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53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包括端头和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通过在本体的内部设置牵引部件,在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通过设置的分离传感器检测到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随后将该信息传递到电气控制部件处,随后由电气控制部件发出指令,控制牵引部件运作,带动本体向着端头处移动,在端头靠近端头时,通过设置的电磁铁的工作,进而使得端头与本体之间再次连接,实现将连接线收入到本体内部,进而实现更安全的充电,同时也降低充电枪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用于给电动车

混合动力车等电动车辆充电的设备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0003]1.
充电桩外壳:充电桩通常由一个外壳组成,用于保护内部电气元件和提供物理支撑

外壳通常采用防水

防尘

防腐蚀等特性的材料制成,以适应各种室外环境;
2.
充电接口:充电桩上配备有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用于与电动车辆的充电插头连接

常见的充电接口包括国际标准的
Type2(
欧洲
)、CHAdeMO(
日本
)、CCS(
欧美
)

TeslaSupercharger(
特斯拉
)
等;
3.
充电控制器: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控制器负责管理和控制电能流向电动车辆的过程

它包括充电机组

充电控制电路

电能计量装置等,能够根据车辆的需求提供适当的电流和电压;
4.
电源管理系统:充电桩需要接入电网供电,因此需要一个电源管理系统来管理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该系统包括电源接入

电能计量

电能管理<br/>、
电能监控等功能
5.
通信模块:充电桩通常配备有通信模块,用于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远程监控

这样可以实现充电桩的远程控制

故障诊断

用户账单管理等功能;
6.
安全保护装置:为了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充电桩还配备了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

漏电保护等,以防止电动车辆和充电桩发生安全事故

[0004]由于充电枪在进行充电时受限于设计,往往充电枪会突出在车身的侧面,当车位较小或者狭窄车位上时,相邻的车位驾乘人员的移动,会撞击到充电枪,而在进行充电的充电枪往往是锁定的,进而在受到撞击时,不会自动脱落,会将撞击力传递到车辆的充电口的位置,因此在现有的充电枪中都会采取防撞的设计以保护充电枪和充电设备免受碰撞或意外撞击的损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充电枪防撞设计:
[0005]缓冲装置:在充电枪的关键部位,如连接头部分或握把部分,可以添加缓冲装置,如橡胶垫或弹簧,以吸收和减缓碰撞冲击

[0006]保护罩:对于一些易受损的部位,如连接头或插头,可以添加保护罩,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保护罩可以是可移动的或固定的,具体设计根据充电枪的使用环境和需求而定

[0007]指示灯和警示标志:在充电枪上安装明亮的指示灯和警示标志,以提醒用户和周围人员注意充电枪的位置,避免碰撞或撞击

[0008]固定装置:在充电设备的安装位置上,可以设置固定装置,如固定支架或固定座,以确保充电枪在充电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碰撞的可能性;
[0009]以上的一些防撞击的多数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撞击充电枪,难以避免撞击充电枪的发生,或者是所采用的减少撞击损坏的部件的效果较差,难以实现更好的防撞击的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有效的降低撞击充电枪所带来的损害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充电枪在进行充电时保持突出的姿态,容易被撞击到,进而造成车辆充电口的损坏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包括桩体,桩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充电枪与桩体电性连接;充电枪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端头;端头通过导线与本体内部电气控制部件电性连接;端头靠近本体一端面均匀间隔开设有凹槽;本体与端头相对的端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为柔性材料制成;端头和本体互相靠近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的本体和吸合板;电磁铁与电气控制部件电性连接;
[0012]本体内部设置有牵引部件;牵引部件用于牵引分离的端头和本体互相靠近配合
[0013]本体内部设置信号检测部件;信号检测部件;信号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端头与本体的分离状态;信号检测部件与电气控制部件电性连接

[0014]工作时,在进行充电时,由于是进行按压,通过设置的凸块和凹槽之间的配合,进而能够实现端头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在进行拔出时,则通过设置的电磁铁工作,进而使得端头与本体之间紧密的联系;由于在进行充电时仅仅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间的紧配合实现连接,进而在突出的充电枪在受到碰撞时,作用力传递到凸块处时,由于凸块为柔性材料制成的,进而会导致凸块变形,随后与凹槽之间分离,进而能够避免充电枪上侧向的撞击力传递到端头,进而传递到车辆的充电口的位置,进而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车辆充电口的位置,进而提高了充电桩的充电安全性;
[0015]当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由于端头与本体内部的连接线则会裸露在外部,较长时间后则会导致连接线在与端头的连接位置出现破损,进而会导致充电枪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也会增加充电枪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在本体的内部设置牵引部件,在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通过设置的分离传感器检测到端头与本体之间分离后,随后将该信息传递到电气控制部件处,随后由电气控制部件发出指令,控制牵引部件运作,带动本体向着端头处移动,在端头靠近端头时,通过设置的电磁铁的工作,进而使得端头与本体之间再次连接,实现将连接线收入到本体内部,进而实现更安全的充电,同时也降低充电枪的损坏风险

[0016]优选的,本体上设置至少两处膨胀部;膨胀部充气后膨胀的表面与本体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不小于
5cm
;本体内部设置有气源部件;气源部件用于为膨胀部提供气源

[0017]当本体受到冲击与端头分离的瞬间,信号检测部件检测到本体与端头之间分离的信息,随后将该信息传递到电气控制部件中,由电气控制部件对该信息进行判断,确定两者的分离距离的大小,以判断分离的类型;随后电器控制部件根据该信息控制气源部件工作,迅速地给膨胀部供气,膨胀部内部被气体充满后会加压膨胀,形成表面与充电枪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由于高度差的存在,进而使得在本体与端部脱离的时候,本体与汽车接触时更容易形成膨胀部与汽车表面接触的情况,由于膨胀部为柔性材料制成,且内部充有气体,进而在碰撞时膨胀部会变形,进而不会对车辆的车漆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0018]优选的,本体一侧设置有把手;把手中空设置,把手靠近本体一侧设置有锁紧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包括桩体
(1)
,所述桩体
(1)
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
(2)
;所述充电枪
(2)
与所述桩体
(1)
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
(2)
包括本体
(3)
;所述本体
(3)
的一端设置有端头
(4)
;所述端头
(4)
通过导线与所述本体
(3)
内部电气控制部件
(8)
电性连接;所述端头
(4)
靠近所述本体
(3)
一端面均匀间隔开设有凹槽
(6)
;所述本体
(3)
与所述端头
(4)
相对的端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
(7)
;所述凸块
(7)
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端头
(4)
和所述本体
(3)
互相靠近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5)
的本体
(3)
和吸合板;所述电磁铁
(5)
与所述电气控制部件
(8)
电性连接;所述本体
(3)
内部设置有牵引部件
(9)
;所述牵引部件
(9)
用于牵引分离的所述端头
(4)
和所述本体
(3)
互相靠近配合所述本体
(3)
内部设置信号检测部件;所述信号检测部件;所述信号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端头
(4)
与所述本体
(3)
的分离状态;所述信号检测部件与所述电气控制部件
(8)
电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3)
上设置至少两处膨胀部
(12)
;所述膨胀部
(12)
充气后膨胀的表面与所述本体
(3)
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不小于
5cm
;所述本体
(3)
内部设置有气源部件
(13)
;所述气源部件
(13)
用于为所述膨胀部
(12)
提供气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3)
一侧设置有把手
(14)
;所述把手
(14)
中空设置,所述把手
(14)
靠近本体
(3)
一侧设置有锁紧部
(15)
;所述锁紧部
(15)
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锁紧部
(15)
位于所述把手
(14)
内部;所述把手
(14)
靠近所述锁紧部
(15)
的一侧设置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卡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袁承享鲍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云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