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00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制作
,具体为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

增塑剂

稳定剂

润滑剂以及色料等添加剂组成;但是现有的塑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模具内部的长度,同时在成型后,不能便捷的将模具内部成型的塑料取出,影响了加工的效率,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模具内部的长度,同时在成型后,不能便捷的将模具内部成型的塑料取出,影响了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原料储存到工作架上的储料斗内部,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对动力的传动,带动螺旋下料板和输送绞龙旋转,对原料进行输送

加热,使原料成为熔融的状态;
S2、
熔融状态的原料通过输送管

分流盒和挤出管进入外模具和内模具之间,进行冷却成型;
S3、
当外模具和内模具之间填满后,熔融状态的原料推动浮板和竖杆上升,然后利用传动齿轮和齿板配合,对动力进行传递,带动推杆和堵塞板下降,对挤出管进行密封,同时通过触控开关关闭驱动电机,停止输送;
S4、
将储水箱内部的水输送到储水盒内部,并通过换热弯管进入暂存盒内部,对外模具和内模具之间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降温,提高生产的效率,而换热后的水经过降温后,在送回储水箱内部,进行循环;
S5、
塑料成型后,通过电动液压杆拉动脱模拉板

定位丝杆和内模具移动,并通过凸杆对成型模具的限位,方便将成型的模具拉出外模具;
S6、
然后再通过
H
型板推动顶杆,迫使顶杆利用转动板拉动牵引板和凸杆收缩,解除对成型模具的限位,从而方便支撑杆

剥离板和调节套筒配合,将成型模具从内模具外侧剥离下来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
设置了挤出与脱模机构,通过转动转筒带着挡板沿着定位丝杆移动,根据加工
的需要调整活动板和挡板之间的距离,限制密封板移动的距离,从而改变了熔融状态的原料在外模具和内模具之间的长度,防止加工出不同尺寸的塑料,提高了便捷性;通过电动液压杆,拉动脱模拉板

活动板和内模具移动,同时通过凸杆对成型的塑料进行限位,方便内模具带动成型的塑料滑出外模具,提高了脱离外模具的便捷性,随着脱模拉板持续推动定位丝杆移动,与
H
型板解除,推动顶杆滑动,使顶杆通过转动板的拉动牵引板和凸杆滑动,从而将凸杆收纳到内模具内部,解除对成型塑料的限位,然后随着脱模拉板继续带动内模具移动,使支撑杆和调节套筒配合,对剥离板进行支撑,进而在脱模拉板带动内模具向左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剥离板对成型的塑料进行限位,将成型的塑料从内模具外侧剥离下来,提高了脱模的便捷性,此外在电动液压杆推着脱模拉板复位时,通过支撑弹簧

复位弹簧和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推动活动板

顶杆和
H
型板复位,为后续的脱模提供便捷

[0006]2、
设置了输送与密封机构,通过传动带

传动杆和锥齿轮的配合,方便驱动电机带动转杆和螺旋下料板转动,将原料输送到输送管内部,同时驱动电机也带动输送绞龙旋转对原料进行输送,并在输送时利用加热环在输送原料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加热,使废旧原料转化成熔融状态,提高了便捷性;另外,当模具被填满后,熔融状态的原料推动竖筒内部的浮板和竖杆上升,同时利用齿板和传动齿轮配合,带动推杆和堵塞板滑动下降,对挤出管进行密封,阻止熔融状态的原料进入模具内部,使熔融状态的原料分离,为后续的冷却成型提供便利,同时在竖杆上升推动堵塞板对挤出管密封时,一个竖杆的顶端与触控开关底端贴合,解除对驱动电机的供电,停止对原料的输送,防止出现撑裂的现象

[0007]3、
设置了冷却与循环机构,通过水泵和抽水管配合,将储水箱内部的水送入一个横管内部,然后再通过连接管送入储水盒内部,并通过换热弯管流过换热腔室进入暂存盒内部,对外模具和内模具之间的熔融状态原料进行降温,提高了冷却成型的效率,换热后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另一个横管内部,并通过出水管进入弧形盒内部,利用弧形盒和冷却管的配合,使换热后的水流过进风通道,方便风机抽风进入进风通道,对冷却管内部的水进行降温,然后再通过回流管将降温后的水送回储水箱内部,方便进行循环,提高了冷却成型的效率

[0008]综合所述,通过挤出与脱模机构和输送与密封机构配合,对原料进行输送

加热

挤出,并在熔融状态的原料填充满模具后,及时关闭挤出管,防止出现撑裂的现象,另外通过冷却与循环机构,提高模具内部塑料冷却成型的效率,而在成型后通过挤出与脱模机构自动

便捷的将塑料剥离出模具,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便捷,增加了生产效率,满足产量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0]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成型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排出通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挤出与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输送与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浮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冷却与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号:
1、
工作架;
2、
加热箱;
3、
输送管;
4、
挤出箱;
5、
挤出与脱模机构;
501、
分流盒;
502、
挤出管;
503、
换热腔室;
504、
外模具;
505、
方框;
506、
电动液压杆;
507、
脱模拉板;
508、
定位丝杆;
509、
转筒;
510、
挡板;
511、
活动板;
512、
支撑弹簧;
513、
内模具;
5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原料储存到工作架(1)上的储料斗(
602
)内部,然后启动驱动电机(
609
),通过传动组件对动力的传动,带动螺旋下料板(
605
)和输送绞龙(
608
)旋转,对原料进行输送

加热,使原料成为熔融的状态;
S2、
熔融状态的原料通过输送管(3)

分流盒(
501
)和挤出管(
502
)进入外模具(
504
)和内模具(
513
)之间,进行冷却成型;
S3、
当外模具(
504
)和内模具(
513
)之间填满后,熔融状态的原料推动浮板(
616
)和竖杆(
617
)上升,然后利用传动齿轮(
624
)和齿板(
625
)配合,对动力进行传递,带动推杆(
620
)和堵塞板(
621
)下降,对挤出管(
502
)进行密封,同时通过触控开关(
627
)关闭驱动电机(
609
),停止输送;
S4、
将储水箱(
701
)内部的水输送到储水盒
704
内部,并通过换热弯管(
705
)进入暂存盒(
706
)内部,对外模具(
504
)和内模具(
513
)之间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降温,提高生产的效率,而换热后的水经过降温后,在送回储水箱(
701
)内部,进行循环;
S5、
塑料成型后,通过电动液压杆(
506
)拉动脱模拉板(
507


定位丝杆(
508
)和内模具(
513
)移动,并通过凸杆(
524
)对成型模具的限位,方便将成型的模具拉出外模具(
504
);
S6、
然后再通过
H
型板(
525
)推动顶杆(
519
),迫使顶杆(
519
)利用转动板(
522
)拉动牵引板(
523
)和凸杆(
524
)收缩,解除对成型模具的限位,从而方便支撑杆
516、
剥离板(
517
)和调节套筒(
518
)配合,将成型模具从内模具(
513
)外侧剥离下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1)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热箱(2),所述加热箱(2)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输送管(3),所述工作架(1)顶端对应加热箱(2)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挤出箱(4),所述挤出箱(4)内部设置有挤出与脱模机构(5),所述挤出与脱模机构(5)包括分流盒(
501
);所述输送管(3)一端卡接有分流盒(
501
),所述分流盒(
501
)一端等距卡接有挤出管(
502
),所述挤出箱(4)内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换热腔室(
503
),且挤出管(
502
)一端对应换热腔室(
503
)内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模具(
504
),所述挤出箱(4)内壁远离换热腔室(
503
)一侧位置处卡接有方框(
505
),所述挤出箱(4)内壁各边角位置处均卡接有电动液压杆(
506
),所述电动液压杆(
506
)一端对应方框(
505
)外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脱模拉板(
507
),所述脱模拉板(
507
)一端等距卡接有定位丝杆(
508
),所述定位丝杆(
508
)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转筒(
509
),所述转筒(
509
)外侧活动套接有挡板(
510
),所述定位丝杆(
508
)外侧靠近外模具(
504
)一侧位置处活动套接有活动板(
511
),且活动板(
511
)和挡板(
510
)之间对应定位丝杆(
508
)外侧位置处均卡接有支撑弹簧(
512
),所述活动板(
511
)一端对应外模具(
504
)内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模具(
513
),所述活动板(
511
)一端对应内模具(
513
)和外模具(
504
)之间等距卡接有连接杆(
514
),所述连接杆(
514
)另一端对应外模具(
504
)内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515
),所述脱模拉板(
507
)一端等距对称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516
),且支撑杆(
516
)一端对应脱模拉板(
507
)和外模具(
504
)之间卡接有剥离板(
517
),所述支撑杆(
516
)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筒(
518
);所述定位丝杆(
508
)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
519
),所述顶杆(
519
)外侧对应内模具(
513
)内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固定环(
520
),所述固定环(
520
)和内模具(
513
)之间对应顶杆(
519
)外侧位置处卡接有复位弹簧(
521
),所述顶杆(
519
)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522
),两个
所述转动板(
522
)相反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板(
523
),两个所述牵引板(
523
)相反一端均卡接有凸杆(
524
),所述电动液压杆(
506
)外侧对应方框(
505
)内侧位置处活动套接有
H
型板(
525
),且
H
型板(
525
)和方框(
505
)之间对应电动液压杆(
506
)外侧位置处均卡接有张紧弹簧(
526
),所述工作架(1)顶端对应挤出箱(4)底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排出通道(
52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液压杆(
506
)一端贯穿方框(
505
)一端,所述脱模拉板(
507
)外侧与挤出箱(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挤出箱(4)两端对应方框(
505
)和换热腔室(
503
)之间均开设有槽口,所述电动液压杆(
506
)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方框(
505
)内壁的长和宽均大于活动板(
511
)的长和宽,所述连接杆(
514
)一端贯穿脱模拉板(
507
)和剥离板(
517
)与密封板(
515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
515
)外侧与外模具(
504
)内壁相贴合,所述密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天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