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t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83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催化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Pt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催化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

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因在能量转换和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突出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
PEMFC
的商业化仍受到阴极氧还原反应(
ORR
)动力学限制的阻碍,这对
PEMFC
的效率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到目前为止,
Pt
仍然被认为是阴极氧还原最活跃的电催化

但是铂在自然界中的含量较少,这成为限制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因此,近几年的研究集中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铂负载量,这也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0003]针对
Pt
的价格高昂的问题,在不损失
ORR
活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
Pt
的载量,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催化剂开发方法

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是在非贵金属或贵金属基底上沉积薄
Pt
覆盖层,以形成
Pt
表层,从而形成核

壳结构



壳结构不仅会保留核层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还具有外包覆层的金属特性,可以增强核

壳纳米催化剂的
ORR
活性,从而提高
Pt
原子的使用效率

此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受米粒子分散性的影响

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会得到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进而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原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法合成核

壳结构纳米四面体,纳米四面体的电催化性能优异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符合工业发展的需要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电催化性能优异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循环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钯源

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超声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辅助剂,超声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铂源,超声混合均匀;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在一定温度下密封反应;步骤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

洗涤

干燥,即可得到核

壳结构的四面体
Pd@Pt
纳米催化剂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钯源为乙酰丙酮钯,铂源为乙酰丙酮铂,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还原剂为
N,N

二甲基甲酰胺或乙二醇,辅助剂为甲醛水溶液或
Na2C2O4。
[0009]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均分子量为
50000~60000。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铂源

钯源

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
1.00~1.50:2.65

3.50:0.24

0.28。
[0011]优选地,每
10 mL 还原剂加
2.0
×
10
‑5~
3.0
×
10
‑5摩尔乙酰丙酮铂,当辅助剂为甲醛水溶液时,所述甲醛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37%

40%
,每
100 uL
甲醛水溶液中加
2.0
×
10
‑5~
3.0
×
10
‑5摩尔乙酰丙酮铂,当辅助剂为
Na2C2O4时,铂源与
Na2C2O4的摩尔比为1:
2.9

3.1。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超声过程均在
40~60℃
下进行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超声混合的时间为5~
15min
,第二次超声混合的时间为
10

20min
,第三次超声混合的时间为3~
10min。
超声功率为
80

100w。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
160

200℃
,反应时间为7~
13 h。
[0015]更为优选的,反应时间为8‑
12h。
[0016]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采用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7]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三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应用,将所述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负极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
Pd
源为乙酰丙酮钯;
Pt
源为乙酰丙酮铂;还原剂和溶剂为
N,N

二甲基甲酰胺或乙二醇;辅助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为甲醛水溶液或
Na2C2O4;甲醛水溶液在反应过程中会吸附在(
111
)晶面上,会诱导催化剂形成四面体结构,
Na2C2O4也有相同的性质,但是使用甲醛水溶液的效果优于
Na2C2O4的效果好,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任意一种;对于
PVP
,它作为弱还原剂,诱导动态控制合成,并且
PVP...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钯源

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超声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辅助剂,超声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铂源,超声混合均匀;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在一定温度下密封反应;步骤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

洗涤

干燥,即可得到核

壳结构的四面体
Pd@Pt
纳米催化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钯源为乙酰丙酮钯,铂源为乙酰丙酮铂,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还原剂为
N,N

二甲基甲酰胺或乙二醇,辅助剂为甲醛水溶液或
Na2C2O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均分子量为
50000~6000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铂源

钯源

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
1.00~1.50:2.65

3.50:0.24

0.28。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Pd@Pt
宽棱核

壳纳米正四面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
10 mL 还原剂加
2.0
×
10
‑5~
3.0
×
10
‑5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峰刘勇许哲玮王明伟王小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