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6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形机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包括加工端,所述加工端内设有第一切割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形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


技术介绍

[0002]石材仿形机是一种集扫描

加工于一体的全自动化设备,它能够根据原石的形状和尺寸,快速

精确地加工出所需的石材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

雕刻

排版等领域,石材仿形机具有高精度

高效率

易操作等技术特点

它采用高精度扫描仪进行扫描和自动化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加工,保证加工品质

同时,石材仿形机采用了机械化加工方式,通过电脑数控系统控制仿形加工,可以高效率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石材制品,此外,石材仿形机的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

除了用于制作各类建筑装饰石材制品,如雕花

柱子

墙面等,还可以在石材制品上进行立体雕刻,提高雕刻效率和精度

同时,它也可以仿制文字和图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石材贴面;而现有技术中的仿形机为了减少在切割石材中对主材的浪费,一般采用较薄的切割刀片通过纵向移动来切割石材,并且通过横向移动这个刀片来对石材进行打薄,虽说通过如此工序,石材表面确实可以被打薄,但由于刀片过薄,容易导致在横向移动刀片过程中切割较厚深度或较硬的石材时,容易造成切割刀片崩刃损坏,使得在打薄石材时,往往只能慢慢的在石材表面往复移动,效率低下过于浪费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避免刀片崩刃损坏的高效仿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包括加工端,所述加工端内设有第一切割部

第二切割部

闭合板组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切割部与第二切割部均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加工端内,所述第一切割部与第二切割部均突出于加工端的下端水平面,所述第一切割部

第二切割部与加工端下端内侧面之间通过闭合板组进行填充;所述第一切割部设于第二切割部外,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第一切割轮

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驱动气缸

限位杆体

固定套管,所述第一切割轮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一切割轮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的侧面均固定有限位杆体,所述固定套管套设在两个限位杆体外,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一第一驱动气缸驱动升降,两个第一驱动气缸均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加工端内;所述第二切割部包括第二切割轮

连接杆

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切割轮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二切割轮分别通过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并且两个第二切割轮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并且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着连接杆的中部

[0005]一较佳技术方案: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啮合齿盘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啮合齿盘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一第一固定板进行固定,所述第一
固定板位于连接杆的上方,而第二驱动气缸从上至下贯穿过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加工端内;每个第二切割轮靠近与其相邻的啮合齿盘的一侧环形阵列有多个啮合卡齿,所述啮合齿盘与啮合卡齿相啮合

[000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滑槽,而第一固定板上具有相对应的嵌块,所述嵌块滑设于滑槽内

[0007]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体包括
U
型件和连接杆,所述
U
型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而另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着第一切割轮的表面中部,所述
U
型件与第一切割轮之间存在间距,并且连接杆设于
U
型件靠近固定套管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管套设在两个连接杆外

[0008]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闭合板组包括第一挡板

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两个第二切割轮之间,而第二挡板分别设于第二切割轮与第一切割轮之间以及第一切割轮与加工端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上表面从两侧至中部逐渐隆起

[0009]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周面阵列有多个切割刀,所有切割刀的朝向一致,并且切割刀左右两侧的宽度与第二切割轮左侧边缘至啮合卡齿右侧边缘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切割轮表面中部通过一连接轴与连接杆相连,并且第二切割轮表面靠近连接轴处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多个贯穿孔延伸至第二切割轮的周面表面;所述贯穿孔错开切割刀设置

[0010]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孔呈倾斜状延伸至第二切割轮的周面,并且环形槽与连接轴为相同圆心

[001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仿形机并非仅如现有技术中一般仅仅只通过单个较为淡薄的切割刀片对石材进行切割

打薄工作,而是采用第一切割部

第二切割部两套设备来对石材进行加工,而第一切割部

第二切割部两套设备并非仅仅为本专利技术提供切割刀具的选择,更多的是对本专利技术中的仿形机提供多样的加工工序

[0012]本专利技术中的仿形机通过第一切割轮或者第二切割轮对石材进行切割

打薄工作,而第二切割轮的厚度厚于第一切割轮的厚度,使得第二切割轮具有比第一切割轮更好的抗压性以及稳定性,而由于在打薄石材表面时,第一切割轮或第二切割轮的移动方向与纵向切割石材时相反,是横向移动的,因此为了避免在移动时因石材的吃刀量过深或在切割

打薄石材时撞击到过硬的石材后造成崩刃,因此如若在对石材的两侧以及表面进行打薄

切割时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切割轮转动,让第二切割轮对石材进行加工,而如若是涉及到对石材进行切断

等距切割等对石材长度以及耗材有要求的情况下时,便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切割轮对石材进行切割,但对于石材表面的打薄

加工工作还是需要通过第二切割轮进行,基于此,在不需要担心第二切割轮崩刃损坏的情况下,便可通过快速移动加工端的方式来加快打薄石材的速度

[0013]本专利技术中
U
型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而另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着第一切割轮的表面中部,所述
U
型件与第一切割轮之间存在间距,并且连接杆设于
U
型件靠近固定
套管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管套设在两个连接杆外,并且第二切割轮的外径与第一切割轮的外径相同,通过如此设置在第二切割轮升降时并不会撞击限位杆体中的连接杆,从而保证了限位杆体对两侧的第一切割轮的固定效果,使得两个第一驱动气缸在升降第一驱动电机时能够达到同步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端(1),所述加工端(1)内设有第一切割部(
11


第二切割部(
12


闭合板组(
13
)以及第二固定板(
14
),所述第一切割部(
11
)与第二切割部(
12
)均通过第二固定板(
14
)安装在加工端(1)内,所述第一切割部(
11
)与第二切割部(
12
)均突出于加工端(1)的下端水平面,所述第一切割部(
11


第二切割部(
12
)与加工端(1)下端内侧面之间通过闭合板组(
13
)进行填充;所述第一切割部(
11
)设于第二切割部(
12
)外,所述第一切割部(
11
)包括第一切割轮(
111


第一驱动电机(
112


第一驱动气缸(
113


限位杆体(
114


固定套管(
115
),所述第一切割轮(
111
)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一切割轮(
111
)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驱动电机(
112
)驱动转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
112
)的侧面均固定有限位杆体(
114
),所述固定套管(
115
)套设在两个限位杆体(
114
)外,两个第一驱动电机(
112
)分别通过一第一驱动气缸(
113
)驱动升降,两个第一驱动气缸(
113
)均通过第二固定板(
14
)安装在加工端(1)内;所述第二切割部(
12
)包括第二切割轮(
121


连接杆(
124


第二驱动气缸(
125
),所述第二切割轮(
121
)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二切割轮(
121
)分别通过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并且两个第二切割轮(
121
)之间通过连接杆(
124
)连接,并且第二驱动气缸(
125
)的输出轴连接着连接杆(
124
)的中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仿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啮合齿盘(
122


第二驱动电机(
123
),所述啮合齿盘(
122
)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
123
)的输出轴上,两个第二驱动电机(
123
)通过一第一固定板(
126
)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
126
)位于连接杆(
124
)的上方,而第二驱动气缸(
125
)从上至下贯穿过第一固定板(
126
),所述第二驱动气缸(
125
)通过第二固定板(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华赵煜钱黎彪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金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