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83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充电桩本体表面的连接线、设置在连接线一端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且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热管,且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环状热管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且环状热管缠绕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环状热管、蒸发器、冷凝器以及风扇等,无需驱动部件即可实现冷热交换,大大降低能耗,且热交换速率远超液冷方案,可解决超级快充带来的高热量无法交换走的问题。充带来的高热量无法交换走的问题。充带来的高热量无法交换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散热出一定的热量,为了避免汽车智能充电桩内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电气元件,因此需要一种冷却装置对其散热。
[0003]以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219191965U所示的新能源车供电装置,包括上部设有连接架的固定外壳、铰接于固定外壳下端并呈对开式结构的两组活动外壳及安装于所述活动外壳内的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端安装有移动架;所述活动外壳内部设有供移动架进行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移动架受到一移动组件的驱动而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架与活动外壳之间设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架上的外撑凸台及设于活动外壳上并与外撑凸台配合的移动块;向下移动的外撑凸台驱动移动块向外扩撑。
[0004]在上述装置中,该充电桩不便于进行散热,目前诸多主机厂超级快充技术受限于充电电流大,产生的焦耳热量难以释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和限制充电功率,对于充电桩而言高额的电流在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上产生的热量也急需释放,目前的市场方案采用管路液冷方案导热率低热阻大,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冷却需求,产热的地方有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如按2%计算,变压器功率假设300KW,6kw,再加上输电线上的电阻产生热,估计在5

10KW之间,根据充电倍率而定,此发热量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容易对充电桩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等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的环状热管、蒸发器、冷凝器以及风扇等,无需驱动部件即可实现冷热交换,大大降低能耗,且热交换速率远超液冷方案,可解决超级快充带来的高热量无法交换走的问题,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本体表面的连接线、设置在连接线一端的充电枪;
[0008]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且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热管,且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环状热管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且环状热管缠绕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表面。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环状热管、蒸发器、冷凝器以及风扇等,无需驱动部件即可
实现冷热交换,大大降低能耗,且热交换速率远超液冷方案,可解决超级快充带来的高热量无法交换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充电桩本体;2、连接线;3、充电枪;4、蒸发器;5、冷凝器;6、风扇;7、环状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照图1、图2,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表面的连接线2、设置在连接线2一端的充电枪3;
[0019]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4,且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5,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热管7,且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风扇6,如图2所示,曲线部分是环状热管7的一端与充电母线在一个区域,由高导热材料填充,高导热材料可由导热硅脂填充,环状热管7的另一端由绝热材料隔离,绝热材料可由玻璃纤维等填充。
[0020]进一步的,环状热管7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且环状热管7缠绕在冷凝器5与蒸发器4的表面,其中主要放热端和吸热端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内通过管翅的结构热交换(热管本身盘绕,翅片穿过热管通过胀管工艺固定,和电视电脑等散热热管一个道理),位于充电桩内部,其中连接线2段的环状热管7使用波纹管的形式和柔性金属材质,做到既可以柔性跟随动作也有良好的导热率。
[0021]工作原理:向环状热管7内冲注合适的相变液体,如制冷剂或制冷剂混合物,有合适的沸点,两相焓差大比热容大的物质,环状热管7工作原理和普通热管类似,环状热管7内壁有一层蜂窝结构,液体在里面收到表面张力会产生毛细作用而运动,蒸发端液体气化后毛细作用会补充液体,从而形成循环,同时通过蒸发和冷凝产生的压差驱动相变物质在环形管路里循环,冷凝管线向外界释放热量,相变物质变为液体,蒸发管线从充电桩和输电线处吸收热量相变物质膨胀压力上升驱动介质向冷凝段靠近,如此往复形成循环。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表面的连接线(2)、设置在连接线(2)一端的充电枪(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4),且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5),所述充电桩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龙生邬元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熵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