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4815052A.2022.4.21.)
公开了一种特殊设计的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
通过调控交叉处四个中心介质柱折射率控制光流向,可灵活实现光的交叉传输
、
直通传输以及分束传输功能
。
该光子晶体路由器仅实现了简单的多功能光路由传输,不能直接应用于片上光网络实现多处理器核之间的信息交互
。
[0009]目前应用于片上光网络的光子晶体路由器大都由环形谐振腔和交叉波导构成基本单元,因而当多个基本单元组合实现高阶路由器时结构较复杂
。
此外,大部分路由器只具有波长选择功能,功能单一
。
实现无阻塞功能时,路由器结构则更加复杂,实现不易,限制了光子晶体路由器的应用
。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
功能强大
、
传输效率高
、
性能优异,易于实现的光子晶体无阻塞波长选择路由器
。 />[0011]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用于
Mesh
片上光网络的光子晶体路由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方形晶格介质柱类型的二维光子晶体,由左右对称放置的两个2×4基本单元
(M1、M2)
以及两个上下居中对称放置的2×2基本单元
(D1、D2)
组成;所有基本单元均由
X
形交叉波导结构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
Mesh
片上光网络的光子晶体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2×4基本单元
(M1、M2)
,每个2×4基本单元
(M1、M2)
结构各包含三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其中一个2×4基本单元
(M1)
,第一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1.1)
位于左侧,第二个和第三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1.2
和
M1.3)
位于第一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1.1
右侧,并上下对称放置;由于两个2×4基本单元
(M1、M2)
结构左右对称,因而另一个2×4基本单元
(M2)
,第一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2.1)
位于右侧,第二个和第三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2.2
和
M2.3)
位于第一个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2.1
左侧,并上下对称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
Mesh
片上光网络的光子晶体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X
形交叉波导结构
(M1.1、M1.2、M1.3、M2.1、M2.2
和
M2.3)
,整个结构是一个在四个端口具有水平波导的
X
形交叉波导;其中
M1.1
的右上端口与
M1.2
的左上端口相接;
M1.1
的右下端口与
M1.3
的左下端口相接;
M1.2
的左下端口与
M1.3
的左上端口相接,从而构成了2×4基本单元
M1
;而
M2.1
的左上端口与
M2.2
的右上端口相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