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03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包括分流加热机构,以及安装于分流加热机构内部的第一加热丝,所述分流加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且保护罩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丝,所述分流加热机构包括分流管本体,所述分流管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汇聚管,所述分流管本体远离汇聚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其中,第一加热丝固定安装在分流管本体的内侧,所述密封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其中,第一进气管的端部外侧开设有转动槽,通过设置分流加热机构能够使分流后的气流通过旋转的方式进入到分流管本体的内部,使旋转分流后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加热丝和加热棒进行双重加热,从而提高气流加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工具
,具体为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


技术介绍

[0002]气动工具是通过压缩空气提供动力而对外输出动能工作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会吸收外部热量,但在寒冷环境下,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易结冰,造成气动工具停止工作等问题

[0003]公开号
CN 104329530 A
公开了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包括电热丝和与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配合的罩体,电热丝固定在罩体内壁上,将罩体套装在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外,电热丝通电,电热丝对即将离开气动工具的空气进行加热,防止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温度过低结冰,影响气动工具的正常使用,保护罩的电热丝的通断受感应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的温度反馈信号,适时启动电热丝,既不用人为操作,又节约能源,保护罩的罩体一端有固定卡扣,可以通过固定卡扣方便将罩体固定在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或者其气管上,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利用电热丝对即将离开的气动工具的空气进行加热时,由于气动工具供气接口内部流动的气流迅速,而加热丝对空气的加热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使用时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会吸收外部热量,而外部热量被迅速吸收后需要加热丝进行持续加热,不能够保证流动的空气能够被完全加热,影响空气加热的效果,从而影响气动工具工作的效率

[0004]提出了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在利用电热丝对即将离开的气动工具的空气进行加热时,由于气动工具供气接口内部流动的气流迅速,而加热丝对空气的加热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使用时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会吸收外部热量,而外部热量被迅速吸收后需要加热丝进行持续加热,不能够保证流动的空气能够被完全加热,影响空气加热的效果,从而影响气动工具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包括分流加热机构,以及安装于分流加热机构内部的第一加热丝;所述分流加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且保护罩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丝;还包括:所述分流加热机构包括分流管本体,所述分流管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汇聚管,所述分流管本体远离汇聚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其中,第一加热丝固定安装在分流管本体的内侧,所述密封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
其中,第一进气管的端部外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滚珠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滚珠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开设有若干分流口,所述分流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转动套远离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棒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罩机构包括排气管和分流球体,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体,所述第二加热丝固定安装在保护罩本体的内侧,所述排气管远离保护罩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转动阀

[0009]优选的,所述球形转动阀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横向连通孔,所述阀芯靠近横向连通孔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侧向连通孔,所述阀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阀门旋钮

[0010]优选的,所述球形转动阀远离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侧向连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侧边管,所述分流球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分流球体的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侧边管,所述分流球体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第二侧边管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一侧边管分别与汇聚管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连通孔与排气管和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侧向连通孔与第一侧边管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套通过转动槽和转动滚珠与第一进气管转动连接,所述分流管本体的个数为三个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通过设置分流加热机构能够在气动工具压缩空气提供动力时,将供气接口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利用螺旋叶片的结构特点,使气流通过分流口进入到旋转管中,利用转动槽和转动滚珠实现转动套的转动,使分流后的气流通过旋转的方式进入到分流管本体的内部,利用第一加热丝对气流进行初步的加热,同时利用加热棒对分流管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进行加热,通过设置保护罩机构不仅能够利用安装套筒和保护罩本体对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处进行笼罩覆盖,并利用第二加热丝对供气接口处进行加热,通过转动阀门旋钮带动阀芯在球形转动阀的内部转动,实现三个分流加热机构共同工作或者单独工作,其具体内容如下:
1.
通过设置分流加热机构能够在气动工具压缩空气提供动力时,将供气接口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利用螺旋叶片的结构特点,使气流通过分流口进入到旋转管中,同时利用转动槽和转动滚珠实现转动套的转动,使分流后的气流通过旋转的方式进入到分流管本体的内部,同时利用第一加热丝对气流进行初步的加热,同时利用加热棒对分流管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进行加热,使旋转分流后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加热丝和加热棒进行双重加热,从而提高气流加热的效果,避免气动工具在进行持续工作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流加热不够出现供气接口结冰的现象,通过设置汇聚管使分散后的气流经过加热后进行重新汇聚,从而提高气体加热的效果,同时不会降低气体的压强,从而导致气动工具压力减弱的现象;
2.
通过设置保护罩机构不仅能够利用安装套筒和保护罩本体对气动工具的供气
接口处进行笼罩覆盖,并利用第二加热丝对供气接口处进行加热,进一步避免气动工具在压缩空气提供动力时,供气接口会吸收外部热量,在寒冷环境下,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处出现结冰,造成气动工具停止工作等问题,将气动工具的供气接口接入排气管,通过设置球形转动阀和阀芯能够根据气动工具的工作量和所需气压的大小进行切换,在工作量较小所需气压较弱的情况下,通过转动阀门旋钮带动阀芯在球形转动阀的内部转动,使侧向连通孔封闭,使两侧的分流加热机构停止工作,节约使用成本的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当工作量较大所需气压较强的情况下,通过转动阀门旋钮带动阀芯在球形转动阀的内部转动,使侧向连通孔与第一侧边管连通,使三组分流加热机构同时工作,能够对气动工具工作所需大量的气流进行迅速的加热,提高整个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的加热效果,避免因天气寒冷导致出现气动工具供气接口出现结冰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流加热机构剖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棒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套剖面三维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包括分流加热机构(1),以及安装于分流加热机构(1)内部的第一加热丝(
104
);所述分流加热机构(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机构(2),且保护罩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丝(
20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分流加热机构(1)包括分流管本体(
101
),所述分流管本体(
10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汇聚管(
102
),所述分流管本体(
101
)远离汇聚管(
102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103
);其中,第一加热丝(
104
)固定安装在分流管本体(
101
)的内侧,所述密封板(
103
)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
105
);其中,第一进气管(
105
)的端部外侧开设有转动槽(
106
),所述转动槽(
106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滚珠(
10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滚珠(
107
)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套(
108
),所述转动套(
108
)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109
),所述转动套(
108
)的外侧开设有若干分流口(
110
),所述分流口(
110
)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管(
111
),所述旋转管(
111
)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罩(
112
),所述转动套(
108
)远离第一进气管(
105
)的一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棒(
1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供气接口防冻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机构(2)包括排气管(
201
)和分流球体(
213
),所述排气管(
201
)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安装套筒(
202
),所述安装套筒(
20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体(
203
),所述第二加热丝(
204
)固定安装在保护罩本体(
203
)的内侧,所述排气管(
201
)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飞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铝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