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清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70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道清除机构,包括夹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直顶块;所述直顶块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流道槽,且所述直顶块与所述上模合模后所述流道槽与所述上模形成使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道腔体,并将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与抬升机构连接。使得直顶块与上模合模后形成流道腔体,并连通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从而使注塑后形成的流道粘附在直顶块上,避免了流道与玻璃表面接触;并且,在通过抬升机构进行开模时,能够将直顶块以及上模一同与下模分离,从而在开模的过程中随着直顶块与下模的分离,使得直顶块自动地将流道切断,不仅避免了流道对产品外观造成影响,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切断流道,使用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道清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道清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玻璃包边总成产品通常采用模具注塑方式形成。注塑时,采取一次性将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或PU软胶(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注入模具中的方法,直接将密封材料包裹在玻璃的周边。
[0003]其中,PU天窗总成产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包边总成产品。不仅产品周边需要密封包边,而且内部需要通过PU材料对铁螺栓和塑料钉柱进行包裹形成钉柱凸台用于装车定位。因此,在PU天窗总成产品的一次性注塑模具中,需要开设一条流道将外圈与钉柱凸台连通,使PU材料通过流道注塑形成钉柱凸台。
[0004]然而,产品注塑完成后通过流道形成的注塑条将会粘附在产品表面,需要将其清除。因而需要额外增加一道清除工序。但目前均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不仅清除效率低,而且容易在玻璃表面形成残留痕迹,导致钉柱流道清除后的残留痕迹与产品打胶线干涉,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道清除机构,使流道不与产品接触,并能够自动切断流道,避免对产品外观造成影响。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流道清除机构,所述流道清除机构与模具连接,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待注塑玻璃,且合模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待注塑玻璃的边部形成包边注塑腔体,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与抬升机构连接,所述流道清除机构包括夹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直顶块;所述直顶块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流道槽,且所述直顶块与所述上模合模后所述流道槽与所述上模形成使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道腔体。
[0008]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分离机构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模并与所述直顶块连接。
[0009]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导向组件、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模与所述直顶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
[0010]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或气缸。
[0011]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顶块连接。
[0012]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上模连接,且所述导向杆可
相对滑动地穿过所述压块设置。
[0013]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并设置于所述上模内。
[0014]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包括套件和限位件;所述套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套件远离所述直顶块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上模相抵接。
[0015]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槽的两侧设置有凸台。
[0016]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顶块靠近待注塑玻璃边部的一侧设置有下合模凸块;所述下合模凸块远离所述上模的一侧设置有下合模凹槽,合模后所述上模、下模以及下合模凹槽之间在待注塑玻璃的边部形成包边注塑腔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直顶块上开设流道槽,使得直顶块与上模合模后形成流道腔体,并连通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从而使注塑后形成的流道粘附在直顶块上,避免了流道与玻璃表面接触;并且,通过抬升机构进行开模时,能够将直顶块以及上模一同与下模分离,从而在开模的过程中随着直顶块与下模的分离,使得直顶块自动地将流道切断,不仅避免了流道对产品外观造成影响,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切断流道,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1]标号说明:
[0022]1、流道清除机构;11、直顶块;111、流道槽;112、凸台;113、下合模凸块;114、下合模凹槽;12、分离机构;121、导向组件;122、推板;123、驱动装置;124、导套;125、压块;1251、套件;1252、限位件;
[0023]2、模具;21、上模;211、顶块;22、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5]目前,传统包边工艺是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并使模具在待注塑玻璃的边部形成包边注塑腔体。而由于PU天窗总成产品的特殊性,需要额外在上模对应的区域设置内部注塑槽,以及在一次性注塑工艺的限制下,还需要设置连通边部以及内部注塑槽的流道,从而通过合模后在上模与玻璃之间形成钉柱凸台腔体以及流道腔体。但这种成形方式使得注塑后PU材料形成的流道与玻璃粘附,造成清除困难以及产品外观受损的问题。
[0026]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种流道清除机构,能够解决流道与玻璃粘附,造成产品外观受损的问题。
[0027]请参照图1

3,一种流道清除机构,所述流道清除机构与模具连接,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待注塑玻璃,且合模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待注塑玻璃的边部形成包边注塑腔体,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与抬升机构连接,包
括夹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直顶块;所述直顶块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流道槽,且所述直顶块与所述上模合模后所述流道槽与所述上模形成使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道腔体。以此方式,使得直顶块与上模合模后形成流道腔体,并连通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从而使注塑后形成的流道粘附在直顶块上,避免了流道与玻璃表面接触;并且,通过抬升机构进行开模时,能够将直顶块以及上模一同与下模分离,从而在开模的过程中随着直顶块与下模的分离,使得直顶块自动地将流道切断,不仅避免了流道对产品外观造成影响,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切断流道,使用更加方便。
[0028]在一些实例中,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分离机构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模并与所述直顶块连接。以此方式,将分离机构的活动端与上模连接,以及将分离机构的固定端与直顶块连接,从而通过分离机构活动端的作用使得上模与直顶块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上模与直顶块分离,能够方便地将上模与直顶块之间的流道清除,并对上模和直顶块进行清洗。
[0029]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导向组件、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模与所述直顶块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道清除机构,所述流道清除机构与模具连接,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待注塑玻璃,且合模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待注塑玻璃的边部形成包边注塑腔体,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与抬升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直顶块;所述直顶块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流道槽,且所述直顶块与所述上模合模后所述流道槽与所述上模形成使包边注塑腔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道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分离机构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模并与所述直顶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导向组件、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模与所述直顶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道清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或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道清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闽段同勋邹超阳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福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