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浆料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23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极浆料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浆料组合物、电极极片及固态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极浆料组合物

电极极片及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全固态电池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电池的电解液,具有不可燃的特性,因此被认为是下一代高安全性的电池

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
(
可达
10
‑2S/cm)
和较低的晶界阻抗,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硫化物固态电池电极浆料的制备及涂布的过程中,使用高极性

质子性的溶剂
(
如传统电池体系中常用的
NMP

H2O)
会与硫化物电解质反应,致使电解质电导率严重劣化,电池的性能无法发挥

因此需要选择非极性

低极性的溶剂

[0003]非极性和弱极性溶剂的选择可抑制固态电解质的分解,但浆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固体颗粒
(
包括活性物质

固态电解质及导电剂等
)
分散的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溶剂分子极性较弱,其对高极性的无机颗粒,尤其是氧化物类的正极颗粒的分散能力较差,致使无机颗粒容易发生团聚和沉降;此外由于硫化物电解质颗粒密度
(2g/cm3左右
)
和活性材料密度
(

LiCoO2正极材料为
5.1g/cm2)
>存在巨大差别,致使两者在低极性分散体系中更易发生分层,导致复合电极层中产生梯度不均,影响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浆料组合物

电极极片及固态电池,该电极浆料组合物能够改善浆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0005]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浆料组合物,所述电极浆料组合物包括电极活性材料

硫化物电解质

溶剂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包括基团
A
和基团
B

[0006]所述基团
A
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烃基,所述基团
A
的碳原子数为1~
30
;所述基团
B
选自烷氧基

巯基

酯基

含磷基团

硅酸酯基

烷氧基硅烷基

钛酸酯基和羧酸酐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7]可选地,所述改性剂具有如下式
(1)
所示的结构:
[0008](A)
n

(B)
m
,式
(1)

[0009]m
表示基团
B
的个数,选自
1、2、3
或4,当
m
大于1时,各基团
B
相同或不同;
n
表示基团
A
的个数,选自
1、2、3
或4,当
n
大于1时,各基团
A
相同或不同

[0010]可选地,所述改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3000
;优选地,所述改性剂的分子呈链状结构,所述改性剂的分子主链的长度为1~
30nm。
[0011]可选地,所述基团
A
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烃基;优选地,所述基团
A
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
代的含杂原子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芳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可选地,所述基团
A
的取代基选自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以及碳原子数为2~5的炔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杂原子为硼原子

[0013]可选地,所述基团
B
选自碳原子数为1~
40
的烷氧基

巯基

碳原子数为2~
40
的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亚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次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硅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烷氧基硅烷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钛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2~
40
的羧酸酐基团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酐基团以及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环酐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可选地,所述基团
B
选自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
[0015][0016]其中
x
表示氧原子的个数,选自0或1;
R、R


R”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浆料组合物包括电极活性材料

硫化物电解质

溶剂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包括基团
A
和基团
B
;所述基团
A
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烃基,所述基团
A
的碳原子数为1~
30
;所述基团
B
选自烷氧基

巯基

酯基

含磷基团

硅酸酯基

烷氧基硅烷基

钛酸酯基和羧酸酐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具有如下式
(1)
所示的结构:
(A)
n

(B)
m

ꢀꢀ

(1)

m
表示基团
B
的个数,选自
1、2、3
或4,当
m
大于1时,各基团
B
相同或不同;
n
表示基团
A
的个数,选自
1、2、3
或4,当
n
大于1时,各基团
A
相同或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3000
;优选地,所述改性剂的分子呈链状结构,所述改性剂的分子主链的长度为1~
30nm。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团
A
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烃基;优选地,所述基团
A
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的芳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基团
A
的取代基选自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以及碳原子数为2~5的炔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杂原子为硼原子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团
B
选自碳原子数为1~
40
的烷氧基

巯基

碳原子数为2~
40
的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亚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次磷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硅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烷氧基硅烷基

碳原子数为1~
40
的钛酸酯基

碳原子数为2~
40
的羧酸酐基团

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酐基团以及碳原子数为1~
40
的磷酸环酐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团
B
选自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
其中
x
表示氧原子的个数,选自0或1;
R、R


R”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Z

Z

分别独立地选自
H、
碳原子数为1~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3~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2~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碳原子数为2~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

碳原子数为6~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以及碳原子数为1~
18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优选地,所述
R、R

、R”、Z

Z

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卤素基团

含硼基团

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以及碳原子数为2~5的炔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乙二醇壬基苯基醚

二辛醚

月桂酸乙酯

磷酸三辛酯

正辛酸酐
、1

丙基磷酸环酐
、2

乙基
‑1‑
己醇钛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小于6的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基环己烷

庚烷

甲苯

二甲苯

三甲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琢王国帅袁涛郭姿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