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94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两墙板本体、若干H型钢和若干加强板,两墙板本体相互平行设置,若干H型钢均安装于两墙板本体之间,每一H型钢的两侧分别连接两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每一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相邻H型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两墙板本体之间通过若干H型钢和若干加强板连接,自重较轻且便于安装。轻且便于安装。轻且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0001]本技术涉及剪力墙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装配完成后相邻的两剪力墙之间需要通过混凝土连接,不仅自重较大,而且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
[0004]两墙板本体、若干H型钢和若干加强板;
[0005]两所述墙板本体相互平行设置;
[0006]若干所述H型钢均安装于两所述墙板本体之间,且每一所述H型钢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每一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相邻所述H型钢。
[0007]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每一所述H型钢均包括:两翼板和一腹板,两所述翼板相互平行设置,两所述翼板和所述腹板共同呈“H”型设置,两所述翼板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
[0008]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两相邻所述加强板共同呈“V”字型设置。
[0009]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还包括:两连接件,每一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连接,两连接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墙板本体的两端。
[0010]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每一所述连接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呈“T”字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一侧连接。
[0011]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两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两不同的平面。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3]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两墙板本体之间通过若干H型钢和若干加强板连接,自重较轻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的整体示意图。
[0015]1、墙板本体;2、H型钢;3、加强板;4、翼板;5、腹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17]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技,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8]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两墙板本体1、若干H型钢2和若干加强板3。
[0019]两墙板本体1相互平行设置,若干H型钢2均安装于两墙板本体1之间,每一H型钢2的两侧分别连接两墙板本体1相正对的两侧,每一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相邻H型钢2。
[002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墙板本体1之间通过若干H型钢2连接,且每相邻两H型钢2之间通过一加强板3连接,每相邻两加强板3之间又呈“V”字型设置,使得两相邻加强板3与一墙板本体1共同呈三角形设置,结构稳定。
[0021]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22]进一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每一H型钢2均包括:两翼板4和一腹板5,两翼板4相互平行设置,两翼板4和腹板5共同呈“H”型设置,两翼板4分别安装于两墙板本体1相正对的两侧。
[0023]进一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两相邻加强板3共同呈“V”字型设置。
[0024]进一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还包括:两连接件,每一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两墙板本体1相正对的两侧连接,两连接件分别安装于两墙板本体1的两端。
[0025]进一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每一连接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7的一端安装于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共同呈“T”字型设置,第一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墙板本体1相正对的一侧连接。进一步地,通过两“T”字型连接件连接两剪力墙,安装方便,具体的,每一第二连接板7上开设有若干螺栓孔,两剪力墙相互靠近的两第二连接板7通过若干螺栓连接,方便快捷。
[0026]进一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中,两第二连接板7分别设置于两不同的平面。进一步地,两第二连接板7处于不同平面使得两剪力墙位于同一侧的墙板本体1便于对齐。
[0027]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棉,每一加强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音棉。进一步地,加强板3上设置有吸音棉使得剪力墙隔音效果更好。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墙板本体、若干H型钢和若干加强板;两所述墙板本体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H型钢均安装于两所述墙板本体之间,且每一所述H型钢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每一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相邻所述H型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H型钢均包括:两翼板和一腹板,两所述翼板相互平行设置,两所述翼板和所述腹板共同呈“H”型设置,两所述翼板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墙板本体相正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加强板共同呈“V”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柏林陈闯岳汉超宋毓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