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覆膜砂再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树脂砂在铸造加工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在铸造时与铸铁直接接触,并不会造成铸铁氧化等问题,能够较好的保存铸铁的特性,提高铸铁的效果,为了节省资源可以对树脂砂进行循环再利用,树脂砂在循环再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经由破碎
、
筛分
、
焙烧等工序,将旧砂重新加工为细砂,以便于后续使用,但是由于新砂在铸造使用过程中与铁质直接接触,在旧砂破碎之后,旧砂中仍含有铁质,在经过上述处理之后,旧砂中的铁质并未去除,未去除铁质的树脂砂在后续加工铸造使用时,会影响铸造加工的效果,目前的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缺乏对树脂砂中铁质的去除工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覆膜砂循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对旧砂进行破碎分离的破碎筛分组件
(1)、
用以去除破碎砂中铁的遴选组件
(2)、
用以对遴选组件
(2)
上粘附的铁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
(3)、
焙烧炉和用以对焙烧之后的旧砂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4)
;所述破碎筛分组件
(1)
包括动力底座
(11)、
破碎筛分仓
(12)
和用以对旧砂进行筛分的筛分网
(13)
,所述破碎筛分仓
(12)
安装在所述动力底座
(11)
底端,所述筛分网
(13)
倾斜固定连接在所述破碎筛分仓
(12)
内壁;所述遴选组件
(2)
包括外壳体
(21)、
磁吸棒
(22)、
无磁连接棒
(23)
和刮铁套
(24)
,所述无磁连接棒
(23)
与所述磁吸棒
(22)
固定连接,所述无磁连接棒
(23)
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
(21)
内壁,所述刮铁套
(24)
滑动连接在所述磁吸棒
(22)
外壁;所述清理组件
(3)
包括连接带
(31)、
驱动轮
(32)、
从动轮
(33)
和驱动设备
(34)
,所述连接带
(31)
与穿过所述刮铁套
(24)
,所述驱动轮
(32)
和所述从动轮
(33)
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
(21)
两侧外壁,所述连接带
(31)
绕过所述驱动轮
(32)
和所述从动轮
(33)
,所述驱动设备
(34)
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
(21)
外壁,所述驱动设备
(34)
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轮
(32)
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
(4)
包括冷却罐
(41)、
水冷管
(42)、
输送管
(43)、
排水管
(44)
和储水箱
(45)
,所述水冷管
(42)
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罐
(41)
内壁,所述输送管
(43)
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罐
(41)
一侧外壁,所述排水管
(44)
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罐
(41)
另一侧,所述水冷管
(42)
输入端与所述输送管
(43)
连通,所述水冷管
(42)
输出端与所述排水管
(44)
连通,所述输送管
(43)
和所述排水管
(44)
均与所述储水箱
(45)
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
(43)
上安装有水泵
(4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筛分组件
(1)
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以排出细沙的卸料槽板
(14)
,所述卸料槽板
(14)
与所述破碎筛分仓
(12)
连通,所述破碎筛分仓
(12)
侧壁开设有用以排出粗砂的卸料口
(1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
(21)
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内板
(25)
,所述隔离内板
(25)
上开设有让位孔
(251)
,所述磁吸棒
(22)
和所述无磁连接棒
(23)
穿插在所述让位孔
(251)
内,所述让位孔
(251)
的直径大于所述刮铁套
(24)
的外径,所述隔离内板
(25)
侧壁固定连接有二次磁吸网
(26)
,所述二次磁吸网
(26)
与所述外壳体
(21)
内壁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
(31)
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圈
(311)
,所述限位圈
(311)
对称分布在所述刮铁套
(24)
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
(21)
侧壁开设有清理排料口
(27)
,所述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润,蒋勤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英吉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