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93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单元和喷淋单元,余热单元包括第一风机和风道,风道的一端适于与风冷变压器相连,第一风机设在风道内,喷淋单元包括喷淋塔和喷淋部件,喷淋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道的另一端连通以将热空气传输至喷淋塔内,喷淋部件设在喷淋塔内,喷淋部件邻近出风口布置,喷淋部件适于与水源连通以使喷淋部件喷淋的水可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出风口与风冷变压器相连以将经喷淋部件喷淋后降温的空气传输至风冷变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变压器是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电力变压器通过改变电压而传输交流电能的静止感应电器,是通过电感生磁

磁感生电的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

当变压器一次绕组通电工作后,铁芯涡流损耗及铜损会引起变压器温度上升,相关技术中多采用散热器通过自冷

风冷或水冷的方式对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后再直接散发到空气中,而据不完全统计得到城市电网中
35

220kV
电压等级降压变压器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的能量约占发电量的
1.6
%,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能量的浪费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单元,所述余热单元包括第一风机和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适于与风冷变压器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内;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喷淋塔和喷淋部件,所述喷淋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连通以将热空气传输至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淋部件设在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淋部件邻近所述出风口布置,所述喷淋部件适于与水源连通以使所述喷淋部件喷淋的水可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冷变压器相连以将经所述喷淋部件喷淋后降温的空气传输至所述风冷变压器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能量的浪费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冷却填料,所述冷却填料填充在所述喷淋塔内,且所述冷却填料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部件包括喷淋头和集水盘,所述喷淋头邻近所述出风口布置且位于所述冷却填料的上方,所述集水盘邻近所述进风口布置,且所述集水盘设在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在所述喷淋塔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单元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冷变压器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盘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头相连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单元还包括第一水源热泵,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蒸发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
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头相连以将经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水进行冷却,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另一端适于与供热管网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盘相连,所述第一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供热管网,所述供热管网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二水源热泵,所述第二水源热泵至少包括一个第二蒸发器和一个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与用户侧的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用户侧的回水端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泵,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泵设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水源热泵包括第二阀门和第三泵,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泵设在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淋水与空气热交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风冷变压器
100
,用户侧
200
,供水端
210
,回水端
220

[0019]余热单元1,风道
11
,第一风机
12
,第二风机
13

[0020]喷淋单元2,喷淋塔
21
,进风口
211
,出风口
212

[0021]喷淋部件
22
,喷淋头
221
,集水盘
222
,冷却填料
23

[0022]供水单元3,第一换热器
31
,第一水源热泵
32
,第一蒸发器
321
,第一冷凝器
322
,第一阀门
323
,第二泵
324
,第一泵4,
[0023]供热管网5,第二换热器
51
,第二水源热泵
52
,第二蒸发器
521
,第二冷凝器
522
,第二阀门
523
,第三泵
5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单元1和喷淋单元
2。
余热单元1包括第一风机
12
和风道
11
,风道
11
的一端适于与风冷变压器
100
相连,第一风机
12
设在风道
11


喷淋单元2包括喷淋塔
21
和喷淋部件
22
,喷淋塔
21
具有进风口
211
和出风口
212
,进风口
211
与风道
11
的另一端连通以将热空气传输至喷淋塔
21
内,喷淋部件
22
设在喷淋塔
21
内,喷淋部件
22
邻近出风口
212
布置,喷淋部件
22
适于与水源连通以使喷淋部件
22
喷淋的水可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出风口
2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单元,所述余热单元包括第一风机和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适于与风冷变压器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内;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喷淋塔和喷淋部件,所述喷淋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连通以将热空气传输至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淋部件设在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淋部件邻近所述出风口布置,所述喷淋部件适于与水源连通以使所述喷淋部件喷淋的水可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冷变压器相连以将经所述喷淋部件喷淋后降温的空气传输至所述风冷变压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冷却填料,所述冷却填料填充在所述喷淋塔内,且所述冷却填料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件包括喷淋头和集水盘,所述喷淋头邻近所述出风口布置且位于所述冷却填料的上方,所述集水盘邻近所述进风口布置,且所述集水盘设在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在所述喷淋塔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单元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冷变压器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月高培鑫吕贝林盘盘赵民房小源郑清伟路福田王亚军吴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