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58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网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

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进入
21
世纪至今,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Station

CORS
)建设的发展如火如荼,计算机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

卫星定位数据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突破性的发展对
CORS
技术的改进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目前
CORS
系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前景良好

参考站之间由通信网络有机地结合成网,实现了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完成了由单基站
CORS
向网络
CORS
的转变

[0003]现有基准站网都是独立运行,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需求时,监测精度低,无法精准监测地质灾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

系统及设备,以解决地质灾害监测精度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包括:将多个卫星所覆盖的监测区域划分成规则网格;所述规则网格内含有测站;所述卫星包括
CORS
站以及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通过所述测站将观测值文件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并对接收的观测值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确定数据质量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规则网格,根据所述卫星的位置进行分区处理,确定所覆盖的监测区域内同时包含所述
CORS
站以及所述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建立覆盖所述监测区域的格网;将所述格网作为
GDOP
计算的原点,依次遍历计算各个格网点与各测站的
GDOP
值,并将所有
GDOP
值的
GDOP
平均值作为所述监测区域的
GDOP
值;所述格网点为原点;根据所述数据质量分析结果,统计各个卫星的数据完整率

周跳比

载波信噪比以及多路径,并对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进行筛选,去除未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确定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形成融合所述
CORS
站以及所述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根据所述数据完整率

所述周跳比

所述载波信噪比以及所述多路径确定综合数据适量评估权重;基于所述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结合所述综合数据适量评估权重以及所述监测区域的
GDOP
值形成加权站网几何构型因子;根据所述加权站网几何构型因子对所述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进行评估

[0007]可选的,所述数据完整率包括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的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以及单系统数据完整率;所述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为:所述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为:其中,为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的理论历元总数;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中任一频点对应
的实际历元总数;
n
为接收机可观测的卫星总数;所述单系统数据完整率为:;其中,为单系统数据完整率;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中所有频点对应实际历元总数的最小值

[0008]可选的,所述周跳比的计算过程如下:采用
MW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一周跳数量;若未探测到周跳,采用
GF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二周跳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周跳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周跳数量确定总周跳数量;根据观测数据的个数以及所述总周跳数量确定周跳比

[0009]可选的,采用
MW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一周跳数量,具体包括:构造
MW
组合观测量递推公式;基于所述
MW
组合观测量递推公式,确定第
j
个历元的
MW
组合观测值是否超限;若超限,根据所第
j
‑1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以及方差确定第
j+1
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及方差;根据所述第
j+1
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及方差确定第
j
个历元的类型;所述第
j
个历元的类型包括第
j
个历元为粗差以及第
j
个历元发生了周跳;根据所述第
j
个历元的类型确定第一周跳数量

[0010]可选的,采用
GF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二周跳数量,具体包括:构造
GF
组合观测量以及伪距电离层残差组合,并构造拟合多项式代替所述伪距电离层残差组合;根据所述
GF
组合观测量以及所述拟合多项式判定第
j
个历元上是否存在周跳,确定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二周跳数量

[0011]可选的,所述多路径的计算过程如下:根据
GNSS
接收机观测到的各个所述卫星在两个不同频率上包含伪距多路径

载波相位多路径以及整周模糊度信息的第一计算量以及第二计算量;根据所述第一计算量以及所述第二计算量确定在任一个历元下
GNSS
接收机观测到的各个所述卫星在任一频率上包含伪距多路径

载波相位多路径以及整周模糊度信息的计算量;根据所述计算量确定多路径效应影响的评估值

[0012]可选的,所述载波信噪比的计算过程如下:获取
GNSS
接收机观测到所述卫星在任一频率上可见卫星总数

历元总数以及任一历元时的信噪比观测值;根据所述可见卫星总数

所述历元总数以及所述信噪比观测值确定载波信噪比

[0013]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系统,包括:监测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多个卫星所覆盖的监测区域划分成规则网格;所述规则网格内含有测站;所述卫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卫星所覆盖的监测区域划分成规则网格;所述规则网格内含有测站;所述卫星包括
CORS
站以及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通过所述测站将观测值文件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并对接收的观测值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确定数据质量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规则网格,根据所述卫星的位置进行分区处理,确定所覆盖的监测区域内同时包含所述
CORS
站以及所述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建立覆盖所述监测区域的格网;将所述格网作为
GDOP
计算的原点,依次遍历计算各个格网点与各测站的
GDOP
值,并将所有
GDOP
值的
GDOP
平均值作为所述监测区域的
GDOP
值;所述格网点为原点;根据所述数据质量分析结果,统计各个卫星的数据完整率

周跳比

载波信噪比以及多路径,并对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进行筛选,去除未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确定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形成融合所述
CORS
站以及所述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根据所述数据完整率

所述周跳比

所述载波信噪比以及所述多路径确定综合数据适量评估权重;基于所述符合指标的地质灾害监测基准站,结合所述综合数据适量评估权重以及所述监测区域的
GDOP
值形成加权站网几何构型因子;根据所述加权站网几何构型因子对所述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进行评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完整率包括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的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以及单系统数据完整率;所述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为:其中,为单频点数据完整率;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的理论历元总数;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中任一频点对应的实际历元总数;
n
为接收机可观测的卫星总数;所述单系统数据完整率为:;其中,为单系统数据完整率;为第颗卫星截止高度角
10
°
以上连续弧段中所有频点对应实际历元总数的最小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跳比的计算过程如下:采用
MW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一周跳数量;若未探测到周跳,采用
GF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二周跳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周跳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周跳数量确定总周跳数量;根据观测数据的个数以及所述总周跳数量确定周跳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
MW
组合观测量对
GNSS
接收机从各个所述卫星采集的观测数据中的任一历元开始进行周跳探测,确定第一周跳数量,具体包括:构造
MW
组合观测量递推公式;基于所述
MW
组合观测量递推公式,确定第
j
个历元的
MW
组合观测值是否超限;若超限,根据所第
j
‑1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以及方差确定第
j+1
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及方差;根据所述第
j+1
个历元的宽巷模糊度及方差确定第
j
个历元的类型;所述第
j
个历元的类型包括第
j
个历元为粗差以及第
j
个历元发生了周跳;根据所述第
j
个历元的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守周秘金钟庞宇奇陈一彪李博李洪超陈昊贾可豪薛温梁潘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