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716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包括甲醇加注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能源格局迫切需要更快转型,仅靠单一

简单的解决方案无法实现能源系统转型

围绕“能源效率”、“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三大主旨,进行新技术及新服务的转型变革,激发创新想象力迫在眉睫

随着排放要求的逐渐严格,双燃料船舶作为一种清洁排放的解决方案,逐渐在船舶领域推广开来

其中,甲醇作为一种常温常压液相低闪点燃料,越来越受到船东的关注

但是,由于使用甲醇燃料的双燃料船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建造

运行中存在较多问题,现已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0003]1.
甲醇加注完成后,现有的氮气吹扫系统无法将加注管路中残留的甲醇吹扫干净

[0004]2.
受船舶甲板面积限制,加注站内部空间有限,人员操作空间较小

[0005]3.
甲醇储存舱清舱困难

[0006]4.
甲醇日用舱只具备加注功能,自身不具备清舱功能,清舱处理困难

[0007]5.
燃料准备间存在甲醇泄漏的风险,但是燃料准备间的通风能力较差,且没有及时清理泄漏甲醇的能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0008]6.
对主机甲醇供液系统使用常规氮气吹扫,效率较低,耗气量较大<br/>。
[0009]7.
发电机甲醇供液管路的双壁管外管会残留甲醇残液,甲醇残液会对相关管路阀件产生腐蚀,进而产生严重的甲醇泄漏

[0010]8.
对锅炉甲醇供液管路的吹扫技术不成熟,锅炉甲醇供液存在安全隐患

[0011]9.
现有的甲醇换热冷却系统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无法保证甲醇换热后的温度满足进机需求

[001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进一步优化甲醇双燃料船舶的各项系统,促进甲醇双燃料船的推广使用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5]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包括甲醇加注单元

甲醇储存舱单元

甲醇日用舱单元

燃料准备间单元

主机甲醇供液吹扫单元

发电机甲醇供液单元

锅炉甲醇供液单元和甲醇供液冷却单元

[0016]优选的,所述甲醇加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船舶左右舷的加注站和氮气吹扫系统,所述加注站均设有两根液相管和两根气相管,液相管和气相管以
V

L

L

V
的结构布置,设置于加注站的液相管通过进液阀穿过甲醇泵舱与三个甲醇储存舱连通,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上设有加注阀组,设置于加注站的气相管通过回气阀穿过甲醇泵舱与三个甲醇储存舱
连通,回气阀前端的气相管上设有回气阀组,所述甲醇储存舱中均设有深井泵,深井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连通甲醇泄放舱,所述氮气吹扫系统包括设置在加注站的第一吹扫口,第一吹扫口连通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还设有放残阀,所述放残阀通过管路连通甲醇泄放舱,氮气吹扫系统还包括还设置在甲醇泵舱的第二吹扫口和第三吹扫口,第二吹扫口与气相管连通,第三吹扫口连通深井泵与甲醇泄放舱之间的管路,所述液相管和气相管与甲醇储存舱的连接端均设有遥控阀,所述深井泵的出口端设有遥控阀,所述加注站半封闭设置,加注站上方设有行吊,加注站底部设有格栅,所述加注站近舷侧设有侧栏杆,所述侧栏杆高度与液相管高度相配适

[0017]优选的,所述甲醇储存舱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甲醇储存舱

第二甲醇储存舱和第三甲醇储存舱,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内部均设有深井泵,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底部均设有内凹的吸油井,深井泵的吸口端延伸至吸油井内部,深井泵吸口端与吸油井边沿设有固定支架,相邻甲醇储存舱之间设有联通阀,所述联通阀设置在甲醇储存舱底部,联通阀上方连接遥控管,遥控管顶部延伸至甲醇储存舱顶壁外侧,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外侧围设有隔离舱舱壁,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舱壁和隔离舱舱壁之间设为隔离空舱,隔离空舱两侧分别设有喷淋管路,两个喷淋管路的底部出口端分别连通喷淋横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在喷淋横管上均匀布设喷淋头,隔离空舱底部设有舱底喷射泵,舱底喷射泵的出口管路分别连通排岸接头和排舷外接头

[0018]优选的,所述甲醇日用舱单元包括甲醇日用舱和第一

第二

第三甲醇储存舱,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内部均设有深井泵,深井泵的出口端均连通各自对应的驳运支管,驳运支管上设有遥控阀,三个驳运支管汇入驳运总管,驳运总管的出口端连通甲醇日用舱底部,所述甲醇日用舱设置在第一

第二

第三甲醇储存舱的上方,甲醇日用舱内部上方设有高液位传感器,甲醇日用舱内部下方设有低液位传感器,驳运总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高液位传感器

低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三个深井泵联锁设置,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三个遥控阀联锁设置,甲醇日用舱顶部开设有惰性气体惰化吹扫管

[0019]优选的,所述燃料准备间单元包括燃料准备间通风系统和燃料准备间甲醇集液泄放智能收集系统,所述燃料准备间通风系统包括包括新风管系统

排风管系统

灭火系统

甲醇气体探测系统

控制平台和燃料准备间双壁管防水通风系统,所述新风管系统

排风管系统

灭火系统

甲醇气体探测系统均与控制平台相连,所述新风管系统包括分布在燃料准备间上方的若干新风支管,若干新风支管汇入新风总管,新风总管在穿舱位置设有关断风闸,新风总管进风处设有进风百叶窗,所述排风管系统包括分布在燃料准备间下方的若干排风支管,若干排风支管汇入排风总管,排风总管在穿舱位置设有关断风闸,排风总管的排风口处设有防爆排风机,排风总管内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准备间内部的火警探头和抗醇泡沫灭火单元,所述甲醇气体探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甲醇燃料准备间内部的甲醇蒸汽传感器,所述甲醇蒸汽传感器用于检测甲醇燃料准备间是否存在甲醇蒸汽泄漏;若检测到泄漏的甲醇蒸汽,甲醇蒸汽传感器将泄漏信号发送至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分别向新风管系统和排风管系统发出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醇加注单元

甲醇储存舱单元

甲醇日用舱单元

燃料准备间单元

主机甲醇供液吹扫单元

发电机甲醇供液单元

锅炉甲醇供液单元和甲醇供液冷却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加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船舶左右舷的加注站和氮气吹扫系统,所述加注站均设有两根液相管和两根气相管,液相管和气相管以
V

L

L

V
的结构布置,设置于加注站的液相管通过进液阀穿过甲醇泵舱与三个甲醇储存舱连通,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上设有加注阀组,设置于加注站的气相管通过回气阀穿过甲醇泵舱与三个甲醇储存舱连通,回气阀前端的气相管上设有回气阀组,所述甲醇储存舱中均设有深井泵,深井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连通甲醇泄放舱,所述氮气吹扫系统包括设置在加注站的第一吹扫口,第一吹扫口连通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进液阀前端的液相管还设有放残阀,所述放残阀通过管路连通甲醇泄放舱,氮气吹扫系统还包括还设置在甲醇泵舱的第二吹扫口和第三吹扫口,第二吹扫口与气相管连通,第三吹扫口连通深井泵与甲醇泄放舱之间的管路,所述液相管和气相管与甲醇储存舱的连接端均设有遥控阀,所述深井泵的出口端设有遥控阀,所述加注站半封闭设置,加注站上方设有行吊,加注站底部设有格栅,所述加注站近舷侧设有侧栏杆,所述侧栏杆高度与液相管高度相配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储存舱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甲醇储存舱

第二甲醇储存舱和第三甲醇储存舱,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内部均设有深井泵,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底部均设有内凹的吸油井,深井泵的吸口端延伸至吸油井内部,深井泵吸口端与吸油井边沿设有固定支架,相邻甲醇储存舱之间设有联通阀,所述联通阀设置在甲醇储存舱底部,联通阀上方连接遥控管,遥控管顶部延伸至甲醇储存舱顶壁外侧,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外侧围设有隔离舱舱壁,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舱壁和隔离舱舱壁之间设为隔离空舱,隔离空舱两侧分别设有喷淋管路,两个喷淋管路的底部出口端分别连通喷淋横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在喷淋横管上均匀布设喷淋头,隔离空舱底部设有舱底喷射泵,舱底喷射泵的出口管路分别连通排岸接头和排舷外接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日用舱单元包括甲醇日用舱和第一

第二

第三甲醇储存舱,第一

第二和第三甲醇储存舱内部均设有深井泵,深井泵的出口端均连通各自对应的驳运支管,驳运支管上设有遥控阀,三个驳运支管汇入驳运总管,驳运总管的出口端连通甲醇日用舱底部,所述甲醇日用舱设置在第一

第二

第三甲醇储存舱的上方,甲醇日用舱内部上方设有高液位传感器,甲醇日用舱内部下方设有低液位传感器,驳运总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高液位传感器

低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三个深井泵联锁设置,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三个遥控阀联锁设置,甲醇日用舱顶部开设有惰性气体惰化吹扫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准备间单元包括燃料准备间通风系统和燃料准备间甲醇集液泄放智能收集系统,所述燃料准备间通风系统包括包括新风管系统

排风管系统

灭火系统

甲醇气体探测系统

控制平台和燃料准备间双壁管防水通风系统,所述新风管系统

排风管系统

灭火系统

甲醇气体探测系统均与控制平台相连,所述新风管系统包括分布在燃料准备间上方的若干新风支管,若干新
风支管汇入新风总管,新风总管在穿舱位置设有关断风闸,新风总管进风处设有进风百叶窗,所述排风管系统包括分布在燃料准备间下方的若干排风支管,若干排风支管汇入排风总管,排风总管在穿舱位置设有关断风闸,排风总管的排风口处设有防爆排风机,排风总管内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准备间内部的火警探头和抗醇泡沫灭火单元,所述甲醇气体探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甲醇燃料准备间内部的甲醇蒸汽传感器,所述甲醇蒸汽传感器用于检测甲醇燃料准备间是否存在甲醇蒸汽泄漏;若检测到泄漏的甲醇蒸汽,甲醇蒸汽传感器将泄漏信号发送至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分别向新风管系统和排风管系统发出信号,分别打开新风管系统的关断风闸

进风百叶窗和排风管系统的关断风闸

防爆排风机,排风管系统的关断风闸与防爆排风机状态联锁,若对应的关断风闸处于关闭状态,则防爆排风机无法启动;若检测到发生明火,火警探头将火警信号发送至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分别向新风管系统

排风管系统

灭火系统发出信号,分别关闭新风管系统的关断风闸

进风百叶窗和排风管系统的关断风闸

防爆排风机,启动灭火系统的抗醇泡沫灭火单元;所述燃料准备间双壁管防水通风系统包括与燃料准备间双壁管外管连通的通风管,通风管进口设有菌形通风筒或鹅颈通风筒,所述菌形通风筒或鹅颈通风筒内壁两侧交替设有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与内壁固接处开设有连通泄水管的泄水孔,泄水管上设有泄放阀;所述燃料准备间甲醇集液泄放智能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主机高低压供给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国朱晓强王瑞华江卫东袁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