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41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涉及螺旋机限位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底板和螺旋机本体,所述螺旋机本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机本体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一侧均设置有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螺旋机限位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机是螺旋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如建材

化工

电力

冶金

煤炭

粮食等行业,适用于水平或倾斜输送粉状

粉状和小块状物料

[0003]现有技术中,四分之三线螺旋机螺六

螺七因原有机械击打式限位不能满足二台螺旋机正常工作需求,该类限位需要触碰动作,因此只有作业线两端可以固定触发挡板,行车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只能靠操作司机掌握,且为保障设备有足够的停车缓冲距离,限位往往需焊接加长杆使用,安装调试极为不便,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机械击打式限位只有作业线两端可以固定触发挡板,行车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只能靠操作司机掌握,且为保障设备有足够的停车缓冲距离,限位往往需焊接加长杆使用,安装调试极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包括:基础底板和螺旋机本体,所述螺旋机本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机本体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一侧均设置有控制器,两个所述螺旋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四个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有安装外壳,四个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均设置有发射器,四个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靠近发射器处均设置有接收器,四个所述安装外壳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发射孔

[0006]优选的,所述基础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

[0007]优选的,四个所述滑板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滑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旋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基础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终点位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靠近底部处均设置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相对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梯形板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梯形板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螺旋机本体的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

光电传感器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呈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
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发射器发出连续光束,如前方测距内有障碍物,光源被待检测物体反射回接收器,促使光电传感器发出开关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便
2.1 米),对检测物体限制少,检测点距小

分辨率高,无需机械性接触等优点,改造后限位更换率降低 90%
,且可以为行车设备之间提供精确安全距离保护

[0023]实施例2,如图1‑
图4所示,基础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道2,两个滑道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
12
,四个滑板
12
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滑板
12
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旋机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基础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10
,两个固定板
10
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终点位
11
,两个固定板
10
的相对一侧靠近底部处均设置有液压杆9,两个液压杆9的相对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梯形板8,两个梯形板8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螺旋机本体3的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控制器
5、
光电传感器
7、
液压杆
9、
发射器
402
和接收器
403
之间呈电性连接

[0024]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根据控制器5接收的信号控制液压杆9的开启和关闭,能够使两个螺旋机本体3始终处于安全距离,通过滑板
12
在滑道2内滑动,能够使螺旋机本体3在移动行车时严格沿轨道移动,防止行车偏移造成检测错误,通过梯形板8能够加强液压杆9和螺旋机本体3之间的连接

[002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螺旋机通常由进料口

螺旋轴

螺旋叶片

出料口

电机和减速器几个部分组成,当两个螺旋机本体3移动时,其侧面安装的检测组件4会直接检测前方的物体,通过发射器
402
发出连续光束,如前方测距内有障碍物,光源被待检测物体反射回接收器
403
,促使光电传感器7发出开关信号,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后,便会及时启停液压杆9,避免螺旋机本体3继续移动造成设备损坏,造选用光电传感器7替代原有的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7具有检测距离远(可达 10 米以上,本次选型为施耐德 XUX5ARCNT16
,测距 2.1 米),改造后限位更换率降低 90%
,且可以为行车设备之间提供精确安全距离保护,在使用时,根据控制器5接收的信号控制液压杆9的开启和关闭,能够使两个螺旋机本体3始终处于安全距离,通过滑板
12
在滑道2内滑动,能够使螺旋机本体3在移动行车时严格沿轨道移动,通过梯形板8能够加强液压杆9和螺旋机本体3之间的连接

[0026]本技术中的控制器
5、
光电传感器
7、
液压杆
9、
发射器
402
和接收器
403
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控制器
5、
光电传感器
7、
液压杆
9、
发射器
402
和接收器
403
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板(1)和螺旋机本体(3),所述螺旋机本体(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机本体(3)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6),两个所述安装架(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7),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7)的一侧均设置有控制器(5),两个所述螺旋机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4),四个所述检测组件(4)均包括有安装外壳(
401
),四个所述安装外壳(
401
)的内部均设置有发射器(
402
),四个所述安装外壳(
401
)的内部靠近发射器(
402
)处均设置有接收器(
403
),四个所述安装外壳(
401
)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发射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道(2),两个所述滑道(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
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机行走限位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红张积毅包国进徐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