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38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应用的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男女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逐渐上升

寻找和发现治疗与预防肿瘤的新药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天然产物被认为是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新型化学实体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药物设计的宝贵来源,尤其在抗肿瘤类疾病药物研发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我国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0003]而其中
PC

12
细胞是肾上腺嗜铬细胞
(chromaffin cell)
瘤克隆的细胞株,常取自小牛

大鼠



猪等

其可分泌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同时兼具神经细胞的特性,如存在多种电压依赖性的钠



钙离子通道及受体激活通道
。PC

12
细胞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神经突的生长,因此被广泛的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
。U

87MG
是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源于神经胶质瘤,在裸鼠皮下种植可成瘤

该细胞自
1966
年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首次建立后,被广泛的用作研究人脑胶质瘤的常用细胞,寻找和开发针对上述两种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0004]另一方面,传统中药黄精为百合科
(Liliaceae)
黄精属
(Polygonatum)
植物滇黄精
(P.kingianum Coll.et Hemsl.)、
黄精
(P.sibiricum Red.)
或多花黄精
(P.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之功效,多花黄精来源于百合科黄精属多花黄精植物,又名姜形黄精,主产于我国南方地区

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长期用于治疗肾虚亏损,脾胃虚弱等功能,目前有发现从其提取到的化合物在抗胃癌

结肠癌等抗肿瘤的功能,但是还没有更多的其它肿瘤中的活性性能

[0005]如现有文献有公开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用途,其是从玉竹中分离得到的三个新结构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6][0007]但该文献公开的化合物主要是在于白血病

结肠癌

肺癌

肉瘤或肝癌中的抗肿瘤活性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是,肿瘤细胞的种类繁多,对上述肿瘤具有一定活性,对于上述化合物新应用,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发现,也没有文献报道该类化合物在抗上述
PC

12

U

87MG
两种肿瘤细胞上的活性,且对于取代基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性能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新的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使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

12)
和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U

87MG)
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性能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选自结构式如下式1化合物或式2化合物所示:
[0010][0011]其特征在于,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和
/
或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

12)

/
或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U

87MG)
的抗肿瘤药物

[0012]通过在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母核结构的6位或8位的取代基的不同,对其抗肿瘤活性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发现当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中6位或8位的
C
原子部分或同时甲基化后,由于甲基化的结构影响,使能够更好的改善其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和活性表现,产生了对新的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使对肿瘤细胞中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

12)

/
或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U

87MG)
表现出来的优异的抗肿瘤活性,是目前首先发现上述式1化合物和式2化合物在上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

12)

/
或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U

87MG)
上的治疗和
/
或预防功能,表现出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

12)

/
或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U

87MG)
的细胞具有优异的抑制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对于上述式1化合物和式2化合物均可从黄精属的植物中提取得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将其作为抗肿瘤的药物的活性成分制成相应的药物也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0013]在上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中,作为优选,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酸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选自结构式如下式1化合物或式2化合物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和
/
或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
/
或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的抗肿瘤药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酸式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机酸盐或无机酸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酸式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无机酸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盐酸盐

氢溴酸盐

硫酸盐;所述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机酸盐选自
C

甲基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马来酸盐

草酸盐

甲苯磺酸盐

富马酸盐或酒石酸盐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
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江胡金锋王璨马俊霞王盼沈阳辉李钧敏
申请(专利权)人:磐安县中药创新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