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72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属于地下车站建造领域,其包括预制顶架和预制底座,预制顶架与预制底座之间通过预制侧墙相连接,预制侧墙与预制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震件,预制侧墙与预制顶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震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车站建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构件是指按照设计规格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成的钢

木或混凝土构件

而为了改善传统地下车站采用明挖法

盖挖法或盾构法建造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大

施工速度缓慢以及阻碍交通的问题,采用预制构件建造地铁站的方法正在普及

[0003]相关技术中,建造地下车站用的预制构件主要包括预制底座

预制侧板和预制顶板,运输车将这些预制构件输送至施工场地,再使用装配吊机对各个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在对相邻的两块预制构件进行连接时,通常在连接处通常使用干连接或湿连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再使用中柱对预制顶板进行支撑,以建造后续的设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预制顶板与预制底座之间以及中柱与预制顶板和预制底座之间均采用湿连接或干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连接处的减震效果差,在发生地震时连接处易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导致地下车站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包括预制顶架和预制底座,所述预制顶架与预制底座之间通过预制侧墙相连接,所述预制侧墙与预制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震件,所述预制侧墙与预制顶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震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地下车站进行建造时,操作人员依次将预制底座

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架移动至施工场所,再将第一减震件的一侧与预制底座相连接,再将第一减震件的另一侧与预制侧墙相连接,此时第一减震件对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之间提供减震缓冲,使得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的连接处不易出现断裂的可能性

操作人员再将预制顶架与预制侧墙相连接,使得第二减震件的一侧与预制顶架相接触

另一侧与预制侧墙相接触,此时第二减震件对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的连接处提供减震缓冲,使得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架的连接处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使得预制底座

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架形成的地下车站的框架整体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提高了地下车站整体的稳定性,且在第一减震件和第二减震件的作用下,提高了地下车站整体的抗震性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之间设有若干层减震片,各个所述减震片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中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板相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减震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
与预制侧墙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与预制底座相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第一减震板与预制侧墙相固定

再将第二减震板与预制底座相固定,以完成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与第一减震件之间的连接

在后续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预制侧墙或预制底座受到冲击时,冲击力通过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传导至各个减震片中,各个减震片同时对冲击力进行分解,使得冲击力不易残留在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中,降低了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了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板,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均与预制侧墙相连接

另一侧均与预制底座相连接,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支撑板之间,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配合并形成用于保护第一减震件的保护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第一减震件与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相固定后,操作人员使用连接件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后,操作人员将连接后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放置在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之间,再使用连接件将剩余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固定,此时两块第一支撑板和两块第二支撑板形成保护空间,各个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第一减震件提供保护,使得第一减震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便为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撑,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亦对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连接件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不易分离,提高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第一减震件的保护能力以及对预制侧墙和预制底座的支撑能力

[0013]优选的,所述预制顶架靠近预制侧墙的一侧均设有连接柱,所述预制侧墙靠近预制顶架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设置在连接槽中,所述预制顶架与预制侧墙之间存有第一缓冲间隙,所述第二减震件设置在第一缓冲间隙中并用于填充第一缓冲间隙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进行连接时,操作人员使用连接柱和连接槽对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进行定位,以便操作人员对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进行固定

此时第二减震件对第一缓冲间隙进行填充,此时在第二减震件的作用下,为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提供缓冲减震的功能,同时对定位柱提供保护,降低了预制侧墙和预制顶架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地下车站整体的抗震性能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件包括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上开设有供连接柱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第一减震间隙中并填充第一减震间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垫填充第一减震间隙,此时第一减震垫的一侧与预制顶架相抵接

另一侧与预制侧墙相抵接,以便对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提供缓冲

在后续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受到的冲击力传导至第一减震垫中,第一减震垫分散冲击力,使得冲击力不易停留在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上,降低了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现象,提高了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提高了预制顶架和预制侧墙之间的抗震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下车站整体的连接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预制顶架靠近预制侧墙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预制侧墙
靠近预制顶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减震垫远离预制侧墙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一减震垫远离预制顶架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弧形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顶架
(1)
和预制底座
(2)
,所述预制顶架
(1)
与预制底座
(2)
之间通过预制侧墙
(3)
相连接,所述预制侧墙
(3)
与预制底座
(2)
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震件
(4)
,所述预制侧墙
(3)
与预制顶架
(1)
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震件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
(4)
包括第一减震板
(41)
和第二减震板
(42)
,所述第一减震板
(41)
和第二减震板
(42)
之间设有支撑柱
(44)
,所述第一减震板
(41)
和第二减震板
(42)
之间设有若干层减震片
(43)
,各个所述减震片
(43)
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让位孔
(431)
,所述第一让位孔
(431)
中设有支撑柱
(44)
,所述支撑柱
(44)
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板
(41)
相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减震板
(42)
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
(41)
远离支撑柱
(44)
的一侧与预制侧墙
(3)
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
(42)
远离支撑柱
(44)
的一侧与预制底座
(2)
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墙
(3)
和预制底座
(2)
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6)
,所述支撑组件
(6)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
(61)
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板
(62)
,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61)
和第二支撑板
(62)
的一侧均与预制侧墙
(3)
相连接

另一侧均与预制底座
(2)
相连接,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
(62)
均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支撑板
(61)
之间,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61)
和第二支撑板
(62)
相配合并形成用于保护第一减震件
(4)
的保护空间
(63)
,所述第一支撑板
(61)
和第二支撑板
(62)
通过连接件
(64)
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的地下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架
(1)
靠近预制侧墙
(3)
的一侧均设有连接柱
(13)
,所述预制侧墙
(3)
靠近预制顶架
(1)
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
(31)
,所述连接柱
(13)
设置在连接槽
(31)
中,所述预制顶架
(1)
与预制侧墙
(3)
之间存有第一缓冲间隙,所述第二减震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谢垚强陈博王丹敏赵钧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海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