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53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埋件抛光机,预埋件抛光技术领域,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表面安装有搅拌仓,搅拌仓外侧套接有收纳桶,收纳桶远离动力电机的一侧通过搭扣安装有封盖,转动杆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安装有限位档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搅拌仓以及收纳桶转动,当搅拌仓以及收纳桶转动时内部填充的磨料开始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搅拌仓内部的预埋件与磨料接触,磨料将预埋件逐渐抛光,并且由于搅拌仓内径较小限制预埋件在内部翻滚,带动预埋件沿转动杆为中心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增加与磨料接触,达到更高的抛光效果,并且预埋件不会在收纳桶内翻滚避免了预埋件在收纳桶内反复摔打,容易导致收纳桶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件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预埋件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预埋件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

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随着技术进步,火车速度更快,在修建高速铁路高架桥时,需要在高铁桥梁侧边安装路缘石,而且路缘石还需要在侧边安装外挂板,这就需要在混凝土中预埋带外挂板和路缘石加固的功能的预埋件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在使用过程中将预埋件放入收纳桶内,再将磨料放入收纳桶内,利用电机带动收纳桶转动,收纳桶在转动过程中磨料与预埋件反复摩擦接触,在摩擦过程中将预埋件表面杂质以及毛刺等去除使预埋件逐渐光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预埋件本身自重较大,在收纳桶转动过程中预埋件在收纳桶内反复摔打,容易导致收纳桶变形,并且预埋件容易变形,导致抛光步骤后产生废料,并且缩短收纳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
[0005]现有的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在使用过程中将预埋件放入收纳桶内,再将磨料放入收纳桶内,利用电机带动收纳桶转动,收纳桶在转动过程中磨料与预埋件反复摩擦接触,在摩擦过程中将预埋件表面杂质以及毛刺等去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预埋件本身自重较大,在收纳桶转动过程中预埋件在收纳桶内反复摔打,容易导致收纳桶变形,并且预埋件容易变形,导致抛光步骤后产生废料,并且缩短收纳桶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表面安装有搅拌仓,搅拌仓外侧套接有收纳桶,收纳桶远离动力电机的一侧通过搭扣安装有封盖,转动杆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安装有限位档环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机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支撑动力电机与支撑架以及转动杆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仓以及收纳桶整体均呈六边形柱状结构,且搅拌仓表面设置有圆形穿孔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仓与收纳桶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位于支撑架顶部的限位档环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抵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搅拌仓以及收纳桶转动,当搅拌仓以及收纳桶转动时内部填充的磨料开始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搅拌仓内部的预埋件与磨料接触,磨料将
从支撑架6顶部取下,打开封盖5使收纳桶4内部的搅拌仓3暴露,将磨料填充在收纳桶4内部,再将预埋件放置在搅拌仓3内部,再将封盖5闭合并将搅拌仓3以及收纳桶4放回支撑架6顶部,并保证转动杆2与动力电机1连接;
[0027]动力电机1启动带动转动杆2转动,当转动杆2转动时带动搅拌仓3以及收纳桶4转动,当搅拌仓3以及收纳桶转4动时内部填充的磨料开始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搅拌仓3内部的预埋件与磨料接触,磨料将预埋件逐渐抛光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包括动力电机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机
(1)
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
(2)
,转动杆
(2)
表面安装有搅拌仓
(3)
,搅拌仓
(3)
外侧套接有收纳桶
(4)
,收纳桶
(4)
远离动力电机
(1)
的一侧通过搭扣安装有封盖
(5)
,转动杆
(2)
底部安装有支撑架
(6)
,支撑架
(6)
顶部安装有限位档环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件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机
(1)
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支撑动力电机
(1)
与支撑架
(6)
以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银李永伟杨梦涛凌斌董燕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新铁铁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