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3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属于茶园管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地种植茶树目前主要采取的是等高修筑梯地的种植方式,依据地形坡度的不同采取单行或双行模式,每行茶行之间都留空便于人工进行施肥

修剪

采摘等农事管理,造成山地梯壁土地裸露面积大

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杂草生长旺盛等弊端;在一些坡度较大
(
大于
25

)
的山地茶园进行茶园土壤耕作

开沟施肥等操作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梯壁崩塌;目前常规的茶园机械大部分无法上山操作,即使人工背负小型采茶机

修剪机等机械山上,由于茶农在茶行中行走不便,想做好茶园管理依然十分困难,造成陡坡山地进行茶园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
:整地并划分茶树种植区域;
[0006]S2
:布设轨道并在轨道上安装行走小车;
[0007]S3
:在行走小车上安装承载机构;
[0008]S4
:在种植区域种植茶苗并培育树体,形成茶树种植块;
[0009]S5
:利用喷雾机构和修剪机构养护幼龄茶树并培养冠面;
[0010]S6
:利用采茶机构采摘茶叶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统的梯田条形种植改为顺坡块状种植,提高了茶树种植密度和茶叶产量,减轻了茶园水土流失和杂草生长程度,在茶树种植块之间布置轨道

行走小车和承载机构,并利用采茶机构

修剪机构和喷雾机构,实现了茶树种植块的全机械化自动操作,提高了茶园土地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降低了茶园管护劳动强度和成本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在步骤
S1
中,整地是将原始状态的山地浅表土层进行清理疏松

捡除大块石块杂物

剔除树根草根并平整好土地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减轻陡坡山地的水土流失和山体梯壁崩塌程度

[0015]进一步,在步骤
S1
中,划分茶树种植区域时,按照山体坡面的等高线及等高线的垂直线为边界进行划分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根据陡坡山地原有的地形种植茶树,避免对山体的过度开垦和土层的不良影响

[0017]进一步,在步骤
S2
中,以
S1
中的两个所述种植区域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种植区域中间设置所述轨道,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轨道有利于行走小车和承载机构的平稳运行,解决了机械设备依靠人力背负或抬动走行进行茶园作业困难的问题,轨道上运行的机构则有利于对每组两个种植区域中的茶树进行喷药施肥

修剪和采摘等农事活动

[0019]进一步,在步骤
S3
中,所述承载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顶端,且所述承载机构末端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喷雾机构或所述修剪机构或所述采茶机构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承载机构配合喷雾机构

修剪机构

采茶机构,有利于对茶树种植块中的每一行茶树进行喷药施肥

修剪和采摘等农事活动,提高了茶园机械化应用的便利性

降低了茶园管护劳动强度,提高了单位面积茶园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程度

[0021]进一步,在步骤
S4
中,茶苗种植时间选择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在所述茶树种植区域中沿等高线方向以顺坡方式条形种植茶苗,茶苗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灌木型,树姿从半开张到开张型的品种;种植时先在所述茶树种植区域设置等高种植绳,再按照行间距以及一行中的株间距为
40

50cm
的规格用直径8‑
12cm
的地钻钻出
30

40cm
深的种植洞,上下相邻两行的所述种植洞交错为三角形排列,所述种植洞内施入底肥和表土混合物,然后在所述种植洞内种植双株茶苗,并覆土压紧,接着浇定根水,并修剪掉距离茶苗根部
20

30cm
以上高度的茶树树体,最后隔行布设用于保持种后充足水肥供给的滴灌管带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使每个茶树种植块中的茶树以顺着等高线并按照条形的方式排列,便于利用机械化设备对茶树进行农事活动

[0023]进一步,覆土时在所述种植洞的外沿设置用于保水的洼坑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对人工或自然降雨时形成的水流进行吸收,提高茶苗成活率,减轻水土和养分流失的程度

[0025]进一步,在步骤
S5
中,对茶树定型修剪时将每一行茶树的整片树冠面整形成
40

50cm
宽的水平冠面和
60

80cm
高的树体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对茶树进行定型,并覆盖地表,从而方便机械化操作以及减轻水土流失和杂草生长程度

[0027]进一步,在步骤
S6
中,按照鲜叶机采等级要求进行采茶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机械化采摘不同嫩度的茶叶,降低在陡坡山地区域茶叶采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在陡坡山地上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和茶树种植块在陡坡山地上的俯视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

行走小车与两个茶树种植块的结构俯视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

行走小车与承载机构的俯视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

行走小车与承载机构的主视图;
[0035]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整地并划分茶树种植区域;
S2
:布设轨道并在轨道上安装行走小车;
S3
:在行走小车上安装承载机构;
S4
:在种植区域种植茶苗并培育树体,形成茶树种植块;
S5
:利用喷雾机构和修剪机构养护幼龄茶树并培养冠面;
S6
:利用采茶机构采摘茶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1
中,整地是将原始状态的山地浅表土层进行清理疏松

捡除大块石块杂物

剔除树根草根并平整好土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1
中,划分茶树种植区域时,按照山体坡面的等高线及等高线的垂直线为边界进行划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2
中,以
S1
中的两个所述种植区域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种植区域中间设置所述轨道,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陡坡山地的茶园栽培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3
中,所述承载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顶端,且所述承载机构末端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喷雾机构或所述修剪机构或所述采茶机构
。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韦瑛璐李金秋牟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