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22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与冲压机配合使用,属于金属冲压领域,包括:承载仓,设于冲压机正下方,其上表面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两侧边开设有容纳通道,移动槽内滑动配合有支撑台,支撑台上表面安装有冲压模具;提升杆,滑动配合于容纳通道,冲压模具上表面向下贯通设有升降通道,提升杆与升降通道滑动配合;上料仓,前端正对承载仓一侧面设置,上料仓内部设有提升板,上料仓前端开设有投料口,上料仓内部设有送料板,送料板与投料口的同水平面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


[0001]本申请属于金属冲压领域,具体与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有关


技术介绍

[0002]冲压工艺,一般指利用冲压机及模具对板材

带材

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当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作业时,常将待冲压的金属板材放置于冲压平台上,利用模具的配合让金属板材产生形变,从而获得合适的成品工件

[0003]目前,在对通风管道

风机等消防通风设备进行加工时,常采用冲压机加工金属板材而得到异形外壁或连接件;而冲压机的上下料方式一般为人工,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且容易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也有一些冲压机会采用机械结构进行半自动或自动上下料,例如传送轨道等,这种用于上下料的机械传动装置占地面积过大,不利于多条冲压加工线的设置,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可以节省冲压工作区的占地面积,且在冲压作业时全程自动上料

冲压

下料,不需要人工上下料,在提高金属板材的冲压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冲压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与冲压机配合使用,包括:承载仓,设于冲压机的冲压板下方,其上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组,每个通道组包括一对分别位于移动槽两侧边且沿承载仓高度方向布置的容纳通道,且同一通道组内的两个容纳通道平行于移动槽的宽度方向排布;支撑台,沿移动槽长度方向滑动配合于移动槽内,其上安装有两个冲压模具,各冲压模具两侧均向下贯通有至少一对升降通道,升降通道还向下贯通支撑台至支撑台的下表面;提升杆,数量与容纳通道一致,分别沿承载仓高度方向移动设置并滑动配合于容纳通道内;上料仓,有两个,其前端面均正对承载仓的一侧面设置,上料仓内部沿自身高度方向移动设有提升板,提升板用于存放待加工的金属板材,上料仓前端面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高于冲压模具设置,上料仓内部设有送料板,送料板沿与上料仓前端面垂直的方向移动设置,送料板与投料口同水平面设置;当支撑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最大行程时,其上的一个冲压模具的一侧正对一个上料仓,且该所述一个冲压模具的升降通道与移动槽一端的通道组配合,另一个冲压模具位于冲压板正下方;当支撑台沿第二方向移动最大行程时,所述另一个冲压模具的一侧正对另一个上
料仓,且该所述另一个冲压模具的升降通道与移动槽另一端的通道组配合,所述一个冲压模具位于冲压板正下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均与移动槽长度方向平行;提升杆用于在出料时通过与通道组配合的升降通道顶起冲压模具上的金属板材,并使金属板材倾斜滑出

[0006]进一步的,对于移动槽每端的通道组,至少有一个通道组内的提升杆,当其在作用于冲压模具上的金属板材时,其与金属板材的作用点位置,处于金属板材上沿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靠近冲压板的半边区域;所述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承载仓内沿自身高度方向设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分别设于移动槽两端下方,第一气缸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抬升板,抬升板上表面均设有抬升槽,且抬升槽的数量与其上方移动槽一端的通道组数量匹配,容纳通道一侧面与承载仓内连通,且位于同一通道组内的提升杆之间水平连接有抬升杆,抬升杆配合于抬升槽,且在配合于同一抬升板内抬升槽的抬升杆中,距离承载仓长度方向中心面最近的抬升杆低于其余抬升杆设置

[0008]进一步的,移动槽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杆与螺杆,限位杆的两端与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槽两端,支撑台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孔与螺孔,限位杆与限位孔滑动配合,螺杆与螺孔螺纹配合

[0009]进一步的,移动槽一端开设有一仓室,仓室内设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螺杆一端,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移动槽另一端

[0010]进一步的,上料仓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提升通道,提升板两侧均穿过提升通道连接有两个套环,套环的中心轴沿上料仓高度方向设置,且套环内均固定套设有转动绳,转动绳均转动套设于一第一转动头上,第一转动头的转动轴垂直于上料仓前端面设置,且第一转动头均同轴连接于一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均设于上料仓两侧壁,第一转动头下方设有第二转动头,第二转动头的半径与第一转动头相等且转动轴与第一转动头平行,第二转动头转动设于上料仓外壁,转动绳还转动套设于第二转动头上

[0011]进一步的,上料仓上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平行开设有两条推送通道及两个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驱动轴连接有驱动柄,驱动柄穿过推送通道连接送料板

[0012]进一步的,承载仓两端均连接有下料仓,下料仓上表面与一侧表面均开放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
采用可移动的支撑台承载两块冲压模具,在其中一块冲压模具进行冲压作业时另一块冲压模具同时进行下料与上料工作,提高了金属板材的冲压效率

[0014]2、
采用上料仓进行上料工作,并采用提升杆以及下料杆进行下料工作,大大节省了传统冲压机上下料装置的占地面积,且所有工序均自动完成,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冲压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板材冲压平台以及与其配合的冲压机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承载仓

移动槽

支撑台

冲压模具的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001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升杆以及承载仓仓体内部的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3中
A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仓

第二转动电机

第一转动头

第二转动头

转动绳

第二气缸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仓仓体内部的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1‑
承载仓
、11

移动槽
、12

容纳通道
、13

限位杆
、14

螺杆
、15

限位孔
、16

螺孔
、17

第一转动电机
、18

第一气缸
、19

抬升板
、110

抬升槽
、1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平台,与冲压机(5)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仓(1),设于冲压机(5)的冲压板下方,其上设有移动槽(
11
),移动槽(
11
)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组,每个通道组包括一对分别位于移动槽(
11
)两侧边且沿承载仓(1)高度方向布置的容纳通道(
12
),且同一通道组内的两个容纳通道(
12
)平行于移动槽(
11
)的宽度方向排布;支撑台(2),沿移动槽(
11
)长度方向滑动配合于移动槽(
11
)内,其上安装有两个冲压模具(
21
),各冲压模具(
21
)两侧均向下贯通有至少一对升降通道(
22
),升降通道(
22
)贯通至支撑台(2)的下表面;提升杆(3),数量与容纳通道(
12
)一致,分别沿承载仓(1)高度方向移动设置并滑动配合于容纳通道(
12
)内;上料仓(4),有两个,其前端面均正对承载仓(1)的一侧面设置,上料仓(4)内部沿自身高度方向移动设有提升板(
41
),提升板(
41
)用于存放待加工的金属板材,上料仓(4)前端面开设有投料口(
42
),投料口(
42
)高于冲压模具(
21
)设置,上料仓(4)内部设有送料板(
43
),送料板(
43
)沿与上料仓(4)前端面垂直的方向移动设置,送料板(
43
)与投料口(
42
)同水平面设置;当支撑台(2)沿第一方向移动最大行程时,其上的一个冲压模具(
21
)的一侧正对一个上料仓(4),且该所述一个冲压模具(
21
)的升降通道(
22
)与移动槽(
11
)一端的通道组配合,另一个冲压模具(
21
)位于冲压板正下方;当支撑台(2)沿第二方向移动最大行程时,所述另一个冲压模具(
21
)的一侧正对另一个上料仓(4),且该所述另一个冲压模具(
21
)的升降通道(
22
)与移动槽(
11
)另一端的通道组配合,所述一个冲压模具(
21
)位于冲压板正下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均与移动槽(
11
)长度方向平行;提升杆(3)用于在出料时通过与通道组配合的升降通道(
22
)顶起冲压模具(
21
)上的金属板材,并使金属板材倾斜滑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冲压平台,其特征在于,对于移动槽(
11
)每端的通道组,至少有一个通道组内的提升杆(3),当作用于冲压模具(
21
)上的金属板材时,提升杆(3)与金属板材的作用点位置,处于金属板材上沿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靠近冲压板的半边区域;所述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槽(
11
)的长度方向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冲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承载仓(1)内沿自身高度方向设有两个第一气缸(
18
),两个第一气缸(
18
)分别设于移动槽(
11
)两端下方,第一气缸(
18
)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抬升板(
19
),抬升板(
19
)上表面均设有抬升槽(
110
),且抬升槽(
110
)的数量与其上方移动槽(
11
)一端的通道组数量匹配,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明杨春喻贞高周邦勇
申请(专利权)人:风通动力环境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