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21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属于功率模块技术领域,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功率模块单元,所述功率模块单元包括有散热器和设置于散热器上的功率模块,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的散热器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模块化的功率模块单元组成晶闸管组件,在功率模块单元故障时可以单独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散热器的尺寸种类,可以通过单种尺寸规格或者少量尺寸规格的散热器拼接形成各种不同尺寸的散热器组,确保产品尺寸范围覆盖客户的主流需求范围,避免库存堆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模块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晶闸管又称为可控硅,不仅具有硅整流器的特性,而且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能以小功率信号去控制大功率系统,可作为强电与弱电的接口,属于用途十分广泛的功率电子器件

在电子设备里,晶闸管主要应用于:可控整流

交流调压

电子开关

逆变等

[0003]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
CN215578527U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晶闸管组件,其包括晶闸管模块和散热器,一个散热器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晶闸管模块,此产品在实际应用时,若是单独的零部件故障或者失效,需要将整个组件拆卸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导致成本增加,而且散热器尺寸会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因此需要制造各种不同尺寸的散热器,容易导致库存堆积,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组件

[0005]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功率模块单元,所述功率模块单元包括有散热器和设置于散热器上的功率模块,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的散热器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

[0006]所述散热器包括有第一抵接端与第二抵接端,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的散热器通过第一抵接端与第二抵接端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
[0007]所述第一抵接端与第二抵接端,其一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另一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

[0008]所述第一抵接端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所述第二抵接端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
[0009]所述第一抵接端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一端面

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抵接端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四端面

第五端面与第六端面

[0010]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的间距小于第四端面与第六端面的间距

[0011]所述散热器包括有用于安装功率模块的安装面,所述第二端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端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

[0012]所述第一端面

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之间的转角以及第四端面

第五端面与第六端面之间的转角均圆滑过渡

[0013]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连接孔与定位柱,所述散热器上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螺孔,并且对应定位柱设置有定位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采用模块化的功率模块单元组成晶闸管组件,在功率模块单元故障时可以单独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散热器的尺寸种类,可以通过单种尺寸规格或者少量尺寸规格的散热器拼接形成各
的散热器2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4,通过采用模块化的功率模块单元1组成晶闸管组件,在功率模块单元1故障时可以单独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散热器2的尺寸种类,可以通过单种尺寸规格或者少量尺寸规格的散热器2拼接形成各种不同尺寸的散热器组4,确保产品尺寸范围覆盖客户的主流需求范围,避免库存堆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0029]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为方形,其包括板部,板部的上端面为用于安装功率模块的安装面
21
,板部的下端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片,其中散热器2的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
CN207834279U
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插片散热器,或者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有益的散热器

[0030]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器2包括有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1的散热器2通过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4,可以根据实用需要依次抵接多个散热器2,增加了本产品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为长方形,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分别为两个相平行的长边,散热器2也可为其它形状

[0031]所述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其一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另一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如图3所示,正阶梯形为上凹下凸,反阶梯形为上凸下凹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端5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所述第二抵接端6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所述第一抵接端5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一端面
51、
第二端面
52
与第三端面
53
,所述第二抵接端6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四端面
61、
第五端面
62
与第六端面
63
,其中第一端面
51、
第三端面
53、
第四端面
61
与第六端面
63
和安装面
21
相垂直设置,第二端面
52
与第五端面
62
和安装面
21
相平行设置,如此在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相抵接时,能够避免热气大量上涌至安装面
21。
[0033]具体的,所述第一端面
51
与第三端面
53
的间距小于第四端面
61
与第六端面
63
的间距;所述第二端面
52
与安装面
21
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端面
53
与安装面
21
之间的距离,由此如图4所示,在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的下部会形成较小的间隙,便于产品在长期使用后进行拆卸

[0034]所述第一端面
51、
第二端面
52
与第三端面
53
之间的转角以及第四端面
61、
第五端面
62
与第六端面
63
之间的转角均圆滑过渡7,避免散热器2在装配

转移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提升散热器的安全性

[0035]所述散热器2在靠近第二抵接端6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贯穿所述第六端面
63
,所述散热器2在靠近第一抵接端5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通孔8等数量且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二通孔
9。
[0036]所述功率模块3包括有壳体
31
,所述壳体
31
底部设置有连接孔
32
与定位柱
33
,所述散热器2上对应连接孔
32
设置有螺孔
22
,并且对应定位柱
33
设置有定位孔
23
,在装配时,先将定位柱
33
插入定位孔
23
,以使得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功率模块单元(1),所述功率模块单元(1)包括有散热器(2)和设置于散热器(2)上的功率模块(3),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1)的散热器(2)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包括有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相邻的所述功率模块单元(1)的散热器(2)通过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相抵接形成散热器组(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端(5)与第二抵接端(6),其一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另一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端(5)的横截面为正阶梯形,所述第二抵接端(6)的横截面为反阶梯形;所述第一抵接端(5)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一端面(
51


第二端面(
52
)与第三端面(
53
),所述第二抵接端(6)包括有连续设置的第四端面(
61


第五端面(
62
)与第六端面(
6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
51
)与第三端面(
53
)的间距小于第四端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建苏宏昌刘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昆二晶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