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开一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08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客车,包括车架、避震缓冲装置及若干车轮,包含至少一对左右布置的转向车轮,其改进在于:所述一对左右车轮安装在竖向轮叉上,轮叉分别通过竖向轴/套配合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两个轮叉具有同步转向装置,它具有比普通四轮微车转向灵活,又比摩托车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客车,尤其是适用与交通拥挤地区的微型客车。
技术介绍
现在大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但是道路和停车场的增加远远落后于车辆的增长。 因此,车辆小型化、微型化是解决道路与停车场拥挤的思路之一,同时车辆本身的行驶安全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本专利技术试图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微型载人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种微型客车,包括车架、避震缓冲装置及若干车轮,包含至少一对左右布置的转向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左右车轮安装在竖向轮叉上,轮叉分别通过竖向轴/套配合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两个轮叉具有同步转向装置。 通过这样的改进,解决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是转向灵活,特别适用与道路拥挤状态下的交通与停车问题;问题二是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将类似摩托车前轮的结构到了微型客车上,在保持类摩托车转向灵活的情况下,又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图1是微型客车侧视图。图2是转动轮叉轴套连接之一示意图。 图3是四轮微型客车车架示意图。 图4是自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5是倾斜车架局部示意图。 图6是倾斜齿轮传动示意图。 图7是倾斜伸縮气缸传动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自定位装置。l—转向轮;2—连接轴;3—转向齿轮;4一扭力钜;5—轮叉横杆;6—内转向轴套;7—避震缓冲装置;8—刚性横梁;9一倾斜驱动齿轮;10—倾斜装置横杆;11—倾斜伸縮装置;12—外转向轴套;13—轮叉组件;14一轮叉直杆,16—纵向大梁,17—转向伸縮装置,18—掀背式车门具体实施例方式—种微型客车,包括车架、避震缓冲装置7及若干车轮,包含至少一对左右布置的转向车轮l,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左右车轮1安装在竖向轮叉组件13上,轮叉分别通过竖向轴/套2与6配合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两个轮叉组件具有同步转向装置;通过这样的改进,解决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是转向灵活,特别适用与道路拥挤状态下的交通与停车问题;问题二是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将类似摩托车前轮结构用到了非两轮车上,在保持类摩托车转向灵活的情况下,又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这种同步转向可以有多种公知技术解决,只要能对左右轮叉组件13施加一个相同的旋转扭力钜4,就可以达到同步转向的目的,这种扭力钜可以通过气动、液压、磁动、电动等方式产生,图2中虚线表示的液压油缸17就是方式之一。 同时,考虑到车辆的重心高低将严重影响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因此,车架与轮叉的结合部位应该尽量降低,一般来说,摩托车的车架与轮叉的结合部位轴/套2与12高于避震轮叉之上,如图8所示,而本专利技术示意图5中的轮叉与车架结合部位比较低,在轮叉的两个刚性横杆5之间,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整个车架的重心。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车架具有倾斜装置。其目的在于用车体倾斜的方式高速转弯时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以减少轮子1所受到的侧向扭力。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倾斜装置是这样的,所述轴套6安装在纵向大梁16上,左右纵向大梁与上下横杆io活动连接成,纵向视图为四边形结构,方向盘齿轮传动到齿轮9,上下横杆10反向移动或方向盘转动带动对角线伸縮装置11以达到纵向大梁16同步倾斜之目的。这种通过四边形结构达到倾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将方向盘的转动转化为上下横梁的反向移动,就可以达到大梁16倾斜的目的。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倾斜装置是这样的,所述轴套6安装在纵向大梁16上,方向盘旋转带动齿轮将旋转分配传动到左右大梁16倾斜上。这种结构需要一些万向节或者齿轮传动将方向盘转动传导到大梁16同步旋转以达到倾斜目的上,结构更加紧凑。 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倾斜方法,还可以采用电子与机械结合控制的办法将方向盘转动传递为纵向大梁16倾斜,这种形式更先进。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可倾斜车架的倾斜度与转向轮的转角成正向相关关系。这样的结构将转弯与车体倾斜结合起来,显然有利与车辆整体控制,具体的方式可以是电子控制系统,也可以机械控制来实现,比如方向盘转动通过不同的齿轮比传动到车轮转角和大梁倾斜正向相关。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可倾斜车架的倾斜度与车辆速度成正向相关关系。这样的系统有利于车速与转弯倾斜稳定系统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速度传感器与倾斜角度之间机械或者电子关联而作出正相关关系,现有的公知理论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左右轴套之间具有横向刚性连接杆8,连接点是固定刚性连接。这样连接有利于增加轴套的三维刚度,从而防止强烈颠簸或者大角度转向时轮叉与车架之间结合部位变形。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刚性连接杆8向前弓出或向下凹曲。这种弯曲一是提供车内空间,二是增加一点弹性,在车辆碰撞时具有适当的溃縮空间。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轴套/孔2与6结合点与轮子1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偏置。见图l所示,这样改进的目的在于行驶时,将车轮驱动方向保持在与车体的纵向行驶方向基本一致。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轴套6与2之间具有自定位装置。这样改进在于确保车轮未受转向扭力矩作用时,其转向轮能够自动保持在车子纵向行驶方向上。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轴套孔6与2之间接触面为一微斜角承压平面,如图8所示,这样改进在于确保车轮未受转向力矩作用时,其能够利用重力自动保持在车子纵向行驶方向上,转向力矩与微斜角角度大小成正比。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轴套孔6与2之间接触面为一波浪形承压平面,如图4所示,这样改进在于确保车轮未受转向力矩作用时,其能够利用重力自动保持在车子纵向行驶方向上,转向扭力矩与弧形凹面深度大小成正比。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同步转向装置包括将方向盘转动角度传感到同步转向装置上,该装置包括驱动转向轮同步转动的扭力钜4发生器,扭力钜发生器为机动、电动、气动、磁动或液动;在现代电子控制条件下,这种传感可以简单实现,只要有一个从转向轴2侧面经过的力,就可以产生合适的扭力钜驱动转向轮转动,在图2中,虚线所示的17伸縮即可产生轮叉转动的扭力钜。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传感方式为方向盘齿轮通过齿条将转动角度传导到同步所述转向装置,所述扭力钜由齿条推动转向齿轮3产生,见示意图2,这种机械传动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传感方式电子传动,通过电子装置将方向盘转动角度正相关地传导到所述同步转向装置,并产生所需扭力钜。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车架上至少还有第三个万向车轮。这种改进成为了一种三轮车。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车架上还有同样结构的一对车轮,所述两对车轮的转向装置同步反向。见示意图3,这样的改进将大大减少微型车转弯半径,可以做到原地打转。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车架为前后方向为长轴的类椭圆形结构。这种结构为通常普通车体。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类椭圆形结构腰部具有伸縮结构。这种伸縮可以通过多种公有技术实现。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车辆的门为前后方向掀背式。这样的改进有利于车身整体的刚度,减少了侧开门带来的微型客车车身刚度降低到问题。 还可以做这样的改进所述掀背式车门18分前后独立两部分。减少单个车门的尺寸,增加开关门的密封程度。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其他形式的产品,但是不论其结构或形状有什么变化,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类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微型客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客车,包括车架、避震缓冲装置及若干车轮,包含至少一对左右布置的转向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左右车轮安装在竖向轮叉上,轮叉分别通过竖向轴/套配合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两个轮叉具有同步转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一
申请(专利权)人:朱开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