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727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根据评估企业的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八大工业行业

交通

建筑等均有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可以较准确计算出企业的碳排放量,但是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也只能指导相关主体完成范围一二碳排放量计算,这只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现有技术中基于企业碳排放

年收入

电力消费等对该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进行打分与评级,但针对企业缺乏统一标准的绿色低碳评估指标体系和等级评定方法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能碳链的多维量化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能碳链的多维量化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系统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包括:根据企业的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及碳抵消量计算企业的绿色低碳指标,所述绿色低碳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

单位产值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比例

碳排放量比例

碳抵消量比例;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

[0005]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为:
[0006]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中的任一个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
级;
[0007]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均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为:
[0009]若范围二碳排放量与范围一碳排放量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是否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
[0010]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不大于其对应的第一基准值则评定为
IV
级,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大于其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且小于其对应的第二基准值则评定为
III
级,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大于其对应的第二基准值,则判断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是否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
[0011]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I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是否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
[0012]若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是否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
[0013]若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
级,否则评定为
I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其中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C1为范围一综合能耗量,
C2为范围二综合能耗量,
V
为企业产值

[0015]进一步地,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其中
O
sinks
为增汇类碳抵消量,
O
reduction
为减排类碳抵消量,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E
scope3
为范围三碳排放量

[0016]进一步地,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其中
O
sinks
为增汇类碳抵消量,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E
scope3
为范围三碳排放量

[0017]进一步地,绿色低碳指标对应的基准值包括所述绿色低碳指标的先进值或平均值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系统包括:
[0019]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及碳抵消量计算企业的绿色低碳指标,所述绿色低碳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

单位产值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比例

碳排放量比例

碳抵消量比例;
[0020]等级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

[0021]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为:
[0022]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中的任一个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
级;
[0023]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均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为:
[0025]若范围二碳排放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企业的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及碳抵消量计算企业的绿色低碳指标,所述绿色低碳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

单位产值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比例

碳排放量比例

碳抵消量比例;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绿色低碳指标与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评定企业的绿色低碳等级为: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中的任一个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I
级;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与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均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I
级,若范围一综合能耗与范围二综合能耗之比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比较其余绿色低碳指标与其对应的基准值的大小关系,进行
V
级至
I
级绿色低碳等级评定为:若范围二碳排放量与范围一碳排放量之比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V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是否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不大于其对应的第一基准值则评定为
IV
级,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大于其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且小于其对应的第二基准值则评定为
III
级,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大于其对应的第二基准值,则判断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是否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不大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I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是否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
级,否则判断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是否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若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小于其对应的基准值则评定为
II
级,否则评定为
I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其中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C1为范围一综合能耗量,
C2为范围二综合能耗量,
V
为企业产值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碳抵消比例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碳抵消比例其中
O
sinks
为增汇类碳抵消量,
O
reduction
为减排类碳抵消量,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E
scope3
为范围三碳排放量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一与范围二增汇类碳抵消比例所述范围一

范围二与范围三增汇类碳抵消比例
其中
O
sinks
为增汇类碳抵消量,
E
scope1
为范围一碳排放量,
E
scope2
为范围二碳排放量,
E
scope3
为范围三碳排放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绿色低碳指标对应的基准值包括所述绿色低碳指标的先进值或平均值
。8.
一种企业绿色低碳等级评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碳排放量

综合能耗及碳抵消量计算企业的绿色低碳指标,所述绿色低碳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

单位产值碳排放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业宁陈学通黄杰薛峰薛禹胜金竞琦凌恒宇张翼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