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752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油井非热力蓄能吞吐是一种单井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依次包括三个阶段:注入

关井和回采

传统方法只能从整体上对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进行后评价,即只能通过累积产油量和增油量指标对吞吐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一个完整吞吐周期结束后的累积产油量和增油量进行评价,无法对蓄能效果和吞吐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在进行非热力蓄能吞吐敏感性分析以及注采参数优化时无法明确储层物性

流体性质以及注采参数对蓄能和吞吐效果的影响规律,从而增加非热力蓄能吞吐措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0003]由上可见,如何实现对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过程评价,降低非热力蓄能吞吐措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为非热力蓄能吞吐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撑,以便后续更好地指导油田实际生产是本领域有待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非热力蓄能吞吐的数值模拟参数;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分别进行径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

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

蓄能效率计算

蓄能程度计算以及蓄能吞吐潜力计算,以得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蓄能效率因子

蓄能程度因子以及蓄能吞吐潜力因子;按照预设蓄能吞吐轮次获取各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各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各所述蓄能效率因子

各所述蓄能程度因子以及各所述蓄能吞吐潜力因子,基于各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各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各所述蓄能效率因子

各所述蓄能程度因子以及各所述蓄能吞吐潜力因子实现对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的评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分别进行径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

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

蓄能效率计算

蓄能程度计算以及蓄能吞吐潜力计算,以得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蓄能效率因子

蓄能程度因子以及蓄能吞吐潜力因子,包括: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径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吞吐介质径向运移距离的数量或质量加权平均值的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吞吐介质垂向运移距离的数量或质量加权平均值的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蓄能效率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波及范围内距离加权总质量占目标区域内最大总摩尔数量或质量比例的所述蓄能效率因子;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蓄能程度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压力升高系数在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距离加权平均值的所述蓄能程度因子;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蓄能吞吐潜力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波及范围内原油的距离加权总质量占目标区域内最大总质量比例的所述蓄能吞吐潜力因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径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吞吐介质径向运移距离的数量或质量加权平均值的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包括:根据预设的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计算公式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径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所述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计算公式为:其中,
D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
x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径向运移距离,
y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周向运移距离,
z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垂向运移距离,
L
为目标储层径向总长度,
f(x

y

z

t)
为在
t
时刻吞吐介质在网格
(x

y

z)
的摩尔数量或质量,
a
x
为径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吞吐介质垂向运移距离的数量或质量加权平均值的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包括:
根据预设的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公式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以得到用于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因子;所述纵向有效蓄能距离计算公式为:其中,
D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
x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径向运移距离,
y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周向运移距离,
z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垂向运移距离,
H
为目标储层垂向总厚度,
f(x

y

z

t)
为在
t
时刻吞吐介质在网格
(x

y

z)
的摩尔数量或质量,
a
z
为纵向有效蓄能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热力蓄能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蓄能效率计算,以得到用于表征波及范围内距离加权总质量占目标区域内最大总摩尔数量或质量比例的所述蓄能效率因子,包括:根据预设的蓄能效率计算公式对所述数值模拟参数进行蓄能效率计算,以得到所述蓄能效率因子;所述蓄能效率计算公式为:其中,
D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
x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径向运移距离;
y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周向运移距离,
z
为吞吐介质波及范围内的垂向运移距离,
L
为目标储层径向总长度,
H
为目标储层垂向总厚度,
a
为径向运移距离因子权重系数,
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峰王新伟朱恩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