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上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
。
技术介绍
[0002]氢能作为一种清洁
、
高效
、
安全
、
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近年来,氢能行业发展迅猛
。
[0003]双极板是燃料电池重要部件之一,燃料电池的电堆由双极板叠加在一起组成,双极板分为阴极板和阳极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阳极板进行点胶,然后将阴极板与阳极板进行粘接,从而形成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极板组件产品;点胶的时候,采用点胶机进行点胶作业,在上料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操作,将双极板放到点胶机上,然后进行点胶作业,需要人工频繁的上料,对人工依赖程度较高,耽误生产
。
[0004]另外一种双极板的上料方式是输送轨道,采用治具一次只能运输一个双极板,完全依靠治具对双极板定位,上料线比较长,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包括双向输送架(1)
、
双极板叠放组件(2)
、
支撑底座(5)和定位传送架(6),其特征在于:双向输送架(1)与支撑底座(5)滑动连接,定位传送架(6)设置为两个,定位传送架(6)和双向输送架(1)成品字形布置,双向输送架(1)的输送通道中设置有旋转台(
25
),旋转台(
25
)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分隔板(
27
),分隔板(
27
)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块(
26
),双极板叠放组件(2)分别设置在分隔板(
27
)两侧的台面上,双极板叠放组件(2)上叠放有双极板(3),定位传送架(6)上设置有传送辊(
34
),传送辊(
34
)之间设置有传送圆胶条(
66
),定位传送架(6)的内侧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架(
38
),定位架(
38
)上设置有与传送辊(
34
)平行的滚轴组,滚轴组设置为两组,滚轴组包括滚轴Ⅰ(
35
)
、
滚轴Ⅱ(
36
)和滚轴Ⅲ(
37
),滚轴Ⅰ(
35
)
、
滚轴Ⅱ(
36
)和滚轴Ⅲ(
37
)截面成三角形布置,传送圆胶条(
66
)依次绕过滚轴Ⅰ(
35
)
、
滚轴Ⅱ(
36
)和滚轴Ⅲ(
37
),定位架(
38
)上设置有定位机构(7),滚轴Ⅰ(
35
)
、
滚轴Ⅱ(
36
)和滚轴Ⅲ(
37
)的三角形布置形成定位通道,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安装板(
53
)
、
定位气缸(
49
)
、
定位推板(
50
)和定位圆块(
57
),定位气缸(
49
)设置在定位安装板(
53
)上,定位气缸(
49
)的伸缩端与定位推板(
50
)连接,定位推板(
50
)的两端分别卡在定位通道中,定位圆块(
57
)分别设置在定位推板(
50
)的两端,定位推板(
50
)与定位架(
38
)侧板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双极板上料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架(
38
)上设置有横梁(
58
),横梁(
58
)上设置有等间距定位孔(
51
),该定位孔(
51
)与传送圆胶条(
66
)之间的间隙对应,定位安装板(
53
)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柱(
52
),定位柱(
52
)插入至定位孔(
51
)中,定位推板(
50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
67
),导套(
67
)中穿有导柱Ⅲ(
54
),导柱Ⅲ(
54
)上设置有固定环(
56
),固定环(
56
)与导套(
67
)的一端设置有弹簧Ⅱ(
55
),定位圆块(
57
)设置在导柱Ⅲ(
54
)的一端,定位安装板(
53
)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支撑块(
47
),导向支撑块(
47
)中穿有导柱Ⅱ(
48
),导柱Ⅱ(
48
)与定位推板(
50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辊(
34
)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胶条限位槽(
40
),传送圆胶条(
66
)位于胶条限位槽(
40
)中,定位传送架(6)的侧面设置有第四电机(
39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旋转台(
25
)的下方设置有升降台(
46
),升降台(
46
)的上表面设置有回转支撑(
32
),旋转台(
25
)与升降台(
46
)的回转内圈连接,升降台(
46
)的下表面四角设置有导柱Ⅰ(
31
),导柱Ⅰ(
31
)穿至双向输送架(1)的底板下方,双向输送架(1)的底板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
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纪福群,杜学华,杨雨晨,李采玲,王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