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和光伏发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93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和应用该光伏抑振清洁装置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包括进风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和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和应用该光伏抑振清洁装置的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装机容量逐年攀升,随着土地资源越发紧缺,光伏支撑系统正朝着轻量化

大跨度方向发展,使得系统刚度逐渐下降,结构整体也变得更加轻柔,对风荷载也越来越敏感,光伏电站风致振动及风毁事件频繁发生

相关技术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较低

抗风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抑振清洁装置,该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具有能够提高光伏支架的抗风稳定性并清除光伏板上的沙尘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适于安装于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沿东西方向延伸,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支架的南侧,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支架的北侧;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适于安装于光伏板,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于所述光伏板的北侧,以适于吹扫所述光伏板并破坏所述光伏板北侧的涡流,所述第二组件设于所述光伏板的南侧,以适于吹扫所述光伏板并破坏所述光伏板南侧的涡流;阀门,所述阀门连接在所述进风组件和所述排风组件之间,以供进入所述进风组件的气流单向流动至所述排风组件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具有能够提高光伏支架的抗风稳定性并清除光伏板上的沙尘的优点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单向连通,以供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气流经所述第一组件排出,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单向连通,以供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经所述第二组件排出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南端的下侧,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光伏板弯折延伸以将气流引导至所述光伏板的南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南端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经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沿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流动;
[0009]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北端的下侧,且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所述光伏板弯折延伸以将气流引导至所述光伏板的北侧,所述第四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北端的上侧,且所述第四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经所述第四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沿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流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几何轴线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交点位置与所述光伏板的南端具有第一设定间距;
[0011]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几何轴线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交点位置与所述光伏板的北端具有第二设定间距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流面积沿从北至南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北端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通流面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通流面积之和;
[0013]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通流面积沿从南至北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进风口南端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通流面积与所述第四出风口的通流面积之和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出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0015]所述第三出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四出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进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内分别设有滤网,以滤除进入所述进风组件气流中的杂物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抑振清洁装置

光伏板和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所述光伏板设于所述光伏支架的上端,所述光伏抑振清洁装置设于所述光伏支架和所述光伏板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板有多个,所述光伏支架有多个,所述光伏抑振清洁装置有多个,所述光伏板

所述光伏支架和所述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分别一一对应布置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抗风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南风下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北风下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的滤网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光伏抑振清洁装置
01
;进风组件1;第一进风口
11
;第二进风口
12
;排风组件2;第一组件
21
;第一出风口
211
;第二出风口
212
;第二组件
22
;第三出风口
221
;第四出风口
222
;阀门3;
[0027]光伏板
02

[0028]光伏支架
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下面结合图
1、

2、
图3和图4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
01。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
01
包括进风组件1,排风组件2和阀门
3。
[0032]进风组件1适于安装于光伏支架
03
,光伏支架
03
沿东西方向延伸,进风组件1包括第一进风口
11
和第二进风口
12
,第一进风口
11
的开口朝向光伏支架
03
的南侧,第二进风口
12
的开口朝向光伏支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适于安装于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沿东西方向延伸,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支架的南侧,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支架的北侧;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适于安装于光伏板,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于所述光伏板的北侧,以适于吹扫所述光伏板并破坏所述光伏板北侧的涡流,所述第二组件设于所述光伏板的南侧,以适于吹扫所述光伏板并破坏所述光伏板南侧的涡流;阀门,所述阀门连接在所述进风组件和所述排风组件之间,以供进入所述进风组件的气流单向流动至所述排风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单向连通,以供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气流经所述第一组件排出,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单向连通,以供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经所述第二组件排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南端的下侧,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光伏板弯折延伸以将气流引导至所述光伏板的南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南端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经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沿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流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北端的下侧,且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所述光伏板弯折延伸以将气流引导至所述光伏板的北侧,所述第四出风口设于所述光伏板北端的上侧,且所述第四出风口沿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经所述第四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沿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流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抑振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几何轴线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交点位置与所述光伏板的南端具有第一设定间距;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几何轴线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源吴嵩松蔺吉向郭辰张立英郝华庚刘昱辉蒋河川高建辉邓明基宋博郭再虎魏辉吴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