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29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属于配电线转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和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方的罩壳,所述底板的外周固定主竖板和多个辅竖板,所述主竖板和多个辅竖板首尾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底板的周侧壁;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凹槽,转接柱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主竖板相对应的主线通孔一,和与多个所述辅竖板相对应的多个转接通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将主线与转接线连接压紧的压紧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线转接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

它将自然界的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

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配电线路指
20kV
及以下配电网中的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等

配电线芯数少

产品直径小

结构简单的产品,用于电力

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科技化,这些都离不开配电线的作用,配电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配电设备指
20kV
及以下配电网中的配电站

开闭所(开关站,以下简称开闭所)

箱式变电站

柱上变压器

柱上开关(包括柱上断路器

柱上负荷开关)

环网单元

电缆分支箱

低压配电箱

电表计量箱

充电桩等

在配电的过程中,需要线路转接装置对电线进行转接,现有的电线转接装置只能起到将主线转接到分接线的作用,分接线转接完成以后,分接线是固定的不能进行上下灵活调整分接线的方向,使得在遇到需要主线与分接线不同向时,特别是主电线转接以后的分接线与主电线呈垂直状态时,作业人员操作困难,接线不便捷,因此,需要一种在主电线转接以后分接电线能灵活调整方向的转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其包括底板和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方的罩壳,所述底板的外周固定主竖板和多个辅竖板,所述主竖板和多个辅竖板首尾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底板的周侧壁;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凹槽,转接柱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主竖板相对应的主线通孔一,和与多个所述辅竖板相对应的多个转接通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将主线与转接线连接压紧的压紧组件,所述主竖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主线通孔一相对应的主线通孔二,所述辅竖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转接通孔一相对应的转接通孔二,所述辅竖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线组件,辅竖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组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且向上延伸的第一竖柱和第二竖柱,所述第一竖柱和第二竖柱的上端通过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板面上螺纹连接有竖向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转帽,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设有压盘,且所述压盘的外径小于所述内凹槽的内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辅竖板外侧壁的第一外延板和第二外延板,且所述第一外延板与第二外延板分别位于所述转接通孔二的两侧,第一外延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外延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横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辅竖板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定位
板,辅竖板的下端固定设有下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的板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螺纹孔;所述横轴与辅竖板之间均有间隙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辅竖板内侧壁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转接通孔二的上方,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所述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卡座,所述上卡座的上端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上卡座相对应的下卡座;所述下卡座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转接导线的下半槽,所述上卡座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下半槽相对应的上半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竖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两个右支板,与主竖板相对的辅竖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两个左支板,且所述右支板和左支板上均开设有下连接孔;所述罩壳的周外壁上固定设有两个右支耳和两个左支耳,所述右支耳和左支耳上均开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均为螺纹孔,通过螺栓拧入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部使底板与罩壳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辅竖板为五个,主竖板为一个,且主竖板与辅竖板的规格相同;所述底板

主竖板和辅竖板为一体成型;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压盘的上表面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转接柱的侧壁上设置主线通孔一和在主竖板的侧壁上设置主线通孔二,主线通孔一和主线通孔二用于放置主电线,便于主电线的内端插入至转接柱的内凹槽中

通过多个辅竖板的设置,根据所转接的分接电线与主电线是同向或需要呈某夹角的需求,可将分接电线插入至对应的辅竖板的转接通孔二和转接柱的转接通孔一中,以快速实现水平面上的分接电线与主电线
360
°
内角度的转接

通过在辅竖板的侧壁上设置导线组件,在分接电线与主电线对接转接后,利用导线组件可快速实现竖直方向的使分接电线与主电线呈垂直状态

通过压接组件的设置,便于主电线与分接电线的端头在转接柱内部对接压紧,操作简单,对接过程快

通过卡固组件的设置,卡固组件用于卡紧固定分接电线,在利用导线组件改变分接电线方向时,避免分接电线位于底板内部的内段发生移动,进而避免分接电线外部方向转变时,其内端与主电线的连接点处发生松动

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多个辅竖板和导线组件的设置,使得主电线转接分接电线以后能灵活调整方向,配电线的转接更方便快捷,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
A
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
B
放大图

[0012]图中:
1、
底板
2、
主竖板
3、
辅竖板
4、
转接柱
5、
内凹槽
6、
主线通孔一
7、
转接通孔一
8、
主线通孔二
9、
转接通孔二
10、
第一竖柱
11、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包括底板(1)和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底板(1)上方的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外周固定主竖板(2)和多个辅竖板(3),所述主竖板(2)和多个辅竖板(3)首尾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底板(1)的周侧壁;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转接柱(4),所述转接柱(4)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凹槽(5),转接柱(4)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主竖板(2)相对应的主线通孔一(6),和与多个所述辅竖板(3)相对应的多个转接通孔一(7);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将主线与转接线连接压紧的压紧组件,所述主竖板(2)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主线通孔一(6)相对应的主线通孔二(8),所述辅竖板(3)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转接通孔一(7)相对应的转接通孔二(9),所述辅竖板(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线组件,辅竖板(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且向上延伸的第一竖柱(
10
)和第二竖柱(
11
),所述第一竖柱(
10
)和第二竖柱(
11
)的上端通过横板(
12
)固定连接,所述横板(
12
)的板面上螺纹连接有竖向的螺杆(
13
),所述螺杆(
13
)的上端固定设有转帽,螺杆(
13
)的下端转动连接设有压盘(
14
),且所述压盘(
14
)的外径小于所述内凹槽(5)的内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电线路辅助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辅竖板(3)外侧壁的第一外延板(
15
)和第二外延板(
16
),且所述第一外延板(
15
)与第二外延板(
16
)分别位于所述转接通孔二(9)的两侧,第一外延板(
15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轴(
17
),所述横轴(
17
)的另一端与第二外延板(
16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横轴(
17
)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导向板(
18
),所述导向板(
18
)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19
);所述辅竖板(3)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定位板(
20
),辅竖板(3)的下端固定设有下定位板(
21
),所述上定位板(
20
)和下定位板(
21
)的板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
19
)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2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楠常朝辉郭锐董赵雨匡光武张金喜李晓琳孟斐张鹏飞杨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市偃师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