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64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和车辆,转向器包括:驱动电机;套筒,套筒与驱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助力杆和滚柱,套筒套设于助力杆外侧,滚柱设于套筒和助力杆之间且与助力杆平行,滚柱与套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器通常采用滚珠

丝杠传动,然而滚珠

丝杠的传动刚度低,承载能力以及抗冲击性能差,从而导致转向器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转向器,以提高转向器的抗冲击性能,并且便于转向器的拆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转向器,包括:驱动电机;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助力杆和滚柱,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助力杆外侧,所述滚柱设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助力杆之间且与所述助力杆平行,所述滚柱与所述套筒

所述助力杆均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套筒转动时通过所述滚柱驱动所述助力杆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具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滚柱的外周壁具有第二螺纹部,所述助力杆的外周壁具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

所述第三螺纹部均螺接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柱的外周壁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具有第二限位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在所述滚柱的轴向对所述滚柱限位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台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凸台装配于所述凹槽内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滚柱沿所述助力杆的周向排布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器还包括:电控锁,所述电控锁具有锁杆,所述套筒具有锁孔,所述锁杆适于插入或拔出所述锁孔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套筒的周向依次排布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套筒之间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助力杆的外侧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转向器具有以下优势:
[0015]通过滚柱与助力杆传动配合,滚柱与助力杆之间的传动接触面积增加,以有效提高转向器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提高转向器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套筒

滚柱

与助力杆为螺纹配合,便于三者的拆装,从而便于转向器的装配生产以及维
护,同时本申请中的助力杆的导程不限于整数,并且助力杆的导程减小,无需设置电机减速机构,简化转向器的结构,有利于减小转向器的尺寸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

[0019]所述车辆与上述转向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向器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向器在电控锁位置处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转向器
100、
驱动电机
10、
转子
11、
定子
12、
[0025]套筒
20、
第一螺纹部
21、
锁孔
22、
第一防脱凸起
23、
第二防脱凸起
24、
行星架
25、
[0026]助力杆
30、
第三螺纹部
31、
[0027]滚柱
40、
第二螺纹部
41、
第一限位部
42、
第二限位部
43、
[0028]电控锁
50、
锁杆
51、
线圈
52、
弹性件
53、
[0029]连接件
60、
外壳
70、
端盖
71、
轴承
72、
接插件
80、
[0030]电机控制器
91、
传感器
92、
磁环
9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3]根据本技术的转向器
100
,转向器
100
可以应用于车辆,以用于车辆的助力转向,但本技术不限于此,转向器
100
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转向的设备上,本技术以转向器
100
设置在车辆上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转向器
100
可以为电动助力转向器

[0034]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转向器
100
,包括:驱动电机
10、
套筒
20、
助力杆
30
和滚柱
40
,套筒
20
与驱动电机
10
的转子
11
固定连接,套筒
20
套设于助力杆
30
外侧,滚柱
40
设于套筒
20
和助力杆
30
之间且与助力杆
30
平行,滚柱
40
与套筒
20、
助力杆
30
均螺纹连接,以使套筒
20
转动时通过滚柱
40
驱动助力杆
30
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0035]具体地,驱动电机
10
的转子
11
与套筒
20
刚性连接,转子
11
可以带动套筒
20
同步转动,助力杆
30
可移动地设置在转向器
100
内,套筒
20
套设在助力杆
3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
(10)
;套筒
(20)
,所述套筒
(20)
与所述驱动电机
(10)
的转子
(11)
固定连接;助力杆
(30)
和滚柱
(40)
,所述套筒
(20)
套设于所述助力杆
(30)
外侧,所述滚柱
(40)
设于所述套筒
(20)
和所述助力杆
(30)
之间且与所述助力杆
(30)
平行,所述滚柱
(40)
与所述套筒
(20)、
所述助力杆
(30)
均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套筒
(20)
转动时通过所述滚柱
(40)
驱动所述助力杆
(30)
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
(20)
的内周壁具有第一螺纹部
(21)
,所述滚柱
(40)
的外周壁具有第二螺纹部
(41)
,所述助力杆
(30)
的外周壁具有第三螺纹部
(31)
,所述第二螺纹部
(41)
与所述第一螺纹部
(21)、
所述第三螺纹部
(31)
均螺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
(40)
的外周壁具有第一限位部
(42)
,所述套筒
(20)
的内周壁具有第二限位部
(43)
,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
(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涵张义飞梁翔杨儒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