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单极天线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单极天线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50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单极天线和电子设备,单极天线包括介质层、接地辐射层、第一辐射体、接地金属层、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介质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接地辐射层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表面并与接地辐射层连接;接地金属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一导电体设置于第二表面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连接,并沿背离接地金属层的方向延伸,第一弯折部相对接地金属层之间具有间距;第二导电体设置于第二表面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连接并沿背离接地金属层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朝向第一弯折部延伸并相对接地金属层之间具有间距,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间隔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单极天线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无线通信领域,单极天线被广泛使用,以其小型化的设计和高效的性能受到青睐。单极天线以其接地电流和辐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场。理想情况下,单极天线的辐射场型应为水平面全向形,以确保在所有方向上的无线通信性能均等。

2、然而实际应用中,接地平面尺寸和形状可能会对单极天线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当接地平面尺寸大于单极天线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时,接地平面的影响将变得更为显著。这可能导致在实际的辐射场型中,水平切面和垂直切面的增益不均匀,甚至可能出现增益凹陷的情况。这些现象都可能对无线通信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通信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极天线和电子设备,该单极天线中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能够改变电流在第二接地面上的流向,以改善水平切面和垂直切面的增益不均匀性和增益凹陷问题,从而使单极天线可以在更广泛的角度范围内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单极天线,包括:介质层、接地辐射层、第一辐射体、接地金属层、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介质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接地辐射层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表面并与接地辐射层连接;接地金属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一导电体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一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连接,并沿背离接地金属层的方向延伸,第一弯折部相对接地金属层之间具有间距;第二导电体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连接,并沿背离接地金属层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并相对接地金属层之间具有间距,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间隔设置。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极天线通过设置于接地金属层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均衡调节接地金属层内的电流流向,从而使得单极天线在xy平面得到最大辐射且增益均衡,辐射场型良好且无明显的凹陷,在xz平面和yz平面内,单极天线形成的辐射场型也相对对称和均衡,从而使得单极天线可以在更广泛的角度范围内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性能。通过上述调整还使得接地金属层的尺寸可以突破单极天线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的限制,接地金属层的尺寸得以扩展,以便于在接地金属层上设置更多的射频模块和相关电子元器件,从而进一步地扩大单极天线的通信信号覆盖的范围,并改善通信信号的质量,进而提高使用单极天线的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

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地金属层的长度或者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大于单极天线的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

5、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单极天线的第一方向,接地金属层的长度l满足39mm≤l≤41mm;沿单极天线的第二方向,接地金属层的宽度w满足27mm≤w≤29mm。

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接地金属层平行,第二弯折部与接地金属层平行。

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弯折部与接地金属层之间形成第一距离,第一距离l1满足4mm≤l1≤5mm,第二弯折部与接地金属层之间形成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满足4mm≤l2≤5mm。

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弯折部的端部与第一弯折部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三距离l3,第三距离l3满足:1mm≤l3≤2.5mm。

9、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具有第一连接位置,第二连接部与接地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位置;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之间形成第四距离l4,第四距离l4满足24mm≤l4≤25mm。

1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体具有第一宽度d1,第一宽度d1满足1mm≤d1≤1.5mm;第二导电体具有第二宽度d2,第二宽度d2满足1mm≤d2≤1.5mm。

11、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成轴对称设置,对称轴为接地金属层沿单极天线第二方向的中心线。

1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介质层的厚度方向,第一弯折部的正投影与第一辐射体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沿介质层的厚度方向,第二弯折部的正投影与第一辐射体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3、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极天线的工作频率由第一辐射体作用产生,工作频率为7700mhz至8300mhz。

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单极天线的第二方向,第一边缘的宽度大于馈入部的宽度。

15、在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单极天线,该电子设备为超宽带电子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智仁郑刚强徐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欧思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