽内部由下至上摆动,此时凸条无法继续朝下挤压至圆球的上端,利用滑块向下滑动惯性,滑块和圆球能够朝下呈回位摆动,使得圆球于轨道的内侧能够呈倾斜往复摆动,同时由于料斗上端镍渣为间断性进料,当主挡板上端镍渣向下掉落至料斗内部的下端时,弹片能够向上回位;
4.
由于圆球于轨道的内侧能够呈倾斜往复摆动,圆球下端的延伸臂同步呈往复摆动,此时搅拌杆通过旋转球体呈倾斜摆动,利用搅拌杆的摆动,从而使得该种收集装置能够避免出料口处堵塞,能够对料斗内部的出料口处形成疏通,避免镍渣堆积于料斗的出料口
处,导致料斗下端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料斗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料斗截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仰视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该底座(1)的内侧设有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滤网(
102


马达(
103
)和集料箱(
104
),马达(
103
)处于滤网(
102
)的下端,集料箱(
104
)处于底座(1)内部的下端,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料斗(
101
);底座(1)和料斗(
101
),料斗(
101
)的下端与滤网(
102
)呈垂直对应,料斗(
101
)的下端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料斗(
101
)的内部设有防飞溅机构;马达(
103
)和滤网(
102
),滤网(
102
)贯穿于底座(1)的内部,滤网(
102
)与集料箱(
104
)呈垂直对应,滤网(
102
)的内部贯穿有多个孔洞,孔洞孔径为
0.1

0.3cm
,马达(
103
)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回路连接;集料箱(
104
),集料箱(
104
)呈凹状,底座(1)下端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所述防飞溅机构包括导料板(2)

转轴(
201


侧挡板(
202


主挡板(3)

弹片(
301
)和凸条(
302
),导料板(2)安装于料斗(
101
)上端的两侧,转轴(
201
)铰接于导料板(2)的下端,侧挡板(
202
)摆动于转轴(
201
)的下端,主挡板(3)处于料斗(
101
)内部的中间,弹片(
301
)弹性连接于主挡板(3)的上端,凸条(
302
)处于弹片(
301
)的下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2)呈倾斜
25

45
°
,主挡板(3)处于导料板(2)间隔处的下方,导料板(2)下端均摆动有转轴(
201
)和侧挡板(
20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
202
)与主挡板(3)呈水平摆动贴合,侧挡板(
202
)呈垂直排布,侧挡板(
202
)与主挡板(3)的两侧间隔4‑
5c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带表面处理后镍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挡板(3)呈半圆球状,主挡板(3)侧面呈且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波覃超孙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