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37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0003]目前的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当需要移动光伏设备位置时,需要手动移动光伏设备并调整光伏设备的角度,当光伏设备长时间放置在室外时,易有杂质飘向光伏设备,造成对光伏设备的污染,甚至带动光伏设备移动

且常规的第一光伏板为长方形板状,在移动或收放第一光伏板时,由于第一光伏板的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难以手持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具体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并保护光伏设备,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位柱,所述卡位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圆板的底部;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光伏设备的角度以及高度,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磁力环,所述第二磁力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卡位柱的外部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卡位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0006]优选地,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部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

[0008]优选地,所述扇形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杆,用来粘连或遮挡漂浮物,所述第一凹槽开设有三个,所述悬挂杆设置有三个

[0009]优选地,所述弯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环和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置有多
个,所述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板,第一磁力环与磁力板分别用来固定第二磁力环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光伏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吸盘,用来加固设备,进而通过调整调节杆来控制第一光伏板的高度,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均固定连接在弹力杆的外部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把手和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光伏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第二光伏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位板,所述把手和固定管均固定连接在固定筒的顶部

[0012]优选地,所述处理机构包括连通板,所述连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风管,在无风的位置为第一光伏板表面送风,促进杂质离开第一光伏板,所述连通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筒的外部

[0013]优选地,所述连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弯杆,所述电动伸缩弯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刮板,在电动伸缩弯杆的带动下,刮板用来带动第一光伏板表面的杂质向外运动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和调整机构,对处于光伏设备底部的灰尘与漂浮物进行遮挡与粘连,并对第一光伏板进行收放调整,设备便于移动且便于携带

达到了便于固定与移动光伏设备并对光伏设备进行保护的目的

[0015]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通过设置支撑机构,来支撑顶部的光伏设备

当需要移动光伏设备位置时,需要手动移动光伏设备并调整光伏设备的角度,当光伏设备长时间放置在室外时,易有杂质飘向光伏设备,造成对光伏设备的污染,甚至带动光伏设备移动

故设置支撑机构,对光伏设备的位置进行固定,并在设备移动以及固定的状态下,对飘向设备底部的杂质进行粘连,来解决上述问题

达到了便于对设备进行支撑并对飘向设备底部的物质进行粘连与悬挂目的

[0016]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通过设置调整机构,来控制第一光伏板的位置

常规的第一光伏板为长方形板状,在移动或收放第一光伏板时,由于第一光伏板的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难以手持运输

故设置调整机构,收放简单,且便于调节第一光伏板的高度与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

达到了便于收放第一光伏板并对第一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目的

[0017]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通过设置处理机构,来清理第一光伏板表面

第一光伏板长期处于室外,第一光伏板表面易堆积灰尘杂质,且室外的杂质在风的带动下易移动至第一光伏板顶部

故设置处理机构,对第一光伏板顶部进行清理,来解决上述问题

达到了便于清理第一光伏板的表面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遮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
A
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圆板;
2、
固定板;
3、
支撑机构;
301、
环形槽;
302、
卡位柱;
303、
第一套筒;
304、
第二套筒;
305、
底板;
306、
遮挡组件;
3061、
第一固定槽;
3062、
第二固定槽;
3063、
固定杆;
3064、
第一底座;
3065、
扇形板;
3066、
第一凹槽;
306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具体包括: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圆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6);支撑机构(3),用于支撑并保护光伏设备,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环形槽(
301
),所述环形槽(
301
)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位柱(
302
),所述卡位柱(
302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
303
)和第二套筒(
304
),所述第一套筒(
303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
306
),所述环形槽(
301
)开设在圆板(1)的底部;调整机构(4),用于调整光伏设备的角度以及高度,所述调整机构(4)包括第二凹槽(
401
),所述第二凹槽(
401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弯杆(
402
),所述弯杆(
402
)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磁力环(
409
),所述第二磁力环(
409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406
),所述弧形板(
406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力杆(
407
),所述弹力杆(
407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
408
),所述第二凹槽(
401
)开设在固定板(2)的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
30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305
),所述卡位柱(
302
)的外部卡合连接有挡板(
307
),所述卡位柱(
302
)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30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
306
)包括第一固定槽(
3061
)和第二固定槽(
3062
),所述第一固定槽(
3061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3063
),所述第一固定槽(
3061
)和第二固定槽(
3062
)分别开设在第一套筒(
303
)和第二套筒(
304
)的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
3063
)的外部套设有扇形板(
3065
),所述扇形板(
3065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
3068
),所述第二底座(
3068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3069
),所述弹簧(
3069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
3064

。5.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玉张志琼
申请(专利权)人:昱晨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