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79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从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获取监测站观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短基线
RTK(Real

Time Kinematic)
是一种实时差分定位技术,通过在测量设备
(
移动站
)
和参考站之间建立一个距离较短的基线来实现测量精度的提高

[0004]短基线
RTK
在土地测量

建筑测量

工程测量等领域广泛应用

它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测量数据

然而,由于短基线
RTK
需要移动站与参考站之间有较好的信号传输和可见性

[0005]当测站间距离进一步增大或监测区域范围更广时,每个地灾点都需要在一公里范围内再次布设基准站点,这成为短基线
RTK
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之一,此局限性会大大提高监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0006]由于长基线监测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成本低的特点,因此长基线监测的研究对大范围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长基线监测急需解决问题之一是长基线静态毫米级测量问题,长基线静态毫米级测量重点之一是长基线解算

[0007]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长基线解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将获得的数据通过各类误差消除模型消除数据误差,采用相应模型对误差消除数据的长基线解算坐标位置

[0009]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11]从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获取监测站观测数据

星历数据以及测站约束数据;
[0012]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

星历数据以及测站约束数据的误差,得到误差消除数据;
[0013]根据误差消除数据解算坐标位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误差消除数据解算坐标位置,包括:
[0015]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判断误差消除数据的类别;
[0016]根据类别将误差消除数据对应输入长基线解算模块的单差模型或双差模型中任一个;
[0017]单差模型或双差模型向长基线解算模块的基线解算模块输出计算数据;
[0018]长基线解算模块根据计算数据解算出对应长基线的坐标位置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判断误差消除数据的类别,包括:
[0020]双频线性组合的消电离层观测量消除电离层影响;
[0021]观测方程中宽巷观测值
N1‑
N2=
N
w
分解监测站观测数据的模糊度;
[0022]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中配置文件判断长基线解算模块需要选择解算模型的类型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差模型表达式为:
[0024][0025]公式
(1)
中,
Δφ
j
为误差消除数据的变化量,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卫星的方向余弦;
[0026][0027]公式
(2)
中,为卫星的方向余弦,为卫星的方向余弦,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
[0028][0029]公式
(3)
中,
v
为残差,为卫星的方向余弦,
Δφ
j
表示误差消除数据的变化量,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双差模型的表达式为:
[0031][0032]公式
(4)
中,
D
φ
jk

Δφ
k

Δφ
j

j

k
为两测站同步观测卫星,
j
为参考卫星,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到卫星
j
的已知距离;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k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到卫星
k
的已知距离,
φ
为相位观测值,
N
为模糊度,
v
为残差;
[0033][0034]公式
(5)
中,为差值,为卫星
j
的方向余弦,为卫星
k
的方向余弦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的误差,包括:
[0036]使用电离层延迟误差模型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的电离层延迟误差;
[0037]使用对流层延迟误差模型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的对流层延迟误差;
[0038]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的地球潮汐误差

[00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模型表达式为:
[0040][0041]公式
(6)
中,
δρ
为电离层延迟误差,
f
为电磁波的频率,
N
e
为电子密度;
e
为电荷量

[00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中模糊度
Φ
ion

free
不再具有整数特性的运算为:
[0043][0044]公式
(7)
中,
f
为电磁波的频率,
ε
为介电常数,观测值组合系数中
[00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流层延迟误差模型表达式为:
[0046]T

ZTD
dry
×
MF
dry
(E)+ZTD
wet
×
MF
wet
(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获取监测站观测数据

星历数据以及测站约束数据;消除监测站观测数据

星历数据以及测站约束数据的误差,得到误差消除数据;根据误差消除数据解算坐标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误差消除数据解算坐标位置,包括: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判断误差消除数据的类别;根据类别将误差消除数据对应输入长基线解算模块的单差模型或双差模型中任一个;单差模型或双差模型向长基线解算模块的基线解算模块输出计算数据;长基线解算模块根据计算数据解算出对应长基线的坐标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判断误差消除数据的类别,包括:双频线性组合的消电离层观测量消除电离层影响;观测方程中宽巷观测值
N1‑
N2=
N
w
分解监测站观测数据的模糊度;根据监测站观测数据中配置文件判断长基线解算模块需要选择解算模型的类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差模型表达式为:公式
(1)
中,
Δφ
j
为误差消除数据的变化量,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卫星的方向余弦;公式
(2)
中,
v
为残差,为卫星的方向余弦,为卫星的方向余弦,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公式
(3)
中,
v
为残差,为卫星的方向余弦,
Δφ
j
表示误差消除数据的变化量,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的坐标已知到卫星
j
的距离;
δ
为载波相位观测值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基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差模型的表达式为:
公式
(4)
中,
D
φ
jk

Δφ
k

Δφ
j

j

k
为两测站同步观测卫星,
j
为参考卫星,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j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到卫星
j
的已知距离;表示由测站
20
的坐标算出到卫星
k
的近似距离,表示由测站1到卫星
k
的已知距离,
φ
为相位观测值,
N
为模糊度,
v
为残差;公式
(5)
中,为差值,为卫星
j
的方向余弦,为卫星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贺星王帆朱斌锋李晨航王晓晨李军焕邵忠俊李静赵光朱厦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