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34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光伏发电组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底部积水问题,积水在蒸发过程中,会造成光伏组件底部出现彩虹条及耀斑现象,严重影响光伏组件正常发电

且每次积水蒸发后留下一定量灰尘附着于光伏组件表面,降低组件发电效率,此类现象,普遍出现在厂房屋顶光伏电站中

目前,常用一些导水件的结构,利用虹吸原理或毛细原理排走积水,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然而,采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当积水较少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采用毛细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排水效率又普遍不高,不能快速排出大量的积水,且毛细结构容易被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当积水较少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采用毛细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排水效率低,且毛细结构容易被堵塞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可以同时利用毛细原理和虹吸原理进行排水,排水效果更好,且可以减少排水结构被堵塞的风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水件安装到光伏组件的下边框上后,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网本身具有毛细吸水作用,可以增加导水夹与下边框之间的毛细吸水作用,而所述排水通道可以形成虹吸作用,具有较大的排水能力

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少量积水时,所述导水夹

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上表面的积水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具有较多的积水时,所述导水夹

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上表面的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同时被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的水会使排水通道形成虹吸作用,进行快速地排水,提高排水效率,且由于毛细作用与虹吸作用共用一个排水通道,虹吸作用产生的大水流会冲刷排水通道和导水网的表面,将所述排水通道内和导水网表面的细沙

灰尘等固体微粒冲刷走,起到清洁作用,减少排水通道在长期使用后被堵塞的风险

相对于毛细作用的排水通道和虹吸作用的排水通道分开的方案,本方案中由于毛细作用和虹吸作用共用的排水通道更不容易被堵
塞,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导水网本身对毛细作用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适当扩大排水通道的尺寸,使排水通道具有更大的横截面,便于增加排水量,也更加不容易被堵塞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并将导水槽分为靠近导水夹的第一水槽和靠近下边框的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通过导水网上的吸水网孔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导水网组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水槽和导水网组成第二通道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导水槽内的导水网的两侧均可以产生毛细作用,再加上导水夹内表面和下边框的外侧面,一共有四个面

两个小间隙可以产生毛细作用,从而大大加强了在少量积水情况下的排水能力,且导水网位于导水槽内悬空设置,可以减少固体微粒的堵塞概率,导水网上的固体微粒可以被两面的水流冲刷带走

同时,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后,可以形成定位结构,方便在安装导水件和导水网快速对齐,提升安装效率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的下端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部

设置在竖直部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和设置在倾斜部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竖直设置,所述倾斜部与竖直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泥孔,所述第一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泥孔,所述第二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泥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排泥孔错位设置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倾斜部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一排泥孔,可以将导水槽内的泥沙通过第一排泥孔排到导水夹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

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倾斜部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二排泥孔,可以将导水槽内的泥沙通过第二排泥孔排到导水夹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泥孔上设有第一导水板,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一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排泥孔上设有第二导水板,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二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可以将水流截断,产生扰流作用,减少泥水分离,使固体微粒可以被冲刷带走,同时通过可以导水板将水流向外侧引导,减少内侧堵塞的可能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高度,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高度

所述方案可以在保证排水作用的前提下,减少所述导水网的长度,减少所述导水网的制造材料,节约成本

由于导水件一般是大批量使用的零件,减少部分材料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且上述方案还可以通过减少导水网下端的长度的方式避免其影响导水夹下端的排水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靠近光伏板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
144
°

所述方案可以使导水夹夹紧并连接在下边框上,且使积水可以沿着倾斜的导水夹排出光伏组件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吸水部

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吸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宽度,所述导水部的宽度由吸水部一端向排水部一端递减,所述导水部上的导水槽倾斜设置,用于将吸水部两侧的导水槽与排水部两侧的导水
槽连通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部宽度增加后可以增加与光伏组件上表面的积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吸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宽度,可以在不增加所述排水部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其特征是,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并将导水槽分为靠近导水夹的第一水槽和靠近下边框的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通过导水网上的吸水网孔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导水网组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水槽和导水网组成第二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夹的下端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部

设置在竖直部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和设置在倾斜部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竖直设置,所述倾斜部与竖直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泥孔,所述第一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泥孔,所述第二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泥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排泥孔错位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排泥孔上设有第一导水板,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一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排泥孔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阳杜晗晗范喜斌许锋杜刚王超锋郑捷宁刘力倪利王竹莲朱诚吕湛尹扬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州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