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换热一体的3系铝合金型材及生产工艺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温换热一体的3系铝合金型材及生产工艺和应用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很多电池厂均通过完全取消模组形态设计来节约空间,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
但同时必须通过冷却结构上的优化,才能保证电池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均衡,从而使电池安全性
、
寿命
、
快充性能以及比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
。
随着电池结构改变,水冷板
、
导热球铝
、LIFSI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
、
聚氨酯
、
气凝胶
、
绝缘材料等存在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
其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容量电芯的散热,水冷板从传统的电芯底部逐步调整至电芯侧面
。
而且正因为水冷板是电池热管理系统水冷功能模块的核心部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均温换热一体的3系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工序:1)熔铸工序;
11
)配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配制铝合金原料:
Si 0.4~0.6%
,
Fe 0.4~0.5%
,
Cu 0.05~0.15%
,
Mn 0.8~1.2%
,
Cr 0.05~0.10
,
B 0.03~0.07
,
Ti≤0.05%
,单个杂质
≤0.03%
,杂质合计
≤0.15%
,余量为
Al
;
12
)铸棒:将配制好的铝合金原料加入熔炼炉中熔解为铝液,将铝液铸造为铝合金铸棒;
13
)均匀化处理,均匀化温度为
570~600℃
,保温时间
10~15h
,出炉后先风冷再水冷,其中强风冷却时间
≤2.5h
,水冷时间
≤2h
;2)模具工序:对挤压模具的上分流孔
、
下分流孔进行不对称设计,且上分流孔
、
下分流孔的面积比在
1:1.6
‑
1:2.2
之间;3)挤压工序;挤压出料速度控制
1.0~3.0m/min
,挤压出料后,经淬火
、
矫直得到均温换热一体的3系铝合金型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换热一体的3系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铸棒工序中,熔炼炉的熔炼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元,周晶哲,李朴均,廖玉洁,解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齐力澳美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