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4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包括网具,网具包括翼网、网身与囊网,翼网连接在网身前部开口的两边,囊网连接在网身后部开口处,囊网包括浮框、盖网拉链、囊网底网、囊网盖网、囊网口拉链和沉子纲,囊网通过囊网口拉链与网身后部网衣开口上的网身后口拉链连接,囊网盖网位于囊网的上部顶网,囊网盖网中央设有盖网拉链;浮框是由HDPE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尺寸为长2米,宽2米,方形框架连接在盖网边纲上,沉子纲是由囊网底网的网衣四边的边纲与铁链连结而成;网身内还设有漏斗网,漏斗网的前部开口与网身的前部开口重合,漏斗网的内部边缘纲绳通过漏斗纲系拉于网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类捕捞领域,具体涉及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水网箱等养殖设施的鱼类起捕较为简单方便,由于养殖空间小,人员可站在网箱框架上采用小型围拉网围聚鱼类,然后采用小型手抄网等渔具起捕鱼类。随着养殖设施的大型化,如围栏养殖设施等大型的养殖设施,由于养殖海域的水面宽广,水深地形等情况复杂,采用小型的围拉网起捕方式很难抓到养殖鱼类,而大型的围网、拖网及刺网等渔具则需要配备大型船只及配套设备,也很难在大型养殖设施内部使用,且刺网渔具捕获的鱼类也容易对鱼体造成损伤和死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型养殖设施的捕捞渔具及使用方法,满足其起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一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具包括翼网、网身与囊网,所述翼网连接在所述网身前部开口的两边,所述囊网连接在所述网身后部开口处,所述囊网包括浮框、盖网拉链、囊网底网、囊网盖网、囊网口拉链和沉子纲,所述囊网通过囊网口拉链与所述网身后部网衣开口上的网身后口拉链连接,所述囊网盖网位于囊网的上部顶网,所述囊网盖网中央设有所述盖网拉链;
[0005]所述浮框是由HDPE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所述HDPE管的外径为50mm,所述方形框架尺寸为长2米,宽2米,所述方形框架连接在盖网边纲上,所述沉子纲是由囊网底网的网衣四边的边纲与铁链连结而成;
[0006]所述网身内还设有漏斗网,所述漏斗网的前部开口与所述网身的前部开口重合,所述漏斗网的内部边缘纲绳通过漏斗纲系拉于网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
[0007]本技术通过框架及沉子纲形成自支撑结构,使囊网部分在没有水流作用下也是扩张的结构,避免内部鱼类的挤压造成擦伤;囊网的盖网为拉链式结构,可快速打开或者闭合,方便内部鱼类捕捞后在水中即可快速收获;囊网与网身的连接也利用拉链结构进行连接与拆卸,便于更换囊网;囊网的网目大小可根据捕捞鱼体规格的需要进行多种规格的设计,在需要时可利用拉链式结构进行快速更换。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囊网还包括位于囊网盖网四周边缘的盖网边纲和位于囊网四个侧面的囊网侧网,所述囊网侧网为聚乙烯经编网。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铁链的规格在0.5

1kg/m。所述沉子纲配合浮框将囊网张开。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囊网口拉链、所述盖网拉链和所述网身后口拉链均为高强度塑料拉链,所述高强度塑料拉链上均设有拉链齿,所述拉链齿是高强度塑料拉链的卡齿结构。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翼网是尼龙经编网衣,所述翼网的网线直径为1.0mm,翼网的网
目尺寸方形网目边长30mm,所述翼网的上部边缘为上纲,所述翼网的下部边缘为下纲,所述翼网两端具有袖纲,所述袖纲的一侧分别连接上纲和下纲,所述袖纲的另一端连接曳纲,所述曳纲用与连接主起网机和副起网机。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主起网机包括一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移动台上承载有提供起网机动力的燃油机和绞拉曳纲或者网衣的转轮,所述主起网机与所述副起网机结构一致。
[0013]通过人工放网,起网机辅助收网以实现拖曳等操作,将鱼类导入囊网进行快速高效的集鱼捕捞,还能实现不同网目规格囊网的更换,以捕捞目标规格一定范围的鱼类,两套起网机都可以移动,可根据情况移动配合进行网具的收放、移动等操作,解除人力限制问题。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纲为直径8mm的聚乙烯三股绳,所述上纲带有浮子,所述上纲连接浮子形成浮子纲,所述浮子为直径18厘米的泡沫浮球,且所述浮子间距1米连接固定于上纲上,所述下纲为直径6mm的尼龙编织绳,所述下纲带有铁链,所述下纲连接铁链形成底纲,所述铁链的规格在0.5

1kg/m。
[0015]进一步优选,单侧翼网的长度为50米,单侧翼网高度为15米。网衣高度为水深的1.5

2.0 倍,本设计翼网的高度为15米,保证网衣在一定受力情况下覆盖纵向水体面,防止鱼类逃出。
[0016]进一步优选,所述网身是聚乙烯网衣,所述网身的网线直径2.0mm,所述网身的网目尺寸与所述翼网的网目尺寸相同,所述网身的前部开口周长约50米,网身是连接翼网与囊网的中间导鱼部位。
[0017]进一步优选,所述网身前部开口的下部设有网口底纲,所述网口底纲通过直径6mm的尼龙编织绳连接铁链形成,所述铁链的规格在1.5

2.5kg/m。
[0018]进一步优选,所述漏斗网的网衣规格与所述网身相同,所述漏斗口的周长为20米。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大型围栏平台养殖鱼类高效捕捞示意图。
[0020]图2是起捕网具示意图。
[0021]图3是囊网与网身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主起网机示意图。
[0023]图中:1.主起网机 2.翼网 3.浮子 4.上纲 5.下纲 6.网口底纲 7.漏斗口 8.囊网 9. 网身 10.漏斗网 11.袖纲 12.曳纲 13.副起网机 14.围栏平台 15.浮框 16.盖网拉链 17. 漏斗纲 18.盖网边纲 19.囊网盖网 20.囊网口拉链 21.拉链齿 22.网身后口拉链 23.囊网底网 24.沉子纲 25.囊网侧网 26.转轮 27.燃油机 28.滚轮 29.移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参见图1

图4,其中养殖设施以围栏平台14为例,水深10米,本技术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一网具,网具包括翼网2、网身9与囊网8,翼网连接在网身前部开口的两边,囊网连接在网身后部开口处,囊网包括浮框15、盖网拉链16、囊网底网23、囊网
盖网19、囊网口拉链20和沉子纲24,囊网通过囊网口拉链与网身后部网衣开口上的网身后口拉链22连接,囊网盖网位于囊网的上部顶网,囊网盖网中央设有盖网拉链;浮框是由 HDPE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HDPE管的外径为50mm,方形框架尺寸为长2米,宽2米,方形框架连接在盖网边纲上,沉子纲是由囊网底网的网衣四边的边纲与铁链连结而成;网身内还设有漏斗网10,漏斗网的前部开口与网身的前部开口重合,漏斗网的内部边缘纲绳通过漏斗纲17系拉于网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7。
[0026]本技术通过框架及沉子纲形成自支撑结构,使囊网部分在没有水流作用下也是扩张的结构,避免内部鱼类的挤压造成擦伤;囊网的盖网为拉链式结构,可快速打开或者闭合,方便内部鱼类捕捞后在水中即可快速收获;囊网与网身的连接也利用拉链结构进行连接与拆卸,便于更换囊网;囊网的网目大小可根据捕捞鱼体规格的需要进行多种规格的设计,在需要时可利用拉链式结构进行快速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一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具包括翼网、网身与囊网,所述翼网连接在所述网身前部开口的两边,所述囊网连接在所述网身后部开口处,所述囊网包括浮框、盖网拉链、囊网底网、囊网盖网、囊网口拉链和沉子纲,所述囊网通过囊网口拉链与所述网身后部网衣开口上的网身后口拉链连接,所述囊网盖网位于囊网的上部顶网,所述囊网盖网中央设有所述盖网拉链;所述浮框是由HDPE管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所述HDPE管的外径为50mm,所述方形框架尺寸为长2米,宽2米,所述方形框架连接在盖网边纲上,所述沉子纲是由囊网底网的网衣四边的边纲与铁链连结而成;所述网身内还设有漏斗网,所述漏斗网的前部开口与所述网身的前部开口重合,所述漏斗网的内部边缘纲绳通过漏斗纲系拉于网身的力纲上形成的一漏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网还包括位于囊网盖网四周边缘的盖网边纲和位于囊网四个侧面的囊网侧网,所述囊网侧网为聚乙烯经编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网口拉链、所述盖网拉链和所述网身后口拉链均为高强度塑料拉链,所述高强度塑料拉链上均设有拉链齿,所述拉链齿是高强度塑料拉链的卡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网可更换型养殖鱼类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网是尼龙经编网衣,所述翼网的网线直径为1.0mm,翼网的网目尺寸方形网目边长3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鲁民刘永利王永进徐国栋王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