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3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涉及加热水泵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水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由于环保

节能

操控舒适,日益为消费者所青睐;新能源汽车中电池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电池功效的稳定输出,一般新能源汽车内部设置有储能热管理系统,通过液冷的方式来保持电池温度的稳定,储能热管理系统中包括制热系统和致冷系统,如
CN201920495453.4
燃料电池铝制换热器降低电导率的清洗系统,其公开了现有的通过水泵

储水箱

换热器

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调控的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储能热管理液冷温控系统,加热多采用独立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需要串联水泵

水温传感器

换热器;上述现有的系统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1)
加热部件零件众多,结构和控制复杂;
(2)
零件众多且连接关系复杂带来占据空间较大;
(3)
当环境温度过低冷却液流动缓慢或局部出现泄露时,加热元件由于管路较长不能及时被发现异常,易造成加热器损坏,系统失效;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占据空间小,集成有水温传感

换热

水泵堵塞检测多项功能的仅由加热水泵独立构成的储能热管理液冷温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通过于泵壳内设置加热管,并由水泵内转子叶轮在旋转作用下将冷却液旋转加压至与加热管相接触的换热通道,进行有效接触后实现高效加热,并且加热水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体流量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输入输出的温度和流量情况,加热行程短,检测异常速度快,效率高,并且由于集成于独立的泵壳内,为水泵

水温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换热集成于一体,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安装有带转子叶轮的转子总成;
[0007]所述泵壳位于带转子叶轮正前端设有管道式的进液口,位于泵壳的前端侧部设有管道式的出液口;所述泵壳内位于转子总成的外周侧环绕设有套筒状的隔水套,位于隔水套的外壁与泵壳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套筒状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前端通过连接套与泵壳内前部相连;
[0008]所述加热管与隔水套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通道,所述加热管与泵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管底部与泵壳底部之间形成有间距;经由进液口流入的制冷液在转子叶轮离心力驱动下压入第一加热通道,并经由第二加热通道从出液口端输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泵壳位于进液口的端部侧壁由外向内为扩口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底部通过开设的连通孔与第二加热通道前端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套将转子总成除转子叶轮外的部分进行防水密封隔离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内开设有孔洞,所述加热管前端设有接线端点,所述接线端点于连接套的孔洞内插入并防水密封连接,接线端点通过内置于孔洞的接线输出泵壳外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内安装有管道式的进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液流量传感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内安装有出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流量传感器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
结构简单,将水泵

水温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换热集成于一体;
[0017](2)
一体式的加热水泵无复杂串联结构和零件,占据空间小,节省了空间,有利于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
[0018](3)
无复杂串联管路,在环境温度过低冷却液流动缓慢或局部出现泄露时,较短的管路能够迅速及时的发现,检测异常的能力和灵敏度均相对较高

[001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加热水泵沿中间线的剖面图;
[0023]图3为图2中
A

A
剖面图;
[0024]图4为图2中
B

B
剖面图;
[0025]图5为现有的储能热管理液冷温控系统中加热部分的原理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
泵壳,
11

进液口,
12

出液口,
13

加热管,
14

第一加热通道,
15

第二加热通道,
16

端部侧壁,
17

连通孔,
18

连接套,2‑
转子总成,
21

转子叶轮,3‑
隔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正前端”、“前端侧部”、“底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5所示,为现有的储能热管理液冷温控系统中加热部分的原理图,具体是通过
液体接头的进液口连接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然后连接三通阀获取补水壶中补充的制冷液然后经由水泵泵入至液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储能用加热水泵,包括泵壳
(1)
,所述泵壳
(1)
内安装有带转子叶轮
(21)
的转子总成
(2)
,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
(1)
位于带转子叶轮
(21)
正前端设有管道式的进液口
(11)
,位于泵壳
(1)
的前端侧部设有管道式的出液口
(12)
;所述泵壳
(1)
内位于转子总成
(2)
的外周侧环绕设有套筒状的隔水套
(3)
,位于隔水套
(3)
的外壁与泵壳
(1)
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套筒状的加热管
(13)
,所述加热管
(13)
前端通过连接套
(18)
与泵壳
(1)
内前部相连;所述加热管
(13)
与隔水套
(3)
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通道
(14)
,所述加热管
(13)
与泵壳
(1)
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通道
(15)
,所述加热管
(13)
底部与泵壳
(1)
底部之间形成有间距;经由进液口
(11)
流入的制冷液在转子叶轮
(21)
离心力驱动下压入第一加热通道
(14)
,并经由第二加热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龙生邬元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熵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