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33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利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混合而成的营养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基质土壤提高秧苗的出苗均匀度及其根系盘结的结实程度,并且让秧苗能够更加健壮,便于机械移栽。便于机械移栽。便于机械移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涉及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基质作为蔬菜种苗生长的直接载体,在降本、提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世界上公认较理想的栽培基质是草炭。但草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可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还会使草炭等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且草炭养分单一,很难为种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致使茄果类在育苗过程中造成发芽率低、生根难、成活率低;同时草炭资源分布不均及运输费用增加,草炭的使用成本大幅提高,限制了草炭的合理利用。
[0003]因此,筛选和研制成本低、效果好、管理方便、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育苗基质必然成为基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资源化利用秸秆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意义重大。当前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为秸秆还田,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一定的困难。
[0004]一是育苗基质技术不成熟,存在出苗不整齐、秧块根系盘结不结实、均匀度与合格率低等问题,二是育苗基质土壤和肥料的配比不合适导致烧苗,影响秧苗质量,三是育苗基质育出的秧苗不够健壮,较为瘦弱的秧苗导致插秧机移栽时不易抓取,移栽质量不高,漏插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利用基质土壤提高秧苗的出苗均匀度及其根系盘结的结实程度,并且让秧苗能够更加健壮,便于机械移栽。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而成的营养土。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的混合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1.5~3kg,复合肥1.5kg。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的混合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2.5kg,复合肥1.5kg。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含量为45%。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5

15

15。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混合而成的营养土,可以提高秧苗的质量及根系盘结的结实程度,同时便于机械移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秧苗受不同壮秧数量壮秧剂生长的对比图;
[0014]图2秧苗生长时追肥复合肥浓度为15

15

15的生长状态图;
[0015]图3是普通苗床及红砂壤土、壮秧剂及复合肥制成的苗床对秧苗生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而成的营养土,本实施例使用时营养土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1.5kg,复合肥1.5kg,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20

13

12。
[0019]实施例2
[0020]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而成的营养土,本实施例使用时营养土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2kg,复合肥1.5kg,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8

12

15。
[0021]实施例3
[0022]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而成的营养土,本实施例使用时营养土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2.5kg,复合肥1.5kg,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5

15

15。
[0023]实施例4
[0024]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而成的营养土,本实施例使用时营养土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2.5kg,复合肥1.5kg,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2

18

15。
[0025]设置实验1(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0026]步骤1、首先将水稻土(采自:西双版纳州中海拔地区的红砂壤土)晾干磨碎,过筛,备用。
[0027]步骤2、然后将水稻土按照一定体积比例搅拌混合为垫料(此实验的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1.5kg,复合肥0.5kg)。
[0028]步骤3、为了获得含有不同含量的育苗基质,将1.5、2、2.5、3kg的壮秧剂添加到不同的红纱壤土中制成营养土,然后在不同含量的育苗基质撒均匀的上水稻种子,分别于第5、10、15、20天对秧苗施加复合肥,然后根据秧苗茎秆的粗壮程度来判断秧苗的生长状态。
[0029]步骤4、秧苗培育20天后,观察不同育苗基质内秧苗茎秆的粗壮程度即可知道秧苗的生长情况,参照图1,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0030]从图1可以看出,壮秧剂可以调节秧苗的生长,其中,壮秧剂含量为2.5kg时,对促进秧苗伸生长的作用最强。
[0031]设置实验2(复合肥对秧苗根系的影响)
[0032]采用水田培育秧苗,对水稻秧苗正常浇水、施肥管理,在秧苗张长到2

3叶期开始首次施肥,水稻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将会全部耗尽,需靠植株根系独立吸收营养,秧苗一叶一心期的秧根已生长到2

3厘米,开始能够吸收养分,以首次施肥可稍微提前至2叶期。
[0033]在对秧苗施肥时,用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20

13

12、18

12

15、15

15

15、12

18

15对秧苗追肥,在这个阶段追肥对于提高秧苗的抗性、补充养分有一定的作用,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20

13

12时,秧苗正常生长,无明显变化,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8

12

15时,秧苗生长较为健壮,且其光合作用增强,根系生长较旺盛,参照图2,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5

15

15、12

18

15时,15

15

15秧苗的茎秆及其根系比12

18

15更为健壮,秧苗的生长高度较为一致,且秧苗后期能文件生长,不脱肥早衰,说明秧苗的健壮及根系的发达与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比例相关。
[0034]设置实验3(2.5kg的壮秧剂及氮磷钾比例为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育苗基质由红砂壤土、壮秧剂并配合复合肥搅拌混合而成的营养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的混合比例为红砂壤土1000kg,壮秧剂1.5~3kg,复合肥1.5k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机械化移栽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的混合比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三胆夏梦吟孙涛玉帅玉坎炳岩说普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