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737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古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包括预制砼过梁,按照图纸确定拱形建筑尺寸,按照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古建筑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拱形结构以“一拱一碹”为基础构造,不同位置及作用将拱碹的数量进行增加,一般称为“X

X
碹”或“X

X
劵”,在仿古建筑拱碹结构施工中,传统拱碹的砌筑与常规的普通砌体的砌筑完全相同,由于拱碹的造型结构导致顶撑时间长,顶撑过程中无法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导致施工工期长,拱形结构易变形

坍塌,造成修缮频繁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工期短,拱形结构稳定性高的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包括:
S1、
预制砼过梁,按照图纸确定拱形建筑尺寸,按照尺寸

形状要求制作弧形砼配筋预制砼过梁;
S2、
砌筑门楼柱

围墙;
S3、
加工碹部位青砖,青砖一侧切割成斜口
L
形,与砼过梁截面尺寸相适配;
S4、
放置砼过梁,门楼柱砌筑完毕后,通过砂浆将砼过梁两侧底部分别粘接固定在两侧门楼柱顶端;
S5、
砌筑平碹部位,平碹部位砌筑前,先采用多层板加工成与预制梁相同弧度的形状,通过钢管进行顶撑,然后开始砌筑;
S6、
砌筑拱碹部位,将加工好的青砖粘结砌筑在砼过梁上,砌筑时以中间向两边均匀分布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
S8、
拱碹部位砌筑完毕后,需等待
14
天左右,其更加的牢固可靠,下方的钢管须在整体完工7天后再进行拆除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
S9、
砌筑完毕后,对已施工的部位进行观测,观测其沉降量及变形情况,如无明显变化视为合格

[0007]进一步的,所述
S2
中,包括基础砌筑和外露部分砌筑,基础的截面尺寸应大于外露部分截面尺寸,砌筑的同时对砼过梁进行日常养护

[0008]进一步的,基础顶部设置为下凹结构,下凹结构的尺寸为门楼柱截面尺寸或围墙截面尺寸

[0009]进一步的,门楼柱顶部设置为下凹结构,所述砼过梁的两侧底部设置在下凹结构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
S5
中,平碹部位青砖砌筑采用白灰膏粘结固定,砌筑时一次成形,全部砌筑完毕后,利用钢管顶撑进行整体固定,固定时间为
14


[0011]进一步的,所述
S6
中,砌筑时需控制时间,在每砌筑完3‑5块时,需等待白灰膏凝固,不宜一次砌筑过多,避免造成白灰膏未凝固,青砖整体垮塌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传统拱碹结构改良为增加隐形过梁,通过改变传力方式,使其在缩短工期的同时,能够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图1为砼过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割后的青砖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础砌筑结构示意图;图4为砼过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平碹部位砌筑结构示意图;图6为拱碹部位截面示意图;图7为拱碹部位立面图

[0015]图中:1‑
砼过梁,
1.1

钢筋,2‑
门楼柱,
2.1

基础,
2.2

外露部分,
2.3

下凹结构,3‑
青砖,
3.1

斜口
L
形,4‑
平碹部位,
4.1

多层板,
4.2

钢管,5‑
拱碹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首先按照图纸确定拱形建筑尺寸,按照尺寸

形状等要求进行砼配筋预制砼过梁1的加工制作,如图1所示,过梁一般为门洞尺寸
+200mm
×
200mm
(宽)
×
200mm
(高)

[0018]S2、
待预制砼过梁1强度达到要求后,对拱形建筑进行竖向结构进行砌筑,先将门楼柱2及围墙基础进行砌筑,基础
2.1
尺寸需大于外露部分尺寸,如门楼柱2为
400mm
×
400mm
,则基础
2.1
部位砌筑至少需
600mm
×
600mm
(四周各增加
100mm
尺寸),使其更为牢固坚实

砌筑的同时对预制砼过梁1进行日常养护

[0019]S3、
加工碹部位青砖3,青砖3全部切割成斜口“L”形,如图2所示,斜口“L”形的尺寸与砼过梁1截面尺寸相适配,使青砖3可以嵌合在砼过梁1上:
S4、
基础
2.1
砌筑时,在砌筑到基础
2.1
顶部时中间做成下凹结构
2.3
,如图3所示,下凹结构
2.3
横截面尺寸为门楼柱2或围墙尺寸,这样做是由于古建门楼

围墙造型较为复杂,承重较大,做成中空形基础可以更好的传力,避免在房屋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年代长,承重力大,造成门楼或围墙与基础发生变形

开裂现象,修缮较难或无法修缮

[0020]S5、
门楼柱2砌筑完毕后,端部同基础端部做法,做成中间下凹的结构,预制砼过梁
1
底部采用砂浆粘结固定,如图4所示,可以方便地安装砼过梁,同时优化传力和承重

[0021]S6、
上述步骤施工完毕后,开始砌筑平碹部位4,如图5所示,平碹部位4砌筑前,先采用多层板
4.1
加工成与砼过梁1相同弧度的形状,通过钢管
4.2
进行顶撑,再开始砌筑,平碹青砖砌筑采用白灰膏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预制砼过梁,按照图纸确定拱形建筑尺寸,按照尺寸

形状要求制作弧形砼配筋预制砼过梁(1);
S2、
砌筑门楼柱(2)

围墙;
S3、
加工碹部位青砖(3),青砖(3)一侧切割成斜口
L
形(
3.1
),与砼过梁(1)截面尺寸相适配;
S4、
放置砼过梁(1),门楼柱(2)砌筑完毕后,通过砂浆将砼过梁(1)两侧底部分别粘接固定在两侧门楼柱(2)顶端;
S5、
砌筑平碹部位(4),平碹部位(4)砌筑前,先采用多层板(
4.1
)加工成与预制梁(1)相同弧度的形状,通过钢管(
4.2
)进行顶撑,然后开始砌筑;
S6、
砌筑拱碹部位(5),将加工好的青砖(3)粘结砌筑在砼过梁(1)上,砌筑时以中间向两边均匀分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8、
拱碹部位(5)砌筑完毕后,需等待
14
天左右,其更加的牢固可靠,下方的钢管(
4.2
)须在整体完工7天后再进行拆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拱碹结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9、
砌筑完毕后,对已施工的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续东常胜杰刘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