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75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液冷外壳、定子铁芯以及铜线绕组,还包括若干热管依次排列组成的散热阵列,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液冷外壳内,所述铜线绕组设置于定子铁芯两端,所述散热阵列环绕于铜线绕组外表面,且散热阵列分别贴合铜线绕组以及液冷外壳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永磁同步电机内部绕组的散热情况,降低电机绕组温度,提升电机过载运行倍数,实现电机微型化和高功率密度化。和高功率密度化。和高功率密度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


[0001]本实用涉及电机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电机的选择要求极高,与其他类型的电机相比较,在相同质量与体积下永磁同步电机最大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与转矩密度,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与加速度。因此永磁同步电机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首选。但是永磁同步电机也存在缺点,转子上的永磁材料在高温、震动和过流的条件下,会产生磁性衰退的现象,使得电机容易发生损坏。因此,散热是制约永磁同步电机极限功率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液冷是主流的电机散热技术,其原理是电机铜线绕组通过绝缘层和定子铁芯等将热量传至机壳,再由空气或液态工质将热量耗散。
[0004]现有的液冷仅能实现定子铁芯包裹部分的绕组热量耗散。暴露在铁芯外部铜线绕组是电机内发热最严重的部分,通常需要浸没在固化导热胶内,绕组则需要先将热量传递至该导热胶,再经过导热胶传递至液冷机壳。由于灌封导热胶填充于电机内容易产生缝隙,热导效率下降,该散热路径无法对铁芯外部绕组进行高效散热,且该部分铜线温度已成为衡量电机是否达到保护温度的重要指标。
[0005]因此,如何降低悬伸部分绕组温度对于实现电机高效散热与功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显著改善悬伸绕组的散热效率,提升电机使用功率。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液冷外壳、定子铁芯以及铜线绕组,还包括若干形变热管依次排列组成的散热阵列,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液冷外壳内,所述铜线绕组悬伸设置于定子铁芯两端,所述散热阵列环绕于铜线绕组外表面,且散热阵列分别贴合铜线绕组以及液冷外壳设置。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散热阵列包括依次堆叠的若干个散热阵列组,所述散热阵列组包括环绕设置的若干个形变热管。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散热阵列组中形变热管的排布方式为并列排布或交错排布。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形变热管由常规热管经过弯折工艺形成波纹状结构,所述形变热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横截面经过热压模具冲压成型。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散热阵列分别与所述铜线绕组和所述液冷外壳之间为面接触。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形变热管加热温度为260℃

280℃。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一种贴合铜线绕组的带有矩形横截面的波纹状形变热管,形变热管根据电机内部的设置情况进行挤压和弯折,将形变热管设置在铜线绕组和液冷外壳之间形成散热阵列,散热阵列一端与作为热源的铜线绕组相接触,另一端与作为冷源的液冷外壳相接触,基于形变热管高导热率的特性,将铜线绕组在工作时产生的欧姆热从铜线绕组均匀传递至液冷外壳中带走,该散热路径相比传统的电机散热结构,增加了传热器件与机壳和绕组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悬伸处绕组的散热情况,降低电机绕组温度,提升电机额定使用功率,实现电机轻量化和微型化。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机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三维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波纹状形变热管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形变热管交错排布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形变热管并列排布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1、液冷外壳;2、定子铁芯;3、铜线绕组;4、形变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液冷外
壳1、定子铁芯2以及铜线绕组3,还包括若干形变热管4依次排列组成的散热阵列,所述定子铁芯2安装于液冷外壳1内,所述铜线绕组3设置于定子铁芯2两端,所述散热阵列环绕于铜线绕组3外表面,且散热阵列分别贴合铜线绕组3以及液冷外壳1设置。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阵列包括依次堆叠的若干个散热阵列组,所述散热阵列组包括环绕设置的若干个形变热管4,散热阵列一端与作为热源的铜线绕组3相接触,另一端与作为冷源的液冷外壳1相接触,基于形变热管4高导热率的特性,将铜线绕组3在工作时产生的欧姆热从铜线绕组3均匀传递至液冷外壳1中带走。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价格低廉且热导率更高的形变热管4填充液冷机壳1和铜线绕组3间的空腔,有效减少导热界面材料的灌封量,降低了电机散热成本。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阵列组中形变热管4的排布方式为并列排布或交错排布,通过不同的排布方式,确保散热阵列贴合于铜线绕组3上,充分保证了电机散热效果。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热管4由常规热管经过弯折工艺形成波纹状结构,所述形变热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横截面经过热压模具冲压成型,将形变热管4加工为波纹状结构,在安装时可以借助波纹状结构的弹性将形变热管4贴合安装在铜线绕组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形变热管的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液冷外壳、定子铁芯以及铜线绕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形变热管依次排列组成的散热阵列,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液冷外壳内,所述铜线绕组悬伸设置于定子铁芯两端,所述散热阵列环绕于铜线绕组外表面,且散热阵列分别贴合铜线绕组以及液冷外壳设置;所述散热阵列包括依次堆叠的若干个散热阵列组,所述散热阵列组包括环绕设置的若干个形变热管;所述散热阵列组中形变热管的排布方式为并列排布或交错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沁尹树彬汤勇黄皓熠黎洪铭赵威张仕伟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