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03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涉及洒水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车底,安装座上安装有调整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洒水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洒水车是用于城市市容整理

清洁的专用车辆,洒水汽车是由汽车底盘

进出水系统和罐体构成的汽车,当需要对地面进行防尘时,此时需要使用到洒水车,洒水车在洒水时需要驾驶员驾驶车辆进行移动,且在移动时控制洒水结构进行洒水

[0003]如申请号:
CN202122922458.0
,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包括输水管

两个洒水单元和一个驱动单元;两个洒水单元设置在电动环卫车车架的尾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单元包括轴承座

驱动环

水壶和扇形喷嘴;所述输水管分叉成两根,每一根分叉管穿过车架

管座

驱动环后插入相应进水管,在分叉管上位于进水管的上方设有挡水部件;所述驱动轮与两个驱动环传动连接;有益效果是:扇形喷嘴出口较扁,喷洒水的面积更大,配合两侧扇形喷嘴的来回转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大更均匀的喷洒面,可以对路面进行更均匀地洒水

[0004]类似与上述申请的洒水车洒水结构,其虽然能够通过调整实现喷嘴的转动,从而实现洒水更加均匀,且能够扩展洒水面积,但是其在扩展洒水面积时还存在提升空间,不能够通过一个电动元件的驱动实现喷头的前后调整以及转动调整,且不能够通过溅射的方式提高洒水面积的扩展,并且当车辆在不够平整的路面上进行行驶时,此时容易导致喷洒元件损伤,进而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解决了在扩展洒水面积时还存在提升空间,不能够通过一个电动元件的驱动实现喷头的前后调整以及转动调整,且不能够通过溅射的方式提高洒水面积的扩展,并且当车辆在不够平整的路面上进行行驶时,此时容易导致喷洒元件损伤,进而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具体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车底,安装座上安装有调整组件;可选地,所述调整组件由导向杆

第一安装块

第一电机和螺纹杆构成,导向杆共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上,两根导向杆均为阶梯轴状结构,两根导向杆的前侧一端均与第一安装块固定,第一安装块为长方形块状结构

[0007]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一根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一安装块螺纹连接,第一安装块上安装有喷洒机构,当需要实现喷洒机构前后位置调整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正反转即可,当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在螺纹杆的驱动作用下可实现第一安装块以及喷洒机构的位置调整

[0008]可选地,所述喷洒机构由连接管

喷管

蜗轮

第二电机

蜗杆

齿轮和齿排构成,连
接管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块上,连接管与供水泵相连接,连接管上横向安装有一根喷管,喷管为圆柱形结构,连接管上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喷头

[0009]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蜗轮;第一安装块上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同一根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当需要调整喷管的角度时,直接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即可,当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蜗杆转动,此时在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传动下可实现连接管的旋转调整,此时也就实现了喷管的旋转调整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安装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由辅助架

第一电动缸

第二安装块

第二电动缸和第三电动缸构成,辅助架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块上,当辅助架向下移动时与喷头对正;第一电动缸固定在第一安装块上,第一电动缸的前侧一端安装有一个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上安装一根第二电动缸和一根第三电动缸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动缸通过卡接座与辅助架卡接,辅助架上安装有一个用于第三电动缸卡接的卡接座,第三电动缸位于第二电动缸的后侧
5cm
处,当第三电动缸伸展时不与辅助架接触,当需要提高喷洒扩散效果时,直接控制第二电动缸收缩即可,当第二电动缸收缩时能够带动辅助架向下移动,当辅助架向下移动时,此时辅助架会与喷头处喷出的射流接触,此时实现了射流的扩散,也就提高了喷洒效果;当第二电动缸损伤时,此时直接控制第一电动缸伸展
5cm
即可,当第一电动缸伸展
5cm
时,此时第三电动缸与辅助架卡接,此时第二电动缸脱离辅助架,那么控制第三电动缸伸缩可实现应急调整

[0012]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由安装臂和防护壳构成,安装臂共设有两根,两根安装臂均为
L
形结构

[0013]可选地,两根安装臂的下方一端均与防护壳焊接相连,防护壳为长方形盒状结构;防护壳与喷管位置对正,当喷管向前移动
20cm
时,喷管隐藏在防护壳内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此时需要对喷管进行防护,此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即可,当第一电机转动时通过螺纹杆的调整可实现喷管的向前移动,此时喷管可隐藏在防护壳内进行防护

[0014]可选地,所述喷管上安装有一个齿轮;防护壳上后端面焊接有一个齿排,齿排与齿轮相匹配,当喷管向前移动
10cm
时齿轮与齿排啮合,当需要实现喷头角度调整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即可,当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喷管向后移动,此时铜鼓齿轮与齿排的配合可实现喷管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喷头的角度调整

[0015]有益效果:设置有调整组件和防护组件,通过调整组件和防护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当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在螺纹杆的驱动作用下可实现第一安装块以及喷洒机构的位置调整,此时实现了喷洒范围的扩展;另一方面,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此时需要对喷管进行防护,此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即可,当第一电机转动时通过螺纹杆的调整可实现喷管的向前移动,此时喷管可隐藏在防护壳内进行防护,此时可避免在不平整路面上行驶导致喷管磕碰,进而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

[0016]最后,当需要实现喷头角度调整时,直接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即可,当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喷管向后移动,此时铜鼓齿轮与齿排的配合可实现喷管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喷头的角度调整,能够在喷管前后位置调整时实现喷管的转动,此时可进一步扩展喷洒范围,
实用性高

[0017]设置有辅助组件,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当需要提高喷洒扩散效果时,直接控制第二电动缸收缩即可,当第二电动缸收缩时能够带动辅助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固定在车底,安装座(1)上安装有调整组件(2);所述调整组件(2)由导向杆(
201


第一安装块(
202


第一电机(
203
)和螺纹杆(
204
)构成,导向杆(
201
)共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
201
)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座(1)上,两根导向杆(
201
)均为阶梯轴状结构,两根导向杆(
201
)的前侧一端均与第一安装块(
202
)固定,第一安装块(
202
)为长方形块状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
203
),第一电机(
203
)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一根螺纹杆(
204
),螺纹杆(
204
)与第一安装块(
202
)螺纹连接,第一安装块(
202
)上安装有喷洒机构(3)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3)由连接管(
301


喷管(
302


蜗轮(
303


第二电机(
304


蜗杆(
305


齿轮(
306
)和齿排(
307
)构成,连接管(
301
)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块(
202
)上,连接管(
301
)与供水泵相连接,连接管(
301
)上横向安装有一根喷管(
302
),喷管(
302
)为圆柱形结构,连接管(
301
)上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喷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
301
)上安装有蜗轮(
303
);第一安装块(
202
)上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
304
),第二电机(
304
)的转动轴上连接有同一根蜗杆(
305
),蜗杆(
305
)与蜗轮(
303
)啮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环卫车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
202
)上安装有辅助组件(4),辅助组件(4)由辅助架(
401


第一电动缸(
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