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24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沥青路面坑槽处修补料与旧路面接缝处粘结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路面修补用的复合树脂材料,选择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环氧丙烯酸复合树脂,分析了复合树脂的流变性能,探讨了不同含量丙烯酸对复合树脂韧性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环氧丙烯酸树脂韧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常温下涂覆材料时热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以及各类基层

垫层组成的柔性路面结构,因具备路面平整度好

施工及维修方便

行车舒适的优点,成为当前主要的路面形式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激增,沥青路面承受的车辆荷载不断加大以及荷载加载频次不断增多,在环境因素和车辆荷载的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在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出现了裂缝

坑槽

车辙等病害现象

沥青路面产生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舒适性,且病害路面引起的车辆颠簸

振动产生的冲击荷载,是正常路面时的
1.5

2.0


路表水通过病害处渗入路面结构层,造成路面面层材料出现松散

剥落,路面基层材料出现软化

承载力下降等现象,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扩张

局部沉陷或坑槽扩张,影响道路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0003]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提升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补技术已经成为道路建设的关键问题

目前,沥青路面养护修补方法大部分都是应急性养护修补,所需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但随着道路事业的发展,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方面正由应急性养护转向预防性养护

坑槽作为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尽早对路面坑槽进行修补,可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热拌沥青混合料强度高

稳定性好,用作坑槽修补料时与旧路面兼容性较好,但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在冬季

雨季无法施工,沥青路面坑槽不能及时修补,影响道路交通通行

冷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时无需加热,随时摊铺

施工简便,可用于低温季节及雨天的坑槽修补施工作业

但在对路面坑槽修补现状调研过程中发现,常用的坑槽修补料与路面的接缝处粘结力较差,导致原路面的整体性降低,路面雨水

油污等通过新旧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渗透,修补后坑槽四周容易松散,修补料脱落,在车辆的制动过程中,短时间内发生剪切和挤压二次破坏,路面再次出现坑槽,增大了养护工作量和养护成本

[0004]针对坑槽处修补料与原路面的接缝处粘结性较差的问题,借鉴沥青路面常使用的灌封胶,将新旧沥青接缝处进行开槽处理后灌入粘结料,增加其粘结性

但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经济适用型较低

可采用贴缝将修补后坑槽接缝处覆盖,形成“盖帽”,增加接缝处的粘结力

但现有的贴缝材料低温较脆,夏季高温受热失去与路面的粘结性,使用期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病害沥青路面修补后的路面整体性,减少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的侵蚀,延长修补后的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出一种柔韧性好

具有较强粘附性的路面树脂涂层,并对其固化过程的热效应进行分析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所述复合树脂材料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
100
份,丙烯酸树脂
10

50
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
40

60
份,消泡剂
0.1

0.3
份,其他助剂7‑
10


[0008]优选的,所述复合树脂材料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
100
份,丙烯酸树脂
30
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
40

60
份,消泡剂
0.1

0.3
份,其他助剂7‑
10


[0009]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
A
型树脂
E

51
,所述丙烯酸树脂为
BS

104

2。
[0010]优选的,所述促进剂为2,4,6‑

(
二甲氨基甲基
)
苯酚

[0011]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
SH

5500
型消泡剂

[0012]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
593
型固化剂

[0013]优选的,所述其它助剂为
HK

3050
型聚氨酯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
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
100
份,丙烯酸树脂
10

50
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
40

60
份,消泡剂
0.1

0.3
份,其他助剂7‑
10
份;
[0016](2)
将称取的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混合搅拌后,将其他助剂加入其中继续搅拌,形成混合树脂,然后将促进剂与固化剂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后倒入混合树脂中搅拌,最后加入消泡剂继续搅拌后备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1、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分子量大,增韧效果和耐候性较好的
BS

104
‑2型丙烯酸树脂
(BS)
,通过物理混合方式对环氧树脂
(EP)
增韧改性合成复合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EAM)
,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硬度的树脂涂层材料

[0019]2、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随
BS
用量的增加,
EAM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BS
最佳用量为
30
份时,拉伸强度较
EAM0(

E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树脂材料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
100
份,丙烯酸树脂
10

50
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
40

60
份,消泡剂
0.1

0.3
份,其他助剂7‑
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树脂材料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
100
份,丙烯酸树脂
30
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
40

60
份,消泡剂
0.1

0.3
份,其他助剂7‑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
A
型树脂
E

51
,所述丙烯酸树脂为
BS

104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用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2,4,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宏君雷烨梵丁孝妮慕晓刘骞从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