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93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信号传输设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辅助驾驶的相关设备中,信号传输设备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设备,例如雷达,信号传输设备可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检测周围的目标对象
(
如障碍物

其它车辆
)
的速度,但是信号传输设备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时,对精度的要求越高,确定的目标对象的速度的准确性也随着降低

[0003]以雷达为例,随着对目标对象检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更高的角度分辨率,毫米波雷达成为车辆中的常用雷达类型,其中毫米波雷达根据输入输出的方式也可以划分为多种,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
雷达为一种常用的毫米波雷达

[0004]但是在雷达检测目标对象的速度时,若目标对象的速度超过了雷达可检测的最大速度时,雷达就不能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速度,虽然
MIMO
雷达能提高检测的精度,但由于存在多个发射天线,并且多个发射天线通常采用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
)
的方式发射信号,这就导致了
MIMO
雷达相比较于单个发射天线的雷达来说,在发射相同的雷达波形情况下,发射天线越多,单个天线发射信号的间隔时间就越长,进而可检测的最大速度越小,在检测目标对象的速度时更易发生速度混叠的情况,从而造成速度模糊,检测到的目标对象的速度并不准确

[0005]因此,如何准确检测出目标对象的速度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确定的目标对象的速度的准确性

[000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速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号传输设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包括
P
个发射天线和
Q
个接收天线,所述
P
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
Q
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0008]根据原始信号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与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一一对应的
P*Q
个距离

多普勒
RD
图;所述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由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和
Q
个接收天线组成;
[0009]对所述
P*Q

RD
图进行叠加,得到目标
RD
图;
[0010]对所述目标
RD
图进行目标检测,以得到目标检测点在所述目标
RD
图中的位置信息;
[0011]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
P*Q

RD
图中提取与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
RD
图幅度数据,并对所述
RD
图幅度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以得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
[0012]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所述目标类型包括单个目标对象或多个目标对象;
[0013]根据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解模糊方法,确定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模糊数以及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模糊数以及角度信息确定所述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速度

[0014]实施该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补偿结果数据确定目标
RD
图中的目标检测点对应单个目标对象或多个目标对象,从而可以选择单个目标对象对应的解模糊方法确定单个目标对应的模糊数和角度信息,或者选择多个目标对象对应的解模糊方法确定多个目标分别对应的模糊数的角度信息,合适的解模糊方法可以提高模糊数和角度信息的准确性,而目标对象的速度又是根据模糊数和角度信息确定的,从而可以提高确定的目标对象的速度的准确性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包括与所述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一一对应的
P*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包括:
[0016]根据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进行一阶相位差分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Q
个接收天线的序号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为任一所述发射天线;
[0017]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

[0018]实施该实施例,信号传输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进行一阶相位差分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再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其中针对不同接收天线的第一补偿结果值的一阶相位差分的计算过程较为简单,也可以保证目标类型的准确性,可以提高目标类型确定的便捷性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包括:
[0020]对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进行标准差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0021]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为所述单个目标对象;
[0022]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为所述多个目标对象

[0023]实施该实施例,信号传输设备对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进行标准差计算,计算结果可以用于表征多个第一补偿结果值的离散程度,将该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相当于确定离散程度属于单个目标对象对应的离散程度范围或多个目标对象对应的离散程度范围,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为单个目标对象或多个目标对象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中的所述
P*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P
个发射天线的序号依次排列,同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Q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速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号传输设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包括
P
个发射天线和
Q
个接收天线,所述
P
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
Q
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原始信号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与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一一对应的
P*Q
个距离

多普勒
RD
图;所述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由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和
Q
个接收天线组成;对所述
P*Q

RD
图进行叠加,得到目标
RD
图;对所述目标
RD
图进行目标检测,以得到目标检测点在所述目标
RD
图中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
P*Q

RD
图中提取与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
RD
图幅度数据,并对所述
RD
图幅度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以得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所述目标类型包括单个目标对象或多个目标对象;根据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解模糊方法,确定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模糊数以及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模糊数以及角度信息确定所述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速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包括与所述
P*Q
个虚拟阵列单元一一对应的
P*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包括:根据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进行一阶相位差分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Q
个接收天线的序号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为任一所述发射天线;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包括:对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进行标准差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为所述单个目标对象;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点对应的目标类型为所述多个目标对象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结果数据中的所述
P*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P
个发射天线的序号依次排列,同一发射天线对应的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按照
Q
个接收天线的序号依次排列;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解模糊方法,确定各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模糊数以及角度信息,包括:在所述目标类型为所述单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计算第
j
个发射天线对应的第一个第一补偿结果值,与第
j
‑1个发射天线对应的第
Q
个第一补偿结果值之间的第二相位差分值,以得到
P
‑1个第二相位差分值;其中,所述
j
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所述
P
的整数;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以及所述
P
‑1个第二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单个目标对象对应的角度信息及模糊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以及所述
P
‑1个第二相位差分值,确定所述单个目标对象对应的角度信息及模糊数,包括:对所述
P
个发射天线分别对应的
Q
‑1个第一相位差分值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一均值;对所述第一均值进行角度估计处理,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欧思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