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64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涉及皮带撕裂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皮带撕裂检测器和用于保护皮带撕裂检测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保护箱的上端安装有防尘装置和配合防尘装置使用的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撕裂检测的
,尤其涉及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装运过程中,皮带机是承担煤炭转运的重要装置

但是由于煤炭中经常掺杂着各种杂质,而这些杂质往往会在特定的部位
(
主要是在溜槽的落料点附近
)
对皮带造成损伤

轻则会造成皮带撕边

钢丝绳芯断裂,重则会造成皮带横向断裂,甚至是长距离的纵向撕裂

[0003]现有的皮带撕裂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装置的红外发射端会被灰尘遮挡,会使用装置进行清理,而一般的清理装置会间歇性的阻挡红外线,会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皮带撕裂检测器和用于保护皮带撕裂检测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安装有透明玻璃,所述保护箱上端透光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保护壳

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所述保护箱的上端安装有防尘装置和配合防尘装置使用的清理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抽气组件和透光组件,所述抽气组件由活塞杆

活塞r/>、
第四弹簧和气筒组成,所述气筒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分别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透光组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保护壳表面,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导气管靠近第一保护壳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抽气组件的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透光组件靠近第一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导向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导气管靠近第一磁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导向孔内部固定设置有配合第一磁铁使用的导向杆,所述第一磁铁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固定于导向孔的内部,所述透光组件的外壁滑动设置有配合传动组件使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密封盖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三导向杆,所述透光组件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配合第三导向杆使用的阻尼组件,所述保护箱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配合透光组件使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包裹有防撞橡胶

[0006]进一步,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导向杆上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和多个第二出气
孔,所述第二出气孔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安装板的外围紧密贴合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围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于透光组件外壁,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0007]进一步,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双轴电机和设置于第一保护壳中间位置的清理辊组,所述双轴电机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保护壳内部设置有配合第一带轮使用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中心轴位置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壳转动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配合清理辊组使用

[0008]进一步,所述清理辊组包括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旋转辊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开设有配合转轴外壁限位块使用的限位槽,所述连接筒与收纳槽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筒外壁固定设置有配合抽气组件使用的凸轮,其中一端所述转轴贯穿第一保护壳并延伸至第二保护壳内部,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壳内部的转轴安装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保护壳内部设置有与第一保护壳内部有相同的转轴

第三带轮和清理辊组,所述第三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透光组件包括透明塑料板,所述塑料板外围包裹有安装架

[0010]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转动设置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中心轴与同一个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杆和第一导向杆外壁分别开设有配合两个齿轮使用的齿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当第一磁铁就会向第二磁铁处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导向杆移动,第一导向杆通过齿轮带动第三导向杆移动,从而密封盖打开,阻尼组件可避免密封盖会快速的下落,因此保证透光组件会快速的向限位杆处移动,在限位杆与透光组件接触之后,密封盖还在下落,从而进行复位,进而对透光组件进行往复的清理,从而保证透光组件表面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保护箱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阻尼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清理辊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的透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1、
保护箱;
2、
传送带;
3、
显示器;
401、
第一保护壳;
402、
第二保护壳;
403、
第三保护壳;
5、
清理装置;
501、
双轴电机;
503、
第一带轮;
504、
第二带轮;
506、
转轴;
507、
清理辊组;
5071、
旋转辊;
5072、
第三弹簧;
5073、
连接筒;
5074、
凸轮;
5075、
收纳槽;
6、
防尘装置;
601、
抽气组件;
602、
透光组件;
6021、
导向孔;
6022、
塑料板;
6023、
安装架;
603、
导气管;
604、
进气管;
605、
第一弹簧;
606、
第二磁铁;
607、
第一磁铁;
6071、
第一导向杆;
608、
传动组件;
6081、
齿轮;
6082、
安装块;
609、
密封盖;
609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包括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器(3),所述传送带(2)的下方安装有皮带撕裂检测器(7)和用于保护皮带撕裂检测器(7)的保护箱(1),所述保护箱(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安装有透明玻璃,所述保护箱(1)上端透光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保护壳(
401


第二保护壳(
402
)和第三保护壳(
403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1)的上端安装有防尘装置(6)和配合防尘装置(6)使用的清理装置(5);所述防尘装置(6)包括抽气组件(
601
)和透光组件(
602
),所述抽气组件(
601
)由活塞杆

活塞

第四弹簧和气筒组成,所述透光组件(
602
)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
6021
),所述导向孔(
6021
)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气管(
603
),所述导气管(
603
)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保护壳(
401
)表面,所述导气管(
603
)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导气管(
603
)靠近第一保护壳(
401
)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管(
604
),所述进气管(
604
)通过连接管与抽气组件(
601
)的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透光组件(
602
)靠近第一保护壳(
401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
605
),所述导向孔(
6021
)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磁铁(
607
),所述导气管(
603
)靠近第一磁铁(
607
)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
606
),所述导向孔(
6021
)内部固定设置有配合第一磁铁(
607
)使用的导向杆,所述第一磁铁(
607
)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杆(
6071
),所述第一导向杆(
6071
)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传动组件(
608
),所述传动组件(
608
)固定于导向孔(
6021
)的内部,所述透光组件(
602
)的外壁滑动设置有配合传动组件(
608
)使用的密封盖(
609
),所述密封盖(
609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密封盖(
609
)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三导向杆(
6091
),所述透光组件(
602
)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配合第三导向杆(
6091
)使用的阻尼组件(9),所述保护箱(1)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配合透光组件(
602
)使用的限位杆(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皮带撕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9)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导向杆上端的安装板(
901
),所述安装板(
901
)与密封盖(
609
)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友李林燕
申请(专利权)人:意朗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