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其玉米摘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0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其玉米摘穗装置,玉米摘穗装置包括机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其玉米摘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摘穗装置,还涉及一种包含该玉米摘穗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摘穗原理是通过高速下拉茎秆,由于穗柄和玉米穗的连接力小于茎秆的断裂力且玉米穗直径大于茎秆直径,然后通过强制挤压即可使玉米穗与茎秆分离

基于这种摘穗原理可知,玉米籽粒的损伤和损失大部分发生在摘穗阶段

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来说,摘穗割台是首先接触玉米穗的机械部件,通过摘穗割台的改进对玉米低损收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的摘穗割台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摘穗辊式割台,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实现玉米穗的剥皮,但由于玉米穗直接接触高速旋转的摘穗辊,对玉米穗的啃伤较严重,玉米穗损伤率较大

第二种是摘穗板与拉茎辊组合式摘穗割台,这种割台虽然能避免玉米穗与高速旋转的摘穗辊直接接触,但由于高速下拉的玉米穗与摘穗板刚性接触,玉米穗啃伤和落粒损失同样严重;另外,摘穗板的间隙在收获过程中不可调节,当摘穗板间隙过小时,容易断茎,同时会使大量的玉米叶

茎秆碎段混入玉米穗中;当摘穗板间隙过大时,会使玉米穗啃伤加重

[0004]目前,市场上也有可调节摘穗板间隙的割台,但是这种割台的间隙调节大多是人工预先调整好间隙,在收获过程中依然是固定间隙,如
CN116058165A
公开了一种摘穗板调节机构,该机构是在操作人员预先调整间隙

其中,当遇到直径跨度较大的茎秆时,会导致较小直径的茎秆以及玉米穗由于下拉不充分为增加啃伤率的情况,同时还会增加籽粒损失,还容易出现堵塞情况

[0005]综上,如何解决现有摘穗板与拉茎辊组合式摘穗割台在摘穗过程中不能实时调节摘穗板的间距且玉米穗啃伤严重

玉米粒掉落较多的技术问题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摘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包括机架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拨禾机构和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位于所述拨禾机构的下方;所述拨禾机构具有间隔布设的至少两条拨禾链和设置在每条所述拨禾链上的拨禾齿;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每条所述拨禾链上的柔性防护结构;所述摘穗机构具有至少一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摘穗板

用于调节摘穗板的间距的自适应调节结构和用于调节每个摘穗板高度的浮动调节结构,所述浮动调节结构设置在位于摘穗板下方的机架上

[0008]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摘穗板均通过自适应调节结构与机架连接,故自适应
调节结构可对摘穗板的间距进行实时调整,不仅可以降低玉米的啃伤率,还能减少掉穗率,减少田地中玉米穗的遗留率

本专利技术在拨禾链上设置柔性防护结构,在摘穗过程中能避免玉米穗和摘穗板刚性接触,进一步降低玉米的损伤率,尽可能地避免玉米穗上玉米粒的脱落,还能阻挡玉米粒掉落到田间

本专利技术在摘穗板安装在浮动调节结构上,在摘穗过程中能够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使玉米穗与摘穗板碰撞瞬间的碰撞力变小,进一步避免玉米穗啃伤和落粒

[0009]优选的,所述柔性防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拨禾链的周向设置的上柔性毛刷,拨禾链的每个内链节上均水平设置有所述上柔性毛刷

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柔性毛刷沿拨禾链的周向设置位于拨禾链的外侧且位于摘穗板的上方,有效避免玉米穗和摘穗板刚性接触

[0010]更优选的,所述柔性防护结构还包括多个沿所述拨禾链的周向布设的下柔性毛刷;拨禾链的每个所述内链节的下部水平设置有所述下柔性毛刷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拨禾链上安装两层柔性毛刷且均位于摘穗板的上方,尽可能地避免刚性碰撞,进而减少因刚性碰撞而引起的掉粒;另一方面,柔性毛刷还具有双层阻拦作用,避免脱落的玉米粒掉落至田地中

[0011]优选的,所述浮动调节结构包括上固定件

下固定件和固连在所述上固定件

下固定件之间的浮动弹簧,所述上固定件固连在摘穗板的下表面,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板

在实际安装时,摘穗板和机架的顶板之间的高度差为
20mm。
当玉米穗作用于摘穗板时,摘穗板可在浮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微浮,以缓冲玉米穗和摘穗板的瞬间碰撞力

[0012]更优选的,所述下固定件为开口向上的下固定帽,所述上固定件为开口向上的上固定帽

在本专利技术中,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采用固定帽,有效确保浮动弹簧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具有限位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摘穗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导入摘穗板和至少一个后摘穗板,所述导入摘穗板和至少一个所述后摘穗板分别通过所述自适应调节结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在实际安装时,后摘穗板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0014]有益效果是:由于摘穗板间隙内始终有两株或两株以上的玉米,本专利技术将摘穗板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且摘穗板的每个分体板(即导入摘穗板和后摘穗板)均通过自适应调节结构与机架连接,因而在实际摘穗时每对导入摘穗板的间隙可以自适应调节,每对后摘穗板的间隙也可以自适应调节,提高对不同直径茎秆的适应性,还能减少因间隙不合适的而引起的啃伤以及茎秆断裂造成的掉穗损失

[0015]更优选的,每个所述自适应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安装轴和至少一个自适应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安装轴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包括下部铰接在第一安装轴上的连接件和铰接在所述连接件上部的第二安装轴,所述导入摘穗板或后摘穗板与第二安装轴固连;自适应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底部的摘穗板复位单元

在实际安装时,为确保摘穗板和机架之间的可靠连接,导入摘穗板和后摘穗板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适应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

[0016]有益效果是:当茎秆进入摘穗板时,茎秆将力施加给摘穗板,由于摘穗板的第二安装轴与连接件连接,且第一安装轴也与连接件铰接,使得摘穗板受到茎秆施加的外力能够向外移动,进而实现摘穗板间隙的自适应调节,结构简单紧凑,拆卸简单,方便后期的维修维护

[0017]本专利技术在连接件的下部安装摘穗板复位单元,当摘穗板间隙变大时摘穗板复位单元处于受力单元,外力消失后摘穗板复位单元使摘穗板自动复位,使摘穗板处于初始位置,进而实现摘穗过程中摘穗板的自适应调节,减少啃伤和掉穗

[0018]更优选的,所述摘穗板复位单元水平设置连接件的底部,其包括插装在一起的第一壳

第二壳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玉米摘穗装置,包括机架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拨禾机构和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位于所述拨禾机构的下方;所述拨禾机构具有间隔布设的至少两条拨禾链和设置在每条所述拨禾链上的拨禾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每条所述拨禾链上的柔性防护结构;所述摘穗机构具有至少一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摘穗板

用于调节摘穗板的间距的自适应调节结构和用于调节每个摘穗板高度的浮动调节结构,所述浮动调节结构设置在位于摘穗板下方的机架上,所述摘穗板通过所述自适应调节结构与机架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链具有多个内链节;所述柔性防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拨禾链的周向设置的上柔性毛刷,拨禾链的每个所述内链节上部均水平设置有所述上柔性毛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结构还包括多个沿所述拨禾链的周向布设的下柔性毛刷;拨禾链的每个所述内链节的下部均水平设置有所述下柔性毛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调节结构包括上固定件

下固定件和固连在所述上固定件

下固定件之间的浮动弹簧,所述上固定件固连在摘穗板的下表面,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哲邵海昊卢琦王喜龙乐金涛赵慧慧张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