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及可变色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397050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在织物的纤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变色织物,该织物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或者在每根纤维线的外表面均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由于覆着了一层可变色油墨,可使织物根据环境条件而改变颜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物,尤指一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及可变色织物
技术介绍
纺织物是由经纬纤维线编织而成,如布或编织物等等,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衣服、毛 巾、袋子等等。现有的纺织物可以通过纤维线的颜色来改变布的颜色,或者通过不同颜色的 纤维线编织而成具有图案的布,也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在已经织好的布上印制图案。然而, 目前的纺织物,其颜色及图案一旦形成将不能改变,这种状况不符合人们对色彩变换的需 求。在某些场合,人们需要衣物、毛巾等纺织物根据特定的条件进行变色,如根据温度 的变化、光线的明暗、干湿的状况进行变色,以起到提醒、警示或防伪的功能。但是,目前所 能做到的就是在衣物的某些部位涂覆荧光层,以令衣物的该区域在天黑时发出荧光,从而 达到警示的效果。但是这种可以发出荧光的衣物,荧光区域本身的颜色并不发生改变,因此 使用效果单一,使用场合有限,所能达到的作用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令织物根据环境条件变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色织物,该织物可根据环境条 件的变化而改变其颜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织物的纤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所述可变色油墨为感温变色油墨、紫外荧光油墨、红外激发油墨、感光变色油墨、 遇水变色油墨、折光变色油墨、遇水扩散油墨、化学变色油墨、夜光发光油墨。一种可变色织物,所述的织物由纤维线编织而成,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一种可变色织物,所述的织物由纤维线编织而成,所述的每根纤维线的外表面均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所述可变色油墨层为感温变色油墨层、紫外荧光油墨层、红外激发油墨层、感光变 色油墨层、遇水变色油墨层、折光变色油墨层、遇水扩散油墨层、化学变色油墨层、夜光发光 油墨层。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编织好的织物单面或者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 墨,或者在每根纤维线外表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这样就可以使织物根据环境条件而 改变颜色,例如遇水可变色毛巾或者根据不同水温而改变颜色的毛巾等等,从而扩宽织物 的可变色范围,扩大使用场合,可达到警示、提醒或者美观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可令织物根据环境条件变色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织物的纤 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所述的可变色油墨可以是感温变色 油墨、紫外荧光油墨、红外激发油墨、感光变色油墨、遇水变色油墨、折光变色油墨、遇水扩 散油墨、化学变色油墨、夜光发光油墨等等。根据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两种形式的可变色织物,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 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织物1由纤维线11编织而成,在编织好的纤维线11 一面 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12。这样根据选择的可变色油墨层12的性质,可以达到令 所述织物1根据环境条件而变色的目的。例如遇水可变色毛巾,再如根据不同水温而改变 颜色的毛巾等等。通过在织物1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可变色油墨层12,就可达到令织物单面 变色或者双面均可变色的效果。此外,在织物不同区域涂覆不同性质的可变色油墨层,还可做到根据环境条件而 改变图案的效果。再如图3、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织物1也由纤维线11编织 而成,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每根纤维线11的外表面均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 层12。也就是说,由涂覆有可变色油墨层12的纤维线11编织而成所述的织物1。由于所述每根纤维线11外表面均涂覆有可变色油墨层12,这样所述织物1就以每 根纤维线11为变色单元,从而除了可以根据环境条件改变颜色外,还可以根据环境条件改 变图案等。权利要求一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纤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色油墨为感温变 色油墨、紫外荧光油墨、红外激发油墨、感光变色油墨、遇水变色油墨、折光变色油墨、遇水 扩散油墨、化学变色油墨、夜光发光油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得可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由纤维线编织 而成,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色油墨层为感温变色油 墨层、紫外荧光油墨层、红外激发油墨层、感光变色油墨层、遇水变色油墨层、折光变色油墨 层、遇水扩散油墨层、化学变色油墨层、夜光发光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得可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由纤维线编织 而成,所述的每根纤维线的外表面均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色油墨层为感温变色油 墨层、紫外荧光油墨层、红外激发油墨层、感光变色油墨层、遇水变色油墨层、折光变色油墨 层、遇水扩散油墨层、化学变色油墨层、夜光发光油墨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在织物的纤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变色织物,该织物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或者在每根纤维线的外表面均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由于覆着了一层可变色油墨,可使织物根据环境条件而改变颜色。文档编号B32B33/00GK101817251SQ2010101482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连天良 申请人:厦门喜儿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令织物变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纤维线表面覆着一层可变色油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天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喜儿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