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26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及其配制方法,所述种植模块采用如下方法配置:将种植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及其配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生态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大城市针对大型湖泊逐步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

然而,考虑到大型湖泊的容积较大

及水资源的保护需求,带水施工成为大型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施工方式

[0003]沉水植物种植作为大型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的主体部分,植物的种植效率

成活率是决定工程成本投入的关键

[0004]目前,生态修复工程带水施工作业中,沉水植物的种植方式主要是抛种种植,即在植物根部增加配重,促进植物下沉到湖底的种植方法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沉水植物增加配重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5]1.
采用网兜绑套沉水植物根部,同时在网兜内放置碎石等促进植物下沉;该方法存在带入建筑垃圾的风险,对湖泊底部的生境条件造成影响,同时由于被修复的湖体中底泥污染较重,沉水植物种植完成后生根发蘖较慢,成活率较低

[0006]2.
将黏土或种植土整合成泥团,包裹在植物根外部,促进植物下沉;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黏土黏性较大,包裹在植物根部,不利于植物扎新根须,而种植土粘度差,泥团入水浸泡后极易散开,导致施工中大量沉水植物上浮,造成浪费;且植物种植后,一般要7~
10
天才能扎新根须,在这期间一旦有鱼类搅动,也会造成底泥再悬浮,底泥污染持续释放,影响水体透明度,不利于水体水质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沉水植物抛种工艺中存在的植物易上浮

发根慢

底部缺氧

成活率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沉水植物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及其配制方法

该种植模块从粘合性

含水率

透气性等方面促进植物扎根,可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
将种植土

凹凸棒土和粉煤渣混合均匀之后杀菌处理,获得除菌干基质;所述除菌干基质中,种植土

凹凸棒土和粉煤渣的质量比为
8:1:1

7:2:1

[0011](2)
向所述除菌干基质中添加水,并混合均匀,使得基质含水率在
40

wt

45

wt
,得到种植基;
[0012](3)
取6~8株沉水植物植株,并将所述植株的根须全部浸没于细胞分裂素的稀释液中,之后取出,取
250g

300g
所述种植基包裹植株根部,之后捏紧所述种植基,即得所述种植模块

[0013]优选的,步骤
(1)
中所述干基质的密度为
1.68t/m3~
1.75t/m3。
更优选为
1.73t/m3。
[0014]优选的,步骤
(2)
中所述种植基的含水率为
45

wt。
[0015]优选的,所述种植土为园林绿化用种植土

目的是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避免植物根系直接接触湖泊内的污染底泥,造成植物根须因缺氧死亡

[0016]优选的,所述凹凸棒土为天然凹凸棒黏土

其具有遇水后粘度高特性,可提高种植基粘性,避免遇水后种植基团散开,导致植物上浮

凹凸棒土含量过大会导致种植基粘性大,植物扎根困难;过小则种植基团粘度不足,易散开

[0017]优选的,所述粉煤渣经过粉碎后,采用孔径为
16
目的筛网过筛处理

可避免粒径过大不利于种植基粘合

粉煤渣目的是提高种植基内部孔隙率,为植物扎根提供足够氧气量

[0018]优选的,步骤
(2)
中所述的水为自来水

[0019]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的稀释液中,所述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为
2.2mg/L。
细胞分裂素目的是促进植物扎根

分蘖,提高植物成活率

[0020]优选的,步骤
(1)
中所述的杀菌的方法为:喷洒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可消杀种植基中的有害微生物

病原体等,避免植物种植后根部发生病变

发黑等

[0021]优选的,所述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5%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方法配制得到的种植模块

[0023]所述种植模块制备完成后,防置在种植篮内,批量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需采用箱式车运,运输时长超过
4h
,需中途进行喷水保湿,避免植株失水影响成活率

[0024]种植模块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船只或水上平板作业台进行人工抛投施工,在抛投施工时,种植模块需贴近水面丢入湖内,抛投时,距离水面不可大于
10cm
,避免抛投高度过大导致植株丛散开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种植模块可大大提高沉水植物带水作业时的成活率,种植完成后,植物的漂草率显著降低,漂草率几乎为零,植物在第2~3天可明显见到白色新生根须,在第7天可见到分蘖小植株,大大提升了植株的成活率,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对推进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带水施工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中组3的种植模块抛种后的照片

[0028]图2为实施例1中各实验组的植株分蘖数对比图

[0029]图3为实施例1中组4的种植模块抛种后的照片

[0030]图4为实施例1中各实验组的苦草的株高对比图

[0031]图5为实施例1中组5抛种后的分蘖情况照片

[0032]图6为实施例2中各实验组的植株分蘖数对比图

[0033]图7为实施例2中组3组1组5抛种后的分蘖情况照片

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组
3、

1、

5。
[0034]图8为实施例2中组2组4抛种后的分蘖情况照片

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组
2、

4。
[0035]图9为实施例2中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湖泊抛种工艺的种植模块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种植土

凹凸棒土和粉煤渣混合均匀之后杀菌处理,获得除菌干基质;所述除菌干基质中,种植土

凹凸棒土和粉煤渣的质量比为
8:1:1~7:2:1
;(2)向所述除菌干基质中添加水,并混合均匀,使得基质含水率在
40%wt~45%wt
,得到种植基;(3)取
6~8
株沉水植物植株,并将所述植株的根须全部浸没于细胞分裂素的稀释液中,之后取出,取
250g~300g
所述种植基包裹植株根部,之后捏紧所述种植基,即得所述种植模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基质的密度为
1.68 t/m3~1.75 t/m3;优选为
1.73 t/m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琴何小林李明威吕云龙谢丽莹陈涛黄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