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24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碳物质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渣器,包括:助燃剂分布环为沿卸料器外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一管路与助燃剂分布环连接,以引入助燃剂;气液燃料分布环为沿卸料器的外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二管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连接,以引入气液燃料;多个烧嘴与助燃剂分布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碳物质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熔渣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含碳物质反应器中的含碳物质转化重整反应器,其以含碳颗粒物为原料,采用蒸汽

氧气

二氧化碳及其混合物等物料作为氧化剂,通过反应器内腔非圆柱形的变径设计形成混合床,加入蒸汽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焦油及其混合物等重整剂实现二次转化重整,利用含碳物质按预定产品工艺路线调节产品气组份,并提高反应器效率

在上述过程中,需要产生稳定的高温焰流对反应器底部的无机残渣进行扰动,并调节无机残渣的温度,维持反应器无机残渣的渣位及呈熔融态顺利卸出,所以需要一种对无机残渣进行温度调节

扰动和熔融处理的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对无机残渣进行温度调节

扰动和熔融处理的高性能器具的缺陷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渣器,适于安装在卸料器的下端外侧,熔渣器包括:
[0005]助燃剂分布环,为沿所述卸料器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
[0006]第一管路,与助燃剂分布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适于引入助燃剂;
[0007]气液燃料分布环,为沿所述卸料器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
[0008]第二管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适于引入气液燃料;
[0009]多个烧嘴,沿所述卸料器下端的外圆周布置;多个烧嘴与助燃剂分布环

气液燃料分布环均连接;多个烧嘴产生焰流和高温烟气,并配合卸料器,对无机残渣进行扰动

混合

氧化

加热提温和托举,产生熔融液态的无机残渣

[0010]可选地,所述助燃剂分布环和气液燃料分布环均围绕熔渣器的中心布置,且所述助燃剂分布环和气液燃料分布环为同轴设置;所述助燃剂分布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通过腹板连接

[0011]可选地,在所述腹板的下方安装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适于阻挡烧嘴产生的焰流

[0012]可选地,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卸料器的间隙为2~
6mm。
[0013]可选地,所述熔渣器通过挠性结构安装在卸料器上

[0014]可选地,多个烧嘴的出口采用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多个烧嘴出口的中心线交叉于一个球形截面内

[0015]可选地,所述球形截面的直径不大于
10mm。
[0016]可选地,所述助燃剂分布环

第一管路

气液燃料分布环

第二管路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7]可选地,所述烧嘴包括:
[0018]烧嘴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连通;
[0019]外套件,一端与烧嘴芯连接,外套件的剩余部分间隔套设在烧嘴芯的外周;所述外套件侧壁设有的接口与助燃剂分布环连通;所述外套件的另一端超出所述烧嘴芯设置,或所述外套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烧嘴芯齐平设置

[0020]可选地,所述外套件的另一端与烧嘴芯出口端的间距为0~
20mm。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熔渣器,适于安装在卸料器的下端外侧,熔渣器包括:助燃剂分布环,为沿所述卸料器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一管路,与助燃剂分布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适于引入助燃剂;气液燃料分布环,为沿所述卸料器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二管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适于引入气液燃料;多个烧嘴,沿所述卸料器下端的外圆周布置;多个烧嘴与助燃剂分布环

气液燃料分布环均连接;多个烧嘴产生焰流和高温烟气,并配合卸料器,对无机残渣进行扰动

混合

氧化

加热提温和托举,产生熔融液态的无机残渣;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液燃料和助燃剂按需要分布,充分混合和燃烧,根据运行需要产生稳定的高温焰流对无机残渣进行扰动,并调节无机残渣温度,维持无机残渣的渣位及顺利卸出

并且,热应力低和受热面少,且依靠气液燃料及助燃剂实现自身冷却,从而使用寿命较长

当卸料器内部流道发生堵塞时不易被焰流烧损;有效避免气液燃料流道的高温积碳堵塞

本申请所述熔渣器不仅适用于混合床中的含碳物质转化重整反应器,同时可适用于气流床

固定床或混合床中的其它反应器等场合

并且具有使用寿命长

气液燃料与助燃剂混合充分

燃烧速度快

燃烧完全

燃烧效率高

防回火

通用性强

使用成本低和检修维护方便等优点

[0023]2.
本专利技术所述助燃剂分布环和气液燃料分布环均围绕熔渣器的中心布置,且所述助燃剂分布环和气液燃料分布环为同轴设置;所述助燃剂分布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通过腹板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助燃剂分布环和气液燃料分布环可靠连接,并提供稳定均匀的气液燃料和助燃剂

[0024]3.
本专利技术在所述腹板的下方安装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适于阻挡烧嘴产生的焰流;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屏蔽烧嘴的火焰向上的辐射和减少烧嘴的高温焰流的对流,保护腹板

气液燃料分布环和助燃剂分布环等,减少热损失

[0025]4.
本专利技术所述熔渣器通过挠性结构安装在卸料器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挠性结构补偿温差膨胀和吸收温差应力,避免造成破坏

[0026]5.
本专利技术多个烧嘴的出口采用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多个烧嘴出口的中心线交叉于一个球形截面内;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烧嘴产生的焰流比较集中,高效利用焰流的高温

[0027]6.
本专利技术所述助燃剂分布环

第一管路

气液燃料分布环

第二管路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助燃剂分布环

第一管路

气液燃料分布环

第二管路和腹板连接的可靠性

[0028]7.
本专利技术所述烧嘴包括:烧嘴芯,与气液燃料分布环连通;外套件,一端与烧嘴芯连接,外套件的剩余部分间隔套设在烧嘴芯的外周;所述外套件侧壁设有的接口与助燃剂分布环连通;所述外套件的另一端超出所述烧嘴芯设置,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熔渣器,适于安装在卸料器
(20)
的下端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助燃剂分布环
(4)
,为沿所述卸料器
(20)
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一管路
(3)
,与助燃剂分布环
(4)
连接,所述第一管路
(3)
适于引入助燃剂
(21)
;气液燃料分布环
(7)
,为沿所述卸料器
(20)
的外圆周呈环形布置的管路;第二管路
(6)
,与气液燃料分布环
(7)
连接,所述第二管路
(6)
适于引入气液燃料
(22)
;多个烧嘴
(8)
,沿所述卸料器
(20)
下端的外圆周布置;多个烧嘴
(8)
与助燃剂分布环
(4)、
气液燃料分布环
(7)
均连接;多个烧嘴
(8)
产生焰流和高温烟气
(19)
,并配合卸料器
(20)
,对无机残渣
(18)
进行扰动

混合

氧化

加热提温和托举,产生熔融液态的无机残渣
(1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剂分布环
(4)
和气液燃料分布环
(7)
均围绕熔渣器的中心布置,且所述助燃剂分布环
(4)
和气液燃料分布环
(7)
为同轴设置;所述助燃剂分布环
(4)
与气液燃料分布环
(7)
通过腹板
(9)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渣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板
(9)
的下方安装有环形的挡板
(10)
,所述挡板
(10)
适于阻挡烧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科盈远新型煤气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