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BSH专利>正文

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及家用制冷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67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其包括: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其设置成能够产生沿围绕一纵向轴线的周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磁化区和去磁区,外磁组件相对于纵向轴线布置在内磁组件的径向外侧;磁工质床,其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位于外磁组件与内磁组件之间,并布置成能够在磁化区和去磁区中相对于磁化区和去磁区绕纵向轴线运动;和至少一个轴承,其布置在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磁工质床之间,以使得磁工质床能够相对于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转动,轴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磁工质床居中地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及家用制冷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和一种家用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器具已走入千家万户,例如冰箱

酒柜等等

目前主流的制冷方式是机械式蒸汽压缩循环制冷

这种制冷技术不仅能耗大,而且其采用的制冷剂会破坏大气层上空的臭氧环境,而现在的替代工质有很大的温室效应指数和燃爆性,不但制冷效率不高,而且严重地影响到能源的利用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0003]近年来,磁制冷技术因其理论效率高

无污染

无噪音

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备受瞩目

磁制冷技术不需要使用导致大气臭氧层破坏和加剧全球变暖的制冷剂,而是基于磁工质的磁热效应来实现制冷,即磁工质在被磁化时温度升高并在被去磁时温度降低

[0004]在现有的磁制冷装置中,旋转式磁制冷装置具有结构紧凑

运行频率高

制冷效果好的优势

旋转式磁制冷装置通过磁场与磁工质床之间的相对转动使磁工质承受变化的磁场,从而使磁工质周期性地发生磁热反应

在磁制冷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磁场的影响,磁工质床与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组件之间容易发生碰撞

另外,磁制冷装置往往包括数量较多的需要相对运动的部件

这使得磁制冷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组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以及一种相应的家用制冷器具,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中的至少一者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其中,所述磁制冷装置包括: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其设置成能够产生沿围绕一纵向轴线的周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磁化区和去磁区,其中,外磁组件相对于纵向轴线布置在内磁组件的径向外侧;磁工质床,其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位于外磁组件与内磁组件之间,并且布置成能够在磁化区和去磁区中相对于磁化区和去磁区绕纵向轴线运动;以及至少一个轴承,其布置在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磁工质床之间,以使得磁工质床能够相对于内磁组件和外磁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转动,其中,所述轴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磁工质床居中地定位

[0007]磁工质床相对于内磁组件和
/
或外磁组件的相对转动,能够使磁工质床内的磁工质交替地经过磁化区和去磁区,从而周期性地被磁化和去磁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磁工质床能够稳定地相对于内磁组件和
/
或外磁组件转动,从而避免磁工质床与内磁组件和
/
或外磁组件发生碰撞

所述至少一个轴承被居中地定位,以使得磁制冷装置结构紧凑,便于组装

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轴承没有布置在磁工质床的两端处,使得在此可设置另外的部件,例如引导流过磁工质床的换热流体的流体管道或流向控制阀等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其布置在内磁组件与磁
工质床之间,其中,第一轴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仅由内磁组件限位

由此,能够简化磁制冷装置的结构和组装过程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内磁组件包括第一内磁体和相对于第一内磁体单独的第二内磁体,第一轴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被夹在第一内磁体与第二内磁体之间

第一内磁体和
/
或第二内磁体特别是形成为环绕纵向轴线的圆筒形

这使得内磁组件和第一轴承能够以简单且便于组装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内磁组件能够布置成尽可能地靠近磁工质床

这有利于充分利用磁化空间,提高磁制冷效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其布置在外磁组件与磁工质床之间,其中,第二轴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仅由外磁组件限位

由此,能够简化磁制冷装置的结构和组装过程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外磁组件包括第一外磁体和相对于第一外磁体单独的第二外磁体,第一外磁体和第二外磁体沿周向方向间隔开地排列

这种外磁组件有利于与内磁组件配合以形成在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列的磁化区和去磁区,并且便于组装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外磁体和
/
或第二外磁体形成为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具有扇环形横截面;和
/
或第一外磁体和
/
或第二外磁体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轴承的圆弧槽,其中,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圆弧槽在相应的第一外磁体和
/
或第二外磁体中居中地定位;和
/
或第一外磁体与第二外磁体关于纵向轴线中心对称

这种外磁组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能够形成对称的磁场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磁制冷装置还包括由软铁材料形成的第一磁回路轭铁和第二磁回路轭铁,其分别在径向外侧围绕第一外磁体和第二外磁体

第一外磁体和
/
或第二外磁体在周向方向上相应地被第一磁回路轭铁和
/
或第二磁回路轭铁限位

第一磁回路轭铁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外磁体的第一容纳槽,其构造成使得第一外磁体能够在第一容纳槽内沿着纵向轴线移动

第二磁回路轭铁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外磁体的第二容纳槽,其构造成使得第二外磁体能够在第二容纳槽内沿着纵向轴线移动

第一磁回路轭铁和第二磁回路轭铁能够为去磁区提供良好的磁场屏蔽效果,以减少磁场对去磁区的影响

第一磁回路轭铁和第二磁回路轭铁还能够对外磁组件进行支撑和限位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磁工质床构造成包括环绕纵向轴线的圆筒形床主体,所述床主体形成有在纵向方向上贯通的用于容纳磁工质的多个床通道,其中,床通道内的磁工质能够与流过床通道内的换热流体进行热交换

这使得磁工质床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磁化空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床主体包括第一纵向段和相对于第一纵向段单独的第二纵向段,第一纵向段和第二纵向段沿纵向轴线的方向排列并且彼此连接

由此,可使磁工质更均匀且充分地分布在床通道内,并且使得磁工质的填充操作更容易

另外,这种分段式磁工质床使得磁工质床的安装更灵活

特别是,轴承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家用制冷器具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所述磁制冷装置
(1)
包括:内磁组件
(10)
和外磁组件
(20)
,其设置成能够产生沿围绕一纵向轴线的周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磁化区和去磁区,其中,外磁组件
(20)
相对于纵向轴线布置在内磁组件
(10)
的径向外侧;磁工质床
(30)
,其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位于外磁组件
(20)
与内磁组件
(10)
之间,并且布置成能够在磁化区和去磁区中相对于磁化区和去磁区绕纵向轴线运动;以及至少一个轴承
(40)
,其布置在内磁组件
(10)
和外磁组件
(20)
中的至少一者与磁工质床
(30)
之间,以使得磁工质床
(30)
能够相对于内磁组件
(10)
和外磁组件
(20)
中的所述至少一者转动,其中,所述轴承
(40)
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磁工质床
(30)
居中地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所述轴承
(40)
包括第一轴承
(41)
,其布置在内磁组件
(10)
与磁工质床
(30)
之间,其中,第一轴承
(41)
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仅由内磁组件
(10)
限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内磁组件
(10)
包括第一内磁体
(11)
和相对于第一内磁体
(11)
单独的第二内磁体
(12)
,第一轴承
(41)
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被夹在第一内磁体
(11)
与第二内磁体
(12)
之间,其中,第一内磁体
(11)

/
或第二内磁体
(12)
特别是形成为环绕纵向轴线的圆筒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所述轴承
(40)
包括第二轴承
(42)
,其布置在外磁组件
(20)
与磁工质床
(30)
之间,其中,第二轴承
(42)
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仅由外磁组件
(20)
限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外磁组件
(20)
包括第一外磁体
(21)
和相对于第一外磁体
(21)
单独的第二外磁体
(22)
,第一外磁体
(21)
和第二外磁体
(22)
沿周向方向间隔开地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第一外磁体
(21)

/
或第二外磁体
(22)
形成为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具有扇环形横截面;和
/
或第一外磁体
(21)

/
或第二外磁体
(22)
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轴承
(42)
的圆弧槽
(23)
,其中,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圆弧槽
(23)
在相应的第一外磁体
(21)

/
或第二外磁体
(22)
中居中地定位;和
/
或第一外磁体
(21)
与第二外磁体
(22)
关于纵向轴线中心对称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制冷装置
(1)
,其中,磁制冷装置
(1)
还包括由软铁材料形成的第一磁回路轭铁
(51)
和第二磁回路轭铁
(52)
,其分别在径向外侧围绕第一外磁体
(21)
和第二外磁体
(22)
,其中,第一外磁体
(21)

/
或第二外磁体
(22)
在周向方向上相应地被第一磁回路轭铁
(51)

/
或第二磁回路轭铁
(52)
限位;和
/
或第一磁回路轭铁
(51)
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外磁体
(21)
的第一容纳槽
(510)
,其构造成使得第一外磁体
(21)
能够在第一容纳槽
(510)
内沿着纵向轴线移动;和
/
或第二磁回路轭铁
(52)
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外磁体
(22)
的第二容纳槽
(520)
,其构造成使得第二外磁体
(22)
能够在第二容纳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晶晶王文杰孟战国卢定伟
申请(专利权)人:BSH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