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760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饵料诱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包括悬浮盘,悬浮盘中具有悬浮腔,悬浮盘的外周具有多个外周开口;悬浮腔的底部形成放置平台,放置平台上放置有饵料;悬浮盘的两侧连接有侧兜网,侧兜网中具有侧兜腔,侧兜网的下端之间具有集鱼兜网,集鱼兜网的内部具有集鱼腔;集鱼腔的底部设有下转盘,悬浮腔的底部设有上转盘,上转盘中缠绕有柔性绳,柔性绳上挂设有多个蚯蚓段;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柔性绳自上而下移动,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后,沿着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通过饵料吸引齐氏罗非鱼进入在悬浮腔中,且通过蚯蚓段吸引齐氏罗非鱼通过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形成对齐氏罗非鱼的诱捕,诱捕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饵料诱捕的
,具体而言,涉及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齐氏罗非鱼为一种鱼类,俗称福寿鱼

非洲鲫

齐氏罗非鱼是分布范围最广

危害最大的罗非鱼种类齐氏罗非鱼具有个体小

环境适应性强

能耐污染和低氧环境

繁殖能力极强

生长迅速以及生性凶猛好斗等特性,齐氏罗非鱼的攻击性明显强于其他罗非鱼,领域性强,对本土原生鱼种会造成伤害

[0003]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大量诱捕齐氏罗非鱼,传统中,一般采用人工捕捞法或者电击捕捞法捕获齐氏罗非鱼,但是其存在成本较高的缺陷以及诱捕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诱捕齐氏罗非鱼存在诱捕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包括圆盘状且悬浮在水中的悬浮盘,所述悬浮盘中具有水平布置的悬浮腔,所述悬浮盘的外周具有多个供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的外周开口;所述悬浮腔的底部形成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放置有饵料;
[0006]所述悬浮盘的两侧连接有侧兜网,所述侧兜网中具有侧兜腔,所述侧兜腔的上端与悬浮腔连通;两个所述侧兜网的下端之间具有集鱼兜网,所述集鱼兜网的内部具有集鱼腔,所述侧兜网的下端连接在集鱼兜网的上端,所述侧兜腔的下端与集鱼腔的上端连通;
[0007]所述集鱼腔的底部设有下转盘,所述悬浮腔的底部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中缠绕有柔性绳,所述柔性绳上挂设有多个蚯蚓段,多个所述蚯蚓段沿着柔性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柔性绳的上端缠绕在上转盘中,所述柔性绳的下端缠绕在下转盘中;
[0008]将所述悬浮盘置于水中后,所述悬浮盘呈水平悬浮在水中,所述侧兜网以及集鱼兜网朝下延伸悬浮在水中,且所述集鱼兜网位于侧兜网的下方;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所述下转盘转动收卷柔性绳,所述上转盘转动松开柔性绳,所述柔性绳自上而下移动;齐氏罗非鱼通过外周开口进入悬浮腔后,沿着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平台上设有顶部开口的饵料腔,所述饵料腔中填充有饵料;所述放置平台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贴附着放置平台,所述转动板中设有镂空口;当所述悬浮盘悬浮在水中后,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所述转动板转动,以使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对齐,所述饵料腔中的饵料漂浮出饵料腔

[0010]进一步的,当所述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对齐设定时间后,所述转动板复位转动,将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错开布置,所述饵料腔处于封闭状态

[0011]进一步的,当所述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错位布置时,所述转动板具有封闭饵料腔的顶部开口的封闭部;所述封闭部的底部设有多个绒毛;
[0012]当所述封闭部封闭饵料腔的顶部开口时,所述绒毛嵌入在饵料腔中,当所述转动板转动时,所述封闭部与饵料腔错位移动,所述绒毛扫动饵料腔中的饵料呈悬浮状,当所述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对齐时,以使所述饵料腔中的饵料通过镂空口漂浮出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盘的底部形成有空心层,所述空心层的内部形成有倒锥状的空心腔,所述空心层的底部形成有倒锥状的锥形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腔的底部形成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中设有滚动布置的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与锥形部的中心通过弹性带连接;
[0015]当所述悬浮盘倾斜时,所述配重球沿着锥形部的侧壁滚动,所述弹性带被拉伸,所述弹性带的弹性恢复力驱动配重球复位,以使所述悬浮盘复位至水平状

[0016]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腔中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呈水平布置,所述分隔板设置在锥形部的上方,所述分隔板限制配重球沿着锥形部的侧壁的滚定距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集鱼腔中设有水平布置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呈水平环绕布置,且连接在集鱼兜网的中部,所述弹性圈将集鱼兜网的中部呈撑开状;所述集鱼腔的底部形成有呈水平状布置的仿生草坪,所述仿生草坪上设有仿生水草

[0018]进一步的,所述侧兜网的下端具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中形成有固定状的连接道;所述连接道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柔性片,多个所述柔性片沿着连接道的周向以及轴向错位布置;
[0019]所述柔性片的内端对接在连接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柔性片的外端朝向连接道的中部延伸布置,且沿着侧兜腔至集鱼腔的方向,所述柔性片的外端朝下倾斜布置,多个所述柔性片之间围合形成弯曲道

[0020]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片具有朝向集鱼腔的朝下侧壁,所述测下侧壁涂覆有镜像层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悬浮盘悬浮在水中,通过饵料吸引齐氏罗非鱼进入在悬浮腔中,且通过蚯蚓段吸引齐氏罗非鱼通过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柔性绳的移动,可以导向齐氏罗非鱼游进集鱼腔中,形成对齐氏罗非鱼的诱捕,诱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置平台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悬浮盘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
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9]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包括圆盘状且悬浮在水中的悬浮盘
100
,悬浮盘
100
中具有水平布置的悬浮腔
101
,悬浮盘
100
的外周具有多个供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
101
的外周开口;悬浮腔
10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且悬浮在水中的悬浮盘,所述悬浮盘中具有水平布置的悬浮腔,所述悬浮盘的外周具有多个供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的外周开口;所述悬浮腔的底部形成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放置有饵料;所述悬浮盘的两侧连接有侧兜网,所述侧兜网中具有侧兜腔,所述侧兜腔的上端与悬浮腔连通;两个所述侧兜网的下端之间具有集鱼兜网,所述集鱼兜网的内部具有集鱼腔,所述侧兜网的下端连接在集鱼兜网的上端,所述侧兜腔的下端与集鱼腔的上端连通;所述集鱼腔的底部设有下转盘,所述悬浮腔的底部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中缠绕有柔性绳,所述柔性绳上挂设有多个蚯蚓段,多个所述蚯蚓段沿着柔性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柔性绳的上端缠绕在上转盘中,所述柔性绳的下端缠绕在下转盘中;将所述悬浮盘置于水中后,所述悬浮盘呈水平悬浮在水中,所述侧兜网以及集鱼兜网朝下延伸悬浮在水中,且所述集鱼兜网位于侧兜网的下方;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所述下转盘转动收卷柔性绳,所述上转盘转动松开柔性绳,所述柔性绳自上而下移动;齐氏罗非鱼通过外周开口进入悬浮腔后,沿着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上设有顶部开口的饵料腔,所述饵料腔中填充有饵料;所述放置平台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贴附着放置平台,所述转动板中设有镂空口;当所述悬浮盘悬浮在水中后,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所述转动板转动,以使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对齐,所述饵料腔中的饵料漂浮出饵料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对齐设定时间后,所述转动板复位转动,将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错开布置,所述饵料腔处于封闭状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镂空口与饵料腔的顶部开口错位布置时,所述转动板具有封闭饵料腔的顶部开口的封闭部;所述封闭部的底部设有多个绒毛;当所述封闭部封闭饵料腔的顶部开口时,所述绒毛嵌入在饵料腔中,当所述转动板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温达文吴倩郭芳邹显勇李俊楠江健高弘扬刘艺斯王建国吴琼孙玲玲郭伟叶伟聪陈晓旋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